难忘知青二三事

L j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我们75届毕业生到盘锦三道村插队50周年的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插队50年翻看照片时,许多往事仍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1975年,刚满18岁的我离开亲人来到了盘锦三道村,开始了我的知青生涯(这张照片拍摄于1975年春夏之交,下乡插队之前)。在农村,我们尝遍了有生以来的酸甜苦辣,当然也促使我们的迅速成长。直到现在,有几件事仍然让我难以忘记。</p> <p class="ql-block">  一、 我在农村当“干部” </p><p class="ql-block"> 青年点在我们插队之前,只有70届一批知青(下面简称为老知青)。据说他们刚去时有130多人,到1975年,很多知青通过招工、参军、保送上学等离开了三道村,此时青年点尚有老知青40余人。我们75届又去了近60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青年点的管理是这样的:大队共有五个小队,全体知青住在同一个知青点(又称为青年连),大队派两名农民参与知青点管理:一名抓全面管理,我们称其为“连长”;另一名管理伙食,我们称其为“伙食长”。当时一名70届的男知青任“副连长”,不脱产。我们下乡的第二天,大队王书记与连长找到我,让我担任“副连长”。我推脱说自己不能胜任,但后来领导又先后几次找到我,说根据我在学校期间的表现,加之青年点缺少一位女生“负责人”,这“副连长”一职“非我莫属”。没办法,在农村我就成了一名不脱产的“知青头头”。</p><p class="ql-block"> 担任“副连长”后,又担任了大队的团总支副书记。此时我给自己定下的选择就是“少说多做”,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麻烦。</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农村时,我只是参与发展了几批团员,组织知青进行理论学习,并为知青点整理过一些文字材料,有时外出学习、开会等,平时就与其他知青一样出工劳动。当然,我也曾为知青的利益与一些不合理的制度等进行过抗争,但结果是我无力改变面前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敢为知青仗义执言的“带队干部”</p><p class="ql-block"> 我插队三年整,这期间知青点先后来了四任带队干部(他们是每年三月轮换)。这几位带队干部中,给我印象最好、最深的是宋师傅。</p><p class="ql-block"> 他年近六旬,已快退休,因此他来农村不是为了提干“镀金”。他的子女插队不在盘锦,所以他也不是为私利来到农村(后面几位恰恰相反)。我们下乡时,他已在知青点工作近半年了,据老知青讲,宋师傅处处从知青的权益出发,为了知青,他不惜得罪任何人。</p><p class="ql-block"> 下乡不久,开始秋收,我们每天白天与村民一道收玉米、割稻子,真是“挥汗如雨”,每天晚上连长都召集知青连排长(各小队的知青负责人)开会,我们知青都疲惫不堪,但却没有办法。几天后, 宋师傅明确对连长说:以后不可以每晚开会,改为一周一次,每次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我们白天没事可以休息,知青们白天可是重体力劳动。宋师傅的话引起连长的不满,却也无理由反驳,从此我们每天劳动过后,就可以安心休息了。</p><p class="ql-block"> 76年春天,宋师傅离任,知青都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 返城工作后,我曾几次见到宋师傅,聊起在农村的过往,我们都感慨不已。</p> <p class="ql-block">  三、关于插队期间的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1、这张照片是我与静伟在1976年春天的合影。插队半年多,我就成了这个样子(左下是我)。这是我三年插队期间留下的第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静伟是我插队期间的好朋友,三年期间,我俩真正做到了“同甘苦、共患难”。当然,现在我们仍然是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  2、这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春天,这是我插队近三年了,在参加县里召开的知青代表大会后,我们农场的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三排右三是我)。</p> <p class="ql-block">  3、这张照片拍摄于78年9月,我返城工作前与几位知青好友在镇上所拍摄的。这也是我在农村所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中左是我)。</p><p class="ql-block"> 离开农村时心情很复杂,有欣喜也略有些不舍。返城工作、回到亲人身边是我三年里日思夜想、盼望已久的。而不舍是因为我的许多好朋友仍在农村,回想我们曾一同吃过的苦,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但愿她们也能早日回到亲人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42名当年的知青重返盘锦,回忆插队时的经历,大家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们与三道村的领导在村委会院子里合影(后排左五是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我们青丝变白发。曾经“早晨八、九钟的太阳”,如今是已近西下的夕阳。当年插队的经历让我们在磨难中成长,在困境中变得坚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