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游记

惜缘

<p class="ql-block">旅程开始啦,出发🚘</p> <p class="ql-block">进入邯郸市区后,第一站是邯钢道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街道保留着浓厚的历史风貌,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阳光透过牌匾上的镂空设计洒在地上,仿佛为这片街区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站在街口,看着来往的行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车马喧嚣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来到了邯山书院。这座始建于1745年的书院,曾是科举考试的准备场所,后来又成为邯郸县立高等学堂。如今,它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旧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书院门前的石狮子威严地守着大门,台阶上的石碑刻着斑驳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我站在门前,仿佛听见了当年学子们的朗朗书声。</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是三人行书画院,入口处装饰典雅,墙上挂着“三人行书画院”的牌匾,两侧红灯笼随风轻摇,门框是扇形镂空设计,内里展示着多幅书法作品,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墨香。我驻足欣赏,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笔墨背后的心境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李景濂故居,这是一座传统的砖瓦建筑,门口悬挂着“李景濂故居”的牌匾,两侧有石柱和石墙,墙上贴着信息牌和指示牌,地面铺设整齐的砖块,显得古朴而宁静。走进院内,仿佛能看见当年这位文人在此生活的点滴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建筑,屋顶是精美的瓦片,门口挂着“行宫御饮”的牌匾,两侧有木质的椅子和遮阳伞。站在门前,望着远处的现代高楼,古今交融的视觉效果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与城市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邯郸市博物馆是此行的重要一站,馆前的牌匾醒目地挂着“邯郸市博物馆”,大门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显得庄重而典雅。馆内陈列着邯郸的历史文物,每一件都仿佛在讲述着这座城市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展览区域,一个圆形的画框,画框内是一幅山水画,下方写着“走进成语典故之都”的标识,展台前的地面上还有“成语典故”的字样。这幅画仿佛将邯郸的历史与文化浓缩在了一幅画中。</p> <p class="ql-block">一面由多个成语组成的墙上,中间有一个红色的矩形框,写着“前言”,下方还有详细的文字描述。整体设计复古而富有文化气息,仿佛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邯郸的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在抗战历史展区,看到一张八路军百团大战的示意图,图中标注了1940年9月至12月的战斗路线和重要地点,红色和蓝色箭头分别代表不同部队的行进方向,图例详细标注了各种符号的含义。地图上标注了多个城市和地形特征,整体布局清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一首抗战歌谣,描述了妻子为丈夫准备棉衣并送到前线慰劳八路军的情景。歌谣中充满了对战士的关心与支持,字里行间流露出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深情厚意。</p> <p class="ql-block">一块红色背景的纪念牌,写有多种语言文字,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外的广场上,一座现代雕塑,由两个相互交织的圆环构成,表面雕刻着复杂的图案,背景是开阔的广场和远处的高楼,树木环绕,天空晴朗。这座雕塑仿佛在诉说着邯郸这座古老城市与现代文明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千年哲学的邯郸学步桥,正是 成语“邯郸学步” 典故的发源地。这座七孔石拱桥全长32米、宽9米,北侧立有 “学步桥” 石碑,南侧有还原典故的 “邯郸学步” 雕塑,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美乐城,这是一座现代化的购物中心,玻璃幕墙反射着周围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邓丽君空中花园,房间内摆放着一张木质小圆桌,旁边是绿色和红色的皮质椅子,墙上还有复古风格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展示柜里陈列着各种零食和小商品,整体氛围温馨且怀旧。</p> <p class="ql-block">大洼村,深藏在涉县太行山沟里。大洼村位于涉县更乐镇东部,占地25平方公里,117户,328口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村子里的土地面积很小,农民们建房只能依山就势建在半山腰上,而建房的主要材料是村民们就地取材从山上取来的石头,像积木一样,一块块搭建成小路、高堰、房屋,就像童话里的“石头王国”。</p> <p class="ql-block">大洼村的全景图,上面标注了村庄的各个景点和设施,包括住宿、餐饮、厕所等,并附有电话号码。图中还有一条河流贯穿村庄,周围有山脉和植被,仿佛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p> <p class="ql-block">山崖上雕刻着一个红色的“大洼”字样,周围覆盖着茂密的绿色植被,整个环境显得宁静而自然。</p> <p class="ql-block">村庄里的梯田农耕园</p> <p class="ql-block">在山脚下,一处房屋采用木质和玻璃材质,设计简洁现代,背景是郁郁葱葱的山峦。前景中央写着“爱在大洼❤️”,整体环境宁静自然,适合度假、休闲。</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湿地公园,是一座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北国小江南”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位于河北邯郸永年区,记载于春秋,形成于魏晋。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在此建都。唐以前为土城,周长六里二百十四步,元朝侍郎王伟将土城增扩至九里十三步,即4522米。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将土城修砌为砖城。</p> <p class="ql-block">大熊猫是中国的珍稀动物,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象征着和平、友好 。而广府古城是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蕴含着阴阳平衡、刚柔并济等哲学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太极熊猫景观既展现了广府古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为景区增添了趣味性和吸引力,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热门地点 。</p> <p class="ql-block">位于广府古城的一座特色雕塑,造型是一个戴着帽子的人像结合复古相机 。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拍照。</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设有城门、角楼、城楼等建筑 ,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如今,游客可以登上城墙漫步,欣赏古城内外风光,感受历史的厚重感, 还能看到周边的护城河以及远处的田园景色、民居建筑等,领略广府古城独特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仝宝廉故居即仝家大院,位于河北邯郸广府古城育贤街道南 ,是清末举人、中国文书学奠基人仝宝廉的宅第。</p> <p class="ql-block">是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生活起居、授拳论道之所,也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点。</p> <p class="ql-block">“广郡三武”,它指的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古城)的武澄清、武汝清和武河清(武禹襄)三兄弟。</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2025.9.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