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家池 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

佛面

<p class="ql-block">  习家池位于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南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由东汉初年的襄阳侯习郁兴建,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东汉至东晋,襄阳习姓是荆楚望族、世家名门,仅史料记载的汉晋时期襄阳习姓名士就有14人,杰出代表人物有东汉襄阳侯习郁、蜀汉忠烈志士零陵都尉习珍、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等。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应习凿齿之邀,高僧释道安来到襄阳,近邻习家池讲经弘法,在襄阳传播佛学达15年之久,创立了佛教学派“本无宗”,使襄阳一度曾为享誉全国的佛教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习家池群山环抱,南望汉水,风帆隐现,山色苍翠,鸟语花香,是天然佳境,也是一方水土的文心慧眼。</span></p> <p class="ql-block">  习氏宗祠 <span style="font-size:15px;">依据史料记载和历史图片,参照原有的建筑风格和规模原址修复。主体建筑两层,呈二进四合院式布局,依次布局有牌坊式门楼、戏楼、拜殿和祖宗殿。建筑为明、清时期襄阳民间风格,并利用砖雕、木雕和彩绘等手法装饰,充分体现了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  溅珠池、半规池 <span style="font-size:15px;">连在一起的两个小池,中间一条暗逗相通,溅珠池呈“日”形状;半规池呈“半月”形状。故又有“日月池”之称,意为“天地共存,日月同辉。</span></p> <p class="ql-block">  六角亭 <span style="font-size:15px;">又称湖心亭。相传习凿齿曾在此“临池读书、登亭著史”。六角亭为清同治五年复建,重檐六角攒尖顶,檐角高翘。挑檐和额枋上遍饰象征吉祥的“天宫赐福”、“万事如意”、“蝙蝠双至”、“凤凰展翅”等图案,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  习家池的历史背景可追溯到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习郁仿造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养鱼的方法,在白马山下筑堤引泉修建钓鱼台和泉馆,作为读书会友的地方。东晋时期,习郁的后裔习凿齿在此著有《汉晋春秋》,使习家池声名远扬。西晋永嘉年间,镇南大将军山简常在池边饮酒,自称高阳酒徒,因此习家池又被称为高阳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