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记忆,岁月回响

松苗

<p class="ql-block">南京滦水区晶桥镇石山下村,是一个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地方。供销社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仿佛一本打开的旧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那段被岁月封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供销博物馆,第一眼便被那简洁现代的外观吸引。门前的花坛开得正盛,彩色斑马线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此行匆匆,却在供销社博物馆中寻回了几十年前的生活印记。展馆以“时代的变迁”为主线,串联起一段段与票证、扁担、背篓息息相关的生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展馆入口处的雕塑群栩栩如生,描绘了供销社早期劳动者的身影,他们肩挑货物、推车前行,正是“扁担精神”与“背篓精神”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扁担精神”几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旁边陈列着竹篮、竹竿、煤油灯,仿佛能听见挑夫们踏着山路的回响。几位游客在模拟的农村场景中驻足,有人拍照,有人低声交谈,仿佛也被这氛围带入了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穿过展馆,茅草屋、土墙房、石炉灶…仿佛走进了旧时的乡村与市井。</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眼前是一片古朴的村落场景。三座茅草屋错落有致,屋前大树下摆放着农具,墙上绘着农民劳作的壁画。一个孩子在屋间奔跑,剪影般的身影,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间疯跑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上二楼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票证的世界在这里展开。展柜中整齐陈列着从1955年到1992年的各类票证,每一张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们静静地躺在玻璃柜中,却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艰辛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房间的摆设,想到现在我们的居所真是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自行车那时也要凭票购买,现在电动车和汽车代替了它。墙上那“父亲的二八自行车”的字幅,让我看了心头一热。那辆“二八”自行车载着我穿过巷口、骑过田野,是我青少年最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一组铜雕象栩栩如生,墙上掛着毛主席像,那熟悉的场景仿佛昨日重現。</p> <p class="ql-block">童年生活:坐在凳上一起看连绘画,一起下棋掷弹子,现在玩手机的孩子是无法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那家复古商店,仿佛一脚踏进了上世纪。货架上摆满了老式罐头、茶叶、糖果,墙上贴着泛黄的广告海报,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旧时光的味道。它可以随意购买,让游客收藏。</p> <p class="ql-block">站在柜台前,我仿佛听见了售货员亲切的招呼声。墙上“供销社的味道”几个字,勾起了无数回忆。那三个大陶缸里,或许曾装着家家户户离不开的酱油与醋。</p> <p class="ql-block">身后柜台复古商品琳琅满目,我只是留影作个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