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故事 - 巴塞尔 (5)

MG知青

<p class="ql-block">瑞士名城巴塞尔市内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处造型奇异的蛇妖喷泉</p> <p class="ql-block">巴塞尔300多座喷泉中除二十几座所谓蛇妖(Basilisk)喷泉是同一设计的铁铸品之外,其余的几乎无一雷同。其中一小巷内的不知名喷泉最具争议:一只洗手池大小的长方形水槽置于墙根,一截水管从墙后穿出向槽中注水,就是整个喷泉!有人说它堪与达达主义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的惊世骇俗作品《泉》媲美,有人说它只是清洁工的拖把池!不过人们看到的其他喷泉,即使没有鱼市广场喷泉(Fischmarkt Brunnen)那样的精美和历史感,或丁格利喷泉(Tinguely Brunnen)那样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但都各具特色,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矗立巴塞尔城市中心鱼市广场正中造型精美古典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莱茵中桥南桥头的鱼市广场和毗邻的集市广场历来是巴塞尔的城市中心,游人麇集之地。市政厅̖ 中心邮局̖ 警察局̖ 外国人办事常去的政务中心等市政部门都设在这里。鱼市广场正中的喷泉建于十四世纪下半叶。喷泉主体是一巨大的十二边形水池,池中心竖立着一尊高达十一米的尖顶石柱。该石柱充分展现了晚期哥特建筑的艺术特征:丰富多采的装饰和雕塑以及炫耀夸张的建筑技巧。柱身下段为圆柱,中段为六棱柱,上段为三棱柱。中段与上,下段之间均设有六边形腰檐,上段与尖顶之间则伸展着一顶精致的三角形华盖。下段为滴水管安装位置,周围布满鲜花。中段六个柱面上各刻有一高浮雕天使,相间手持巴塞尔市盾徽或乐器。上段柱身稍细,三个柱面与腰檐三条相间的边线平行,正对相应腰檐斜面上树立的三尊主圣像:执权杖抱圣婴的圣母̖ 持圣杯的施洗者圣约翰和持天国钥匙的圣彼得;另外三个斜面上立有三根边柱,柱冠紧附华盖边沿,冠上竖立圣巴巴拉̖ 圣凯瑟琳和圣阿格尼丝三尊圣像,分别代表坚韧̖ 公正和爱。主圣像和边柱的底座上均刻有高浮雕天使。华盖的三角与上段柱身错位60°,正好罩在三尊主圣像上方,盖端竖立先知雕像。</p> <p class="ql-block">尖顶屹立华盖正中,下部是由三面山墙(Gable wall)围成的三棱柱, 与上段三棱柱朝向一致,但更细一些。从山墙合围后形成的三个顶点和三个谷点往上,柱身逐渐收缩成优美的六棱锥,棱锥穿过两束金色花环后托举起顶端的金色天使。华盖上每堵山墙前面还立有一座三棱小尖塔。在小尖塔和山墙金色轮廓线̖̖烘托下 石柱顶部一片灿烂辉煌!令人眩目的结构细节,满布建筑轮廓的石雕花饰(tracery),栩栩如生的传说人物,池面簇拥石柱的鲜花,整个喷泉呈现出一种如真似幻的迷人色彩!人称北欧最美喷泉绝非过誉。不过现在看到的石柱和柱上所有的雕塑都是复制品,原物在1910年已移至巴塞尔历史博物馆主馆赤足教堂(Barfüsser church)珍藏。</p> <p class="ql-block">丁格利喷泉</p> <p class="ql-block">丁格利喷泉</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丁格利喷泉</p> <p class="ql-block">马塞尔·杜尚是20世纪最具颠覆性的艺术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杜尚的作品《泉》(Fountain)于1917年震撼艺术界—它其实是一只倒置的小便池</p> <p class="ql-block">杜尚和他骇世惊俗的作品《泉》</p> <p class="ql-block">至巴塞尔历史博物馆主馆赤足教堂</p> <p class="ql-block">赤足教堂南面一街之隔的丁格利喷泉(Tinguely fountain)当地人称狂欢节喷泉(Fasnachtsbrunnen),是巴塞尔人钟爱的地标和精神文化象征。1977年巴塞尔老剧院拆迁,瑞士著名达达主义雕塑家丁格利(Jean Tinguely, 1925- 1991)在原剧院舞台的位置上设计修建了这座喷泉,并在喷泉大池中放置了9台利用废旧舞台设备和机器零件制作的低功率机械装置,作为他的机动艺术(Kinetic Art)作品。它们不停地运动旋转,喷吐水流,拍溅水花,像是在进行一场饶有意趣的动态视觉表演,恰似当年舞台上那些优秀的哑剧演员和舞者!冬季的酷寒有时会使一个精彩画面冻结,欣赏这些凝固的瞬间也是极大的艺术享受!达达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无意̖义 偶然和随兴而作的境界,常常利用随手得到的现成物品进行创作,杜尚的《泉》就是他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只陶瓷小便池!丁格利以机动雕塑创作闻名。</p> <p class="ql-block">瑞士著名达达主义雕塑家丁格利的机动艺术代表作《向纽约致敬》</p> <p class="ql-block">《向纽约致敬》</p> <p class="ql-block">丁格力在沙漠涸湖上建造的大型机动艺术装置《《世界尽头研究二号机》</p> <p class="ql-block">随建随炸的《世界尽头研究二号机》</p> <p class="ql-block">丁格利的机动艺术代表作《向纽约致敬(Homage to New York)》和《世界尽头研究二号机(Study for an End of the World No. 2)》充分展示了达达主义者内心充满的幻灭感和愤世嫉俗情绪。前一作品是由一个气球、一架钢琴、两台电动机和20多个自行车轮组成,不能预知其运动过程的自动毁灭机器,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中运转27分钟后自动解体。后者是1962年丁格利在美苏核军备竞赛阴云笼罩的背景下创作的。他利用在拉斯维加斯垃圾填埋场中找到的机械零件,在该市南面55英里一个沙漠涸湖(Jean Dry Lake)湖床上安装了7台高大的机动艺术雕塑,在《生活》杂志、《星期六晚邮报》等众多媒体记者的注视下,用预先设置的大威力塑料炸弹̖̖ 爆竹和烟雾弹将其遥控摧毁,整个过程由全国广播公司(NBC)直播。巨大的爆炸声浪和冲天烟尘,使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立刻联想起附近沙漠中进行过的无数次核试验。对这个世界自己走向末日的现实,作者表示了极度的愤懑。</p> <p class="ql-block">建筑师布贝克设计的蛇妖喷泉遍布巴塞尔市内</p> <p class="ql-block">1990年我和夫人在巴塞尔游览 Lange Erlen 公园时在一尊蛇妖喷泉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的蛇妖喷泉是指按照建筑师布贝克(Wilhelm Bubeck, 1851-1890)在1884年巴塞尔喷泉设计竞赛中的获奖设计制作的喷泉。喷泉由生铁铸造,在壶型底座上放置一只大号宽边鼓腹水盆,底座和水盆外壁均铸有精美纹饰。盆内搁架上靠边沿处站立着一只巴塞尔市的图腾物─蛇妖,它左爪紧护胸前的巴塞尔市盾徽,鸟喙叨着滴水管向盆内注水。市里前后安设了约50座蛇妖喷泉,最早的是1892年设在集市广场上的两座;目前仍在运行的有28座,其中最老的一座在离圣约翰桥不远的Totentanz巷(1896年)。其余的作为市礼送給了苏黎世̖ 维也纳 ̖ 上海等城市。蛇妖是神话中的鸡头蛇身生物,其名字最早见于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述说。巴塞尔的蛇妖形象最早见于1448年的一幅绘画:公鸡头蛇身,身上有双翼̖ 双腿和羽毛,护着一面巴塞尔市盾徽。巴塞尔市随处可以看见带有蛇妖形象的绘画或雕塑,最大的独立蛇妖塑像是1880年韦特斯坦大桥通车时在桥头两侧竖立的4尊蛇妖守护神像。此蛇妖塑像高度超过3米,重量超过5吨,后来大桥加宽时将它们移走拍卖了。1990年我和夫人在巴塞尔游览 Lange Erlen 公园时,看见过其中的一尊,确实有守护神的非凡气势。蛇妖名字的发音与巴塞尔有些相像,巴塞尔人又尊其为守护神,有人就推测巴塞尔市名是从蛇妖名字得来的。其实这二者毫无关系。巴塞尔市名实际上源自公元237年罗马人为抵御北方日耳曼人入侵,在现今巴塞尔大教堂所在小山上设立的军事据点的名字─ Basilea。</p><p class="ql-block">2025 07 04,成都大雨,无象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