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行太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老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户外徒步的魅力就在于每一次旅途中有不确定性,无论多么坎坷曲折,只要安全抵达,就是一次深度体验,所有受过的累,皆是归来的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老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一天晚上,妻子对我说,老大去不了。我想应该像上次,小鲍带队吧!当下徒协,行人事务多,久未出行。也只有小鲍了。但小鲍工作又繁忙。果然,早上到集合点时获悉,小鲍来不了。我心里开始有点忐忑不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师不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到平顺苤兰岩,下车后我望着四周耸立的大山内心一片茫然。领队老大把今天徒步的线路轨迹发给了儿子小樊,但小樊还没有成长为领队。而我从来就方向感不行,何况是一个病体。关键时刻,强驴凯胜、宋慧和自由行走挺身而出,主动率队开始向大山进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家穿过高速公路涵洞后,在一个岔路口,沿着一条铁丝网边的陡坡上行。对吗?我心里犯嘀咕。另一条小道是平走。驴友东山明月说,这条路也许能上去,更好走一些。我见他有意想试一下,便对收队小樊说,我和明月走一走。正巧王浩大哥和简单小弟也在后面,我便说,咱们四个一起走,小樊,你随大部队上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月兄弟多次独自旅行,徒步穿越过庐山等地。是一个颇有户外经验的人。他感觉这条小路应该会与大部队上山的路交汇。我观山势觉得也有可能。我想,即便错了,我们四个人既有伴,也不是新驴,能够应对各种挑战。于是,我们四个人在山沟里往上走,可以听得见上面驴友们的话声。小樊说上面的路特别明显。明月说,我感觉咱们可以上到山上的垭口。我们努力朝驴友们的方向走着,路越来越不明显,后来干脆没了路,在一条陡峭的斜坡上硬穿了几十米,我有点疑惑了。手台里宋慧喊道,山沟的赶快返回跟我们上来,下面没有路。明月也无奈地说,我感觉应该能上去,但这路都长死了,也许刚才还有条岔道。他的内心有点不甘。此刻我们只能回返下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大不在,徒协管理员不在,群龙无首的感觉。按说我应该保持队伍的一致性,不应自做主张,鼓励兵分两路。户外穿越,无论对错,首先大家都应该在一起。而不是自行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遥遥无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返回刚上山时的铁丝网边,上行仅几十米,便是一条十分明显山路。我一边往上走,一边盯着左边是不是有小路,可以与我们在山沟里向上走时交汇。原始丛林茂密,没有。走在前面的明月坐在一个角落里乘凉休息,他说,西哥,您先上。我“嗯”了一声,继续前行。突然,驴友东方迈着两条大长腿匆匆而下。他气喘吁吁地说,我不上了,浑身冒汗。明月和东方日常熟惯,见此情形,对我说,西哥,我陪东方,不上啦!明月体质不错,为什么不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浩、简单和我继续上行,山高坡陡,盘旋而上。我走在最后面,显得格外吃力。早上出门时犹豫带一瓶还是两瓶脉动,此时派上了用场。累时就停下来喝几口脉动。我们和前方的队伍已经相差了一个小时。驴友蓝沁每次走的慢些,我应该能追上她。到一个小平台时,我听见了前方山坡丛林里老三的喊叫声:“西哥……”我“嗯”了一声,待我吭哧地走到丛林里时,老三和几个驴友早已没有踪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山,一路追赶。我始终走在最后面。越追越累。一阵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四顾无人,声音从我身旁的山崖边传来,循声望去,只见草地上掉着一个手机,快步上前弯身捡起来,划过接听箭头,原来是小樊打来的:“老西叔呀!这是银杏的手机,她返回去了……”我拿着手机继续上行几十米,银杏急匆匆轻装下来,我把手机递给她。她说:“刚才只顾捡蘑菇,手机扔在地上也不管了,真是不该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细密的藤蔓缠绕把路都封死了,只能弓身或者爬行钻过去。一下子没用对劲,我的右大腿内侧突然痉挛,疼痛不已。我赶紧用手捶捣,略有缓解。后又漫延至右小腿抽筋。强忍疼痛,拼力前行。后来左腿大腿内侧和小腿也痉挛抽筋。只好择地坐下来,捶腿。徒步几年,只是偶尔小腿抽筋而已,从没有两条腿同时痉挛。今天是怎么了?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阻止我上山,我独自一人忍受着疼痛,顽强地上行,所带的三条毛巾,三个百变巾,早已被汗水浸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快乐午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经四个小时左右的艰难登攀,拔高1000多米,终于到了山顶垭口。身心顿时放松,下行百余米走进了两三户人家的花山头村。大多数的驴友已经吃过饭,我是最后一个。先把双肩背包搁下,把汗渍浸透的毛巾洗了一下。臊子面。味道还说得过去。农家夫妻厚道热情,老大已经提前给大家订好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还没来得及歇息,大家已经开始动身。宋慧见我疲惫不堪的样子,想把包里的一瓶脉动给我,他说:“背了快一年了,没喝。”我说,有,我带着两瓶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饭钱由小樊统一结算,隐约听见他对农家大哥说,我爸上次……好像是上次老大带队来这个农家,没有结饭钱的样子。我写美篇时专门打电话问小樊落实。小樊在电话那头说,我爸上次带队来,忘了结饭钱就走了,这次来嘱咐我多给了人家100元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探路受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下午的路线应该轻松一点,听说先走两三里水泥路,然后下山即可。我绑上护膝,不料出村后的水泥路需要上行,只好把护膝松开绑在小腿肚上。烈日当空,汗水淋漓。凯胜、自由行走和宋慧在前,带着队伍从水泥路插入小路,下行到了海棠水村。当我作为最后一个梯队走到村口,大家已经出村寻一野径,继续下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陡峭难行,走在前方的几个强驴开路,队伍时停时行。后来走的没有了路,再次通知大家原地等待。凯胜、自由行走和宋慧三人在前方探路,快乐一天帮忙观山势寻方向。老大早上六点多发信息给我,说“我去不了,协调着点,费心了”。我带路不行,在公司干过二三十年办公室,协调还行。眼看已经下午三点多,上多高的山就得下多深的沟,如果再探路下去,近四十人的队伍,天搭黑了怎么办?于是我开始在手台里提醒凯胜、宋慧,已经下午三点半,七点左右天就天黑了,不能再在前面往上穿。他俩手台里沟通说,应该有路,久无人走,植被覆盖,只能返。蓝沁前段时间刚来过附近,看过白云洞,她在手台里说,上面有条石阶路,可以到海棠村。前面探路的三个强驴如在平时的周日强线,肯定会继续勇往直前,今天老大不在,临时义务担当,也怕带错路。遂决定统一回返。蓝沁在手台里又说:“我和老大联系上了,他说下面的路肯定长死了,大家都回返吧!她这一说,更加坚定了大家回撤上山的心。提前上行的老驴王浩在手台里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地说:“我找到了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想蓝沁所说石阶路是那种景区成熟的小路,其实也是山野小径,只不过这才是村民们从海棠果村走向白云洞较为成熟的路,有的地方人为铺了些石头。走起来也需小心谨慎。到一岔道,左行应返海棠水,右行?我不知道,只能随队前往。遇见了老三和爱人昨夜星辰,他说:“志芳可能中暑了,我和她先回返海棠水。”昨夜星辰许久未出行,今天强度不小,身体有些不适可以理解。可是回去如何下山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铁塔寻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海棠水村出来,本来想下山寻近路,不成,只好折返上行。期间我的右大腿又开始痉挛,只好坐下来拍疼痛的部位,缓解之后再坚持攀登。岔路口开始沿着山腰横切绕行后,相对而言轻松了些。后来沿着护林防火通道走到一个无人小村,见到了在小庙前静等我们的自由行走。他怕我们走错路。我休息了一会,沿着小庙后面隐藏着的一条路继续前行十几分钟,上了一条宽阔的土路。我的心安稳了下来,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沿着大路走下去,快到一个移动信号铁塔时,见前面的驴友多站在铁塔下,凯胜和宋慧急匆匆返回来说,前方是断崖,路应该在附近。路边有银色的护栏,扩栏外斜坡堆满修路时滚落的碎石。斜坡下是深沟。路在何方?凯胜看轨迹坚持说应该在下面。他翻过护栏,嘱咐大家原地待命,他独自一人下去探路,在乱石嶙峋的下方,他惊喜地发现了一条明显的下山路。我和收队小樊等大家一一安全下去,才翻越护栏。待我小心翼翼从乱石堆下去,果然是一条明显的下山路。倘若今天不是有凯胜、宋慧、自由行走、快乐一天等几个强驴,谁还能主动请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夜色沉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铁塔处下山时已经下午六点左右、看来今天注定要夜行太行山。几个驴友已经提前拿出了头灯,我还心存侥幸,迟迟不想拿。下山的路比我想象的要难。忽而陡坡,忽儿在悬崖边上行走。还有一处百余米的乱石粗砺的陡坡,我双腿一软差点前倾扑倒。开始时,我和蓝沁、西贝姐以及她爱人老芦四个人基本同行。每到危险的地方,我边喊叫着提醒他们仨人。他们走的慢些。我今天双腿抽筋,一直隐隐作痛,不敢停下脚步,很快与他们拉开了距离。我几乎是独自一人在渐行渐暗的太行山深处穿行。七点钟的时候,天黑了,我拿出头灯,戴在了头上。四周黑漆漆的,借助晃动的光芒,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于走到了手台里驴友们说的羊圈,追上了前面共用一个头灯的驴友简单和随风儿。已经能看见前方村庄的灯光。突然传来一声奇怪的叫声。简单问我什么叫声。我忙着赶路没有回答。我心里猜测,不像狼,也根本沒狼。难道是豹子?有报道说山西有的山上发现了豹子。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用来吓唬野猪的灯。在夜晚忽闪着,偶尔吼一声,响彻夜空,有些骇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钟,我终于走进了羊角沟村。正巧有一家办丧事的,在村里小广场搭灵棚、舞台,乐队正准备演奏,村民们陆续赶到小广场准备看演出。又走了两公里左右的柏油马路,顺便到达槐树坪村。身上所带两升半热水、两瓶600毫升脉动已经喝了个净光。一个小超市免费给大家开水,我又喝了差不多一升水。我给身边几个驴友们说,今天就是有10条毛巾,肯定都是湿漉漉的。宋慧也感慨地说,我实在顶不住了,把脉动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平顺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九点钟时,小樊和同行的六七个驴友刚出羊圈,走到羊角沟,再到槐树坪,应在十点左右。大巴车十点后不允许上高速。为保险起见,我电话请示老大,和驴友们先行坐车去虹梯关上高速。没有上山的东方、明月,以及租车下山老三夫妻,还有我的一个小同事,他们五个人在虹霓村等大巴,上车后,大巴车顺利上了高速,在虹梯关服务区等小樊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蓝沁独自到达羊角沟时,村里一个好心人帮她叫了一辆车。车主是槐树坪村。不要钱。她花16元给车上的几个小孩子买了点饮料小吃。我把司机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小樊,小樊他们六个人搭车,从羊角沟上车,送高速口,谈价钱时司机也是不要钱。实在不好意思白坐,常乐123等几个驴友在超市买了点花椒。按说,拉六个人去高速口,要100元都不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十点多,小樊他们顺利到达服务区。攀山越岭累计爬升1500米的一天,27公里左右的艰辛历程,夜行太行山,又一次烙进了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尾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回时,自由行走提前叫了个小车,从长治出发来接他,我不解其意。后来才知道他在最前面走时,不小心被一截断枝创伤了头,赶紧回长治一个医院治疗,缝了三针。自由行走的文笔在驴友中出类拔萃。又是能看行走轨迹的强驴,我自愧不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更奇妙的事情。驴友转运史快到羊角村时才发现手机没了。他想起应是在铁塔下系护膝时,搁在地上忘记了。第二天早上他和妻子俩人开车沿着公路到了铁塔,手机失而复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在最后的小樊等6个人比我迟了近一个半小时。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才两个头灯。没能陪伴他们,我内心有些歉疚。毕竟我曾太行山八道水、江西武功山到羊狮慕的暗夜穿越,略有经验。蓝沁是那种内心强大的女子,她说,老西您往前走吧,我能行。西贝和爱人比我大四五岁,她上上次跌过一跤,臀部轻微伤,坚持出行。下山时几个危险路段一直相伴,后程我觉得有小樊收队,我走快了,没能陪他俩,在此表达欠意。一驴友说缺盐易腿抽筋,我出行时晚上没吃饭,早上菜太甜。百度一查,大量出汗饮水过多易失盐分,导致肌肉痉挛。又长了见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棠水村隶属平顺县东寺头乡,是山西平顺县最东的一个山村和林州市大垴村衔接,一条山脊把山西,河南分开,也是河南少有的占到了太行山主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花山头是海棠水的一个自然庄,只有两三户人家。位于太行山山端,地势较高,三面都是悬崖深沟,正因如此此处正是欣赏崇山峻岭的天然观景台,行走山间,虹霓大峡谷一览无余,蔚为壮观。且雨后经常会出现云海,更是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 正是采摘好时节,不要错过遍的韭菜花哟。</p><p class="ql-block"> 9月7号,苤兰岩,花山头,海棠水,羊角沟环线。难度一星,强度一星+,风景4星+,有农家,建议带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