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游记5:沙马基聚马清真寺

云中月

<p class="ql-block">云中月</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964830</p> <p class="ql-block">沙马基聚马清真寺,建于743~744年,位于阿塞拜疆沙马基区,离开巴库约120公里,它是高加索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在历史上,沙马基经历了11次大地震,其中有8次,它是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堪称奇迹。</p> <p class="ql-block">沙马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它曾经是希尔万沙王国的国都,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那时,聚马清真寺是希尔万沙王国的宗教中心和国家象征。</p><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战乱,遭受外族侵略,频发大地震等原因,希尔万沙王国迁都巴库,沙马基地区逐渐衰败,只留下了这座阿塞拜疆境内最大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沙马基聚马清真寺承载着阿塞拜疆的国家历史记忆和伊斯兰文化的根基,在寺院的碑文中,记载着: 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43年,抗住了8次大地震,后来在1859年和1902年两次大地震中被摧毁,1918年,正在进行重建的清真寺又一次毁于战乱,同时,众多珍贵的手稿和宗教书籍遭到亚美尼亚人焚毁,给高加索地区宗教历史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也许是两国关系紧张的渊源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每次地震后,清真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或重建,最近一次大规模重建是在2013年完成的,这次重建立足于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力求保持原建筑的结构特点,忠实再现其宏伟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聚马清真寺独特的七穹顶设计在伊斯兰建筑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是阿塞拜疆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这次重建保持了这一特色。</p><p class="ql-block">这次的重建,让我们得以看到阿塞拜疆最大的清真寺,也看到了它一千三百年前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进入聚马清真寺,所有人必须脱鞋,放在入口的贮存处,光脚入内,女士必须穿长裤或过膝长裙,包头巾,寺院也提供部分纱巾可临时借用。</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内除了建筑物本身,以及吊灯地毯等装饰物,看不到任何多余的东西,空空荡荡,如果需要,随时都能席地而坐。</p> <p class="ql-block">在主祈祷大厅上方,排列着七个大小不一的圆拱顶,形成壮观的天际线,这种七穹顶结构,是聚马清真寺最独特、最著名的元素,这种设计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清真寺建筑中十分罕见,是沙马基聚马清真寺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指向伊斯兰圣地麦加方向的米哈拉布壁龛,沙马基聚马清真寺有两个,这也是其与众不同的设计,在清真寺中比较少见。</p> <p class="ql-block">这种设施叫“敏拜尔”,是伊斯兰教在清真寺中使用的一种宗教设施,常为木质,做工精细,装饰豪华,当宗教领袖向信徒门宣讲古兰经时,通常会登上敏拜尔,居高临下,显示宗教领袖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真寺內装饰的吊灯,漂亮、豪华,寺院内窗户很少,且离地面很高,采光主要靠穹顶照射和高窗的光,再加上吊灯的光,从高处斜照进来,形成若明若暗的效果,信徒跪拜时,会产生一种沐浴真主光辉的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寺院装饰很精细,包括屋顶的天顶画也美,图案设计均为伊斯兰纹饰。</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内,看到一些穆斯林信徒席地而坐,神情专注,潜心研学,旁若无人,周围各色各样的游客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他们坚决不为所动,真心佩服,领教了,这是信仰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