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涤初心承文脉 文龙精神润童心​——阳城县作协 “文学温暖童心” 孙文龙纪念馆釆风活动点亮青少年精神传承路

燕福彬

<p class="ql-block">  雨后初霁,秋高气爽。9月6日清晨,孙文龙纪念馆的松柏经前日秋雨冲刷,愈发显得苍翠欲滴,“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大字映衬着澄澈的天光,整个纪念馆洋溢着焕然一新的朝气。40余名孩子列队而来,脸上洋溢着阳光中出行的雀跃,以及对这场特殊采风活动的期待。他们叽叽喳喳的笑声,与大门上“孙文龙主题公园”相互映衬,奏响了传承与追思的序曲。阳城县作家协会第七期“文学温暖童心”课堂将采风现场移至孙文龙纪念馆,一场“慎终追远、传承精神”的主题活动在此温情启幕。</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多,孩子们在纪念馆前整齐列队,高举右手,向孙文龙坐像敬上标准的少先队礼。“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嘹亮的歌声在纪念馆上空回荡,那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满含着少年人对先辈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  随着孙文龙精神研究会燕福斌会长的致辞,孩子们逐渐变得肃穆起来。“今天是中元节,我们缅怀祖辈、传承德孝,更要铭记孙文龙爷爷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会长的话语铿锵有力,将孙文龙“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勤政廉洁的公仆精神、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娓娓道来。接着,孙文龙纪念馆副馆长孙宽林也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孙文龙生前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随后,在讲解员孙晋霞的带领下,孩子们依次走进事迹展览厅、故事厅与纪念碑林。玻璃展柜里泛黄的工作笔记、锈迹斑斑的农具,墙上定格着孙文龙深入田间地头的黑白照片,再配上讲解员生动的讲解,这位“百姓贴心人”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愈发清晰。“孙爷爷不怕苦,为了村民四处奔波,真了不起!”一名扎着马尾的小姑娘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参观结束后,孙文龙研究会关工委、阳城县作协领导为孩子们送上《太行山上的焦裕禄——孙文龙》等书籍,那沉甸甸的书本承载着精神传承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10时许,经典解读课堂在纪念馆研学室开讲。李立新、王李斌、李敏丽、田聂景老师进行经典解读、读书分享、口才训练、写作指导、征文布置等。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交流频繁,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p> <p class="ql-block">  此次阳城县作协将“文学温暖童心”与孙文龙精神传承相结合,借助中元节的特殊氛围,让青少年在缅怀中感悟初心,在文学熏陶中深化理解。正如阳城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姬学平所说:“当孩子们用文字记录精神、用话语传递感动时,孙文龙的精神就真正在新一代心中扎了根、发了芽。”</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纪念馆前的“百廉塔”上,也照亮了孩子们满载收获的脸庞。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不仅让文学温暖了童心,更让孙文龙精神的光芒,成为指引青少年成长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 摄影/张建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