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道漫游记(16): 人神共居的地方

林子

<p class="ql-block">  云南怒江大峡谷深处的丙中洛,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滇西北中缅滇藏交界地带,这里集雪山峡谷、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有怒江第一湾、石门关、雾里村等自然景观,是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之一,被誉为“人神共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怒江出西藏进云南,一路南下,流经贡山县丙中洛镇日丹村附近,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镇全貌</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街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桃花岛</p> <p class="ql-block">  桃花岛(别称坎桶村、扎那桶、扎拉桶)并不是一个岛屿,而是被怒江环绕的一个山包,远看形似半岛,只有一座悬索桥与外界相连,岛上遍布桃树,每年春天盛开的桃花与油菜花交知成海,形成了“峡谷桃源”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石门关位于丙中洛镇北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交汇处,为茶马古道入藏咽喉要道,其两侧有500余米高的绝壁垂直耸立,形成约200米宽的天然石门,最窄处仅20余米。傈僳族人称其为“纳衣强”,意为“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怒江在此夺路南下形成喷涌奔泻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是丙中洛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丙中洛镇以北12公里处,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常年云雾缭绕,怒江穿流而过,村内约60户居民,以怒族、傈僳族和藏族为主,保留着传统吊脚楼建筑和农耕生活方式,民风纯朴好客,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p> <p class="ql-block">  秋那桶村是云南省在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被称为“怒江北大门”、“西藏入滇第一村”及“人神共居”之地。丙察察公路经村而过,聚居怒族、藏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称号。</p> <p class="ql-block">  秋那桶屋顶的石板是当地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青灰色的石板层层叠叠铺设在屋顶与木楞吊脚楼结构相结合,形成了怒族特色的传统民居。</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在怒江地区,名字中带有“桶”的地方往往是怒族、傈僳族的聚居地,“桶”在怒族语中象征着“和平、平安”,寓意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  离开秋那桶村继续前行,那恰洛虎口岩剿匪战斗遗址纪念碑矗立路边。</p> <p class="ql-block">  219国道上的必蚯大桥,长度110.81米,2017年通车。</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是一个多教并存、旅游资源丰富的古镇,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这里有原始静谧的古村落、奔腾不息的怒江、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是丙察察公路的起点,崇山峻岭搭配上静谧温馨的田园风光和原始味道的村落,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