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凉风冬有雪。对于夏天而已,邂逅一场荷花,才是对夏天的不辜负。夏为荷而来,荷为夏而生。古代文人墨客最喜荷,认为荷(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君子品德,又展现了热情的生命力。苏轼笔下的荷,是“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杨万里笔下的荷,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朱自清笔下的荷,是“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p><p class="ql-block"> 要说北京夏天赏荷之处,非圆明园不可。大大小小的水系,正是荷花绽放的先天基础。于是,在7月末的一个周末,我第二次踏入圆明园,第一次是追寻历史的遗迹,感受历史的伤痕,此次是为“荷”而来。而圆明园赏荷,又以荷花基地最佳。从西苑地铁站往颐和园路藻园门进入,沿着圆明园区往里走,途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经过各处遗迹,依然有一种凄凉之感。路上几处水域如曲院风荷等地的荷花也陆续开放,但因荷在湖中,无法近距离欣赏荷之美。步行约15分钟,便来到了荷花基地。几垄长方形水池,培育了各种荷花,水池下方写着荷花品种名,均是闻所未闻之名,每一品种名字又显得温文尔雅,如大家闺秀一般,如古浪小红,如伯里夫人、如展宏图,如金陵晨光、如春暮樱桃,上百种品种分不清,只是觉得好看,开得艳丽,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可谓“明园可赏荷,荷叶连田田”,荷径连着荷叶,中通径直,挨挨挤挤、重重叠叠,如果再放几尾鱼,又构成“鱼戏荷叶东、荷叶西,荷叶南”之鱼趣。7月底,荷花正是陆续开放的时节。单从颜色方面来看,就让人眼花缭乱了。单一颜色的,白的,黄的,粉的,红的,争先斗艳。多种颜色的,白里混红,黄里透白,仿佛是少女精心打扮,精心搭配一番。从开放状态来看,有含苞欲放的,有完全开放的,有半开半苞的,也有打蔫的,各有特色。从形态来看,更是一绝,各有千秋,多姿多彩。有像娇羞的小姑娘躲在荷叶下静开,有从荷径直冲云霄独立绽放的,有像约定好的并行开放的并蒂花。有的花瓣如观音坐下的莲完全开放,有的荷花色彩多变,顶尖呈红色,中部则转为粉色,到了基部又呈现淡黄色。有的花瓣洁白如雪,白中又带点粉红,又如少女脸颊上的红晕。而花心部分,正值莲蓬的生长期,有些莲蓬似乎还不太适应这美丽的世界,还躲在花蕊中间,被花团包围着,保护着。而有些莲蓬已经迫不及待要感受这世界的美,早已把花瓣撑开,独立荷花中央,莲蓬中央中间有蜂窝状孔洞,每个孔洞里长有一枚小坚果,就是莲子。看到莲子,又不禁吟起了“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拿着手机,调整好各种拍照姿势,把荷的美收在手机,留在夏天。</p><p class="ql-block"> 正欣赏着,天突降大雨,躲进长廊,看着外面雨淋淋,更是有一种别样的美,长廊听雨打荷叶,这大概是夏天的最美享受之一,在看看那荷花基地的荷叶,在雨中摇曳生姿,豆大的雨点敲打在碧绿的荷叶上,发出“噼啪”脆响,如珠落玉盘,形成了天然乐章。不多时,雨停了。又忍不住重新欣赏一遍,此时露珠在荷叶滚动,像是晶莹剔透的珠宝,又像是弹奏着夏天的序曲。雨后的荷叶经过雨水的冲刷,更加翠绿欲滴,荷花经过雨的洗礼,身上还带着点点露珠,又如美人出浴般,更显得婀娜多姿,光彩照人,水珠与荷花交映,形成一幅夏天绝美的水墨画,经历过风雨之后,才有荷花更美丽地绽放,正如人生一样,经历过风雨,才会迎来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 雨后荷花, 人间美景,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