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摩洛哥的梦幻蓝城舍夫沙万

杨克冰

<p class="ql-block">摩洛哥西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山城,它有清爽的空气,清新的蓝色,安静的小巷,淳朴的民风,仿似童话般梦幻,它就是著名的舍夫沙万(Chefchaouen)。</p><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坐落在郁郁葱葱的瑞福山(Rif Mountains)宽阔的山谷之中,海拔564米,是一座迷宫般的山城。</p> 这是舍夫沙万全景的手机横扫图。图左边是新城,房子以白色为主体。图右面瑞福山主峰脚下大片的以蓝色为主体的房子属于老城。所谓‘蓝城’指的就是舍夫沙万老城。 这是舍夫沙万老城(蓝城)的全景图。舍夫沙万老城被称为“世界三大蓝色小镇”之一,与希腊的圣托里尼、和印度的焦特普尔齐名。 拉近了看,蓝色房屋像是一块块积木,搭建出别具一格的老城。 舍夫沙万 Chefchaouen,西班牙语就是“角”的意思,在柏柏尔语里则是“山羊角”,而阿拉伯语的舍夫沙万又是“瞭望群峰之巅”之意,总之,无论是哪种语言,舍夫沙万这个词,似乎都给人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无意与世争高低的自我安逸的慵懒味道。 山谷中的新城,色彩多姿,虽然不像老城那班‘梦幻蓝色’,但身处郁郁葱葱的山中。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div><br></div><div>当然所有来舍夫沙万的游客都是冲着老城(蓝城)来的。<br></div> 舍夫沙万老城的历史可追溯到1471年,开始是作为柏柏尔人抵抗外族战争中的一个据点儿,小镇最早的居民,大都来自当地穆斯林。后来,受到宗教迫害的犹太人纷纷跑到这个偏居一隅的小山城避难,渐渐地舍夫沙万从小城起步,进而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只是立国尚不满百年,曾经独立封闭的舍夫沙万就在16世纪中期就被摩洛哥苏丹攻陷,轻松地将它纳入了摩洛哥北部的版图。 17世纪初,舍夫沙万还相当封闭,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山城,建筑单调乏味,远离城市繁华,人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近300年,直到二战爆发。 二战期间的卡萨布兰卡是人们逃出欧洲的必经之地,整个摩洛哥、特别是西部地区被动荡不安的局势殃及在所难免。当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灭绝种族般的屠戮时,许多侥幸脱逃的犹太人跑到了舍夫沙万,一时之间,这座默默无闻之地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很长时间内,这里一直是穆斯林与犹太人混居,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后,犹太人才陆续离开。<br> 沙夫舍万被称为“蓝城”,是因为小城内的建筑多被涂成各种蓝色。至于说为什么涂成蓝色,则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逃难至此的犹太人实在忍受不了夏天的闷热高温,就把房子刷成蓝色用来降温。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当地人是为了驱蚊,才把整个城市外墙涂抹成了蓝色。<br> 还有一种说法与宗教相关:<br>蓝色是犹太教的代表色,它意喻着天空和天堂,可以让人保持圣洁而纯净的精神状态,而且犹太人相信,物体涂上蓝色,就会得到上帝的庇佑,所以到此避难的犹太人开始把建筑逐一涂成了蓝色,并且从那时起,当地居民就将此传统延续了下来。<br> 到底因何让这座城市变成了蓝色,已不再重要,而重要的是,舍夫沙万如今已经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蓝色浪漫之城。 <div><br></div><div>蓝城内的小酒店也都非常具有特色。我们下榻的MADRID酒店就是非常典型的蓝城小酒店之一。酒店内部的设施条件实在不敢恭维,但从室内到室外都充满摩洛哥风情和蓝色小镇特色。<br></div> 酒店的门窗、门廊到处都是尖拱和尖顶穹窿造型,客厅、门廊、楼梯到处都是阿拉伯的民族风格的装饰,每一个装饰细节都少不了蓝色的元素。 <div><br></div><div>酒店内外到处都是采用彩色琉璃石砖和马赛克装饰出的各种几何纹样图案。<br></div> <div><br></div><div>在酒店门口街拍,守株待兔,总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br></div> <div><br></div><div>清晨走出旅馆,沿街道一路北上,走向小镇出口。<br></div> <div><br></div><div>北面出口处有一座古老的石桥。<br></div> <div><br></div><div>石桥边的建筑墙上石刻的说明用三种语言(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和英语)写到:Sabbanin 峡谷桥是由1471- 1560年间在摩洛哥海岸保卫战时俘虏的葡萄牙囚犯建造的。<br></div> <div><br></div><div>石桥过后是瑞福山北峰的山脚下的一片蓝房。<br></div> <div><br></div><div>山脚下被漆成蓝颜色的洗衣房和水槽(水槽已经褪色)<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出入这个半山腰的小蓝屋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br></div> <div><br></div><div>走出城来,回看在城墙包围中的蓝城。<br></div> <div><br></div><div>在城外转了一圈后又转身回到城内,因为只有身处蓝城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独特。<br></div> 蓝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蓝’,不光是墙壁,大多数民宅门口的阶梯、台阶、楼梯、窗台等目光所及之处通通被涂刷上深浅不一的蓝。 游荡在蓝城的小巷中,你有种被蓝色包围的感觉,似乎是进入了一片蓝色的海洋。 <div><br></div><div>山城舍夫沙万小巷高低起伏,蜿蜒曲折。<br></div> 淡蓝、深蓝、天蓝、海蓝、青蓝、浅蓝、瓦蓝......,只有叫不出,沒有见不到的蓝.据说这些蓝色都是采用原始的天然颜料涂抹成的。 <div><br></div><div>不知道是由于涂刷时间长短的关系,还是岁月洗刷的结果,有的蓝经久不衰,有的蓝斑驳褪色,有的蓝历久弥新,有的蓝若隐若现。<br></div> <div>舍夫沙万的很多蓝房,并不是整栋都被涂成蓝色,而是仅仅将蓝色是涂在房子四周的墙上,而且也不一定涂到顶,往往是随意地涂到一定高度。这样,如今这个以各种蓝色为主调的小城,也加杂了很多白色、黄色和清水红砖的颜色。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如诗如画的小城。</div> <div><br></div><div>小巷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小猫小狗,不是趴着就是溜达着,一副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样子,为小镇增加了几分宁静感。<br></div> <div><br></div><div>行走在舍夫沙万老城的一条条蓝色安静的小巷,就像穿越在蓝色的童话世界里。<br></div> 很多家的门前用以蓝色瓷砖为主体的马赛克装饰。 <div><br></div><div>在大街小巷中还可以看到以蓝城为题材的壁画。<br></div> <p class="ql-block">有些壁画巧妙地利用画外环境,使画内画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画中的蓝城。</p> <div><br></div><div>走出画中的蓝城。<br></div> <div><br></div><div>沙万的门别具特色。小镇内各种蓝色门,每一扇都不同,装饰无穷变化,独一无二。<br></div> <div><br></div><div>这里售卖的很多旅游纪念品,都收录了这些蓝色之门。图中墙上的十几幅油画,都聚焦在了这些风情万种的门上。<br></div> 除了蓝色之外,也会有其它颜色的门。千姿百态的房门已经成为舍夫沙万的一大亮点。 <div><br></div><div>当地女人还是习惯穿阿拉伯长袍。在每个街道拐角,广场周边,或者手工艺品店里,路边小摊上,她们的身影更加为舍夫沙万增添了浓郁的异域风情。<br></div> <div><br></div><div>老友团的“彩女“们也同样为蓝城增添了不少姿色。<br></div> <div><br></div><div>穿长袍的男士更显得有‘范儿’。<br></div> <div><br></div><div>游逛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七拐八拐,终于找到这个舍夫沙万的最热打卡点。这里是舍夫沙万出镜最多的地方,据说在疫情前的旅游旺季,这里的台阶上总是挤满排队拍照留念的游客。<br></div> <div><br></div><div>在舍夫沙万,很多家庭在自家门口挂卖以蓝城为主题的油画。<br></div> <div><br></div> <div><br></div><div>这家的门口过道尤为特别,楼梯和两边的墙都漆成美丽的蓝色并挂上油画和一些旅游纪念品。色彩丰富的油画在蓝墙的映衬下,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br></div> 奇怪的是这里并没有人看管,想买画的话估计要敲门。主人一点不担心东西会丢,说明舍夫沙万的民风是多么的纯朴。 <div><br></div><div>在古城里,你随处都可看到各种旅游纪念品和鲜艳色彩和图案的地毯、服装。这里可以买到摩洛哥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本土手工艺品,例如羊毛服装、编织毯子和编织篮子。<br></div> <div><br></div><div>本地人农产品一条街充滿了生活氣息。<br></div> <div><br></div><div>Utael Hammam 广场是舍夫沙万老城最大的广场。广场的一侧是老城城堡外墙。另一侧有座清真寺。<br></div> 舍夫沙万大清真寺(Grand Mosque of Chefchaouen)是舍夫沙万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大清真寺。 <div><br></div><div>美丽的西班牙清真寺,坐落在舍夫沙万东方的小山顶上,距离城里大约是30分钟的山路。 清真寺建于 1920 年代战争期间,是观赏蓝城全景的最佳地。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日落前后,清真寺前会挤满人群,很难抢到照相的位置。<br></div> 站在清真寺前,可以俯瞰整个舍夫沙万城市。 <div><br></div><div>舍夫沙万新城全景。<br></div> 瑞福山脚下包围老城的古城墙仍然清晰可见。 <div><br></div><div>夕阳落日前,金色的背景映衬着朴实的蓝城。<br></div> <div><br></div><div>日落瞬间的舍夫沙万。<br></div> <div><br></div><div>夕阳落到瑞福山背后,舍夫沙万已进入蓝调时刻,山坳中的蓝色小镇街道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一片宁静祥和。<br></div> <div><br></div><div>随着夜幕的降临,温暖的灯光慢慢的取代了日光。<br>据导游介绍,由于疫情,游客量骤减,为了省电,旅馆门前和街道点亮的灯,只有往日的一半。即使是这样,眼前呈现出的仍然是一个灯火阑珊、五彩斑斓的梦幻小镇。<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