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5日,滇西之行的最后一天,苏打他们即将返回上海,而我们多留了一晚,准备次日乘高铁回福州。苏打为这一天做了细致的安排:她和小毛清晨去观鸟,并为弟弟准备了早餐,我俩则决定去篆新农贸市场转转。</p> <p class="ql-block">农贸市场离酒店大约六站公交车的距离,算上步行,四十分钟绰绰有余。公交沿途还能欣赏昆明的街景,我们没吃早饭就出发了——苏打说,市场里多的是小吃,不妨去那里解决。</p> <p class="ql-block">下车之后,老伴一直望着路边的早餐店,我知道他饿了,但我们默契地没有进去。篆新市场里有太多本地特色小吃,得把胃口留给它们。这个市场真是名不虚传:干净、明亮、五彩斑斓,每一个摊位都像精心打理的展台,蔬菜水果被摆放得如艺术品一般。尤其对我这种喜爱花花草草的人,简直是视觉盛宴。我几乎在每个摊前停留、拍照、细细品味,新鲜感和好奇心不断刺激着我的多巴胺。苏打发来微信提醒:“在篆新买东西记得货比三家。”不过我本来也没有购物的习惯,就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一路吃,不过一小时,我们已经把篆新逛了个尽兴。</p> <p class="ql-block">从市场出来,原本打算乘公交去翠湖,但等车需时,我们索性叫了辆网约车直达南门。翠湖公园坐落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正对云南大学,素有“城中之玉”的美称。这里原本是滇池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自成一片清湖,又因曾有九处泉眼,得名“九龙池”。阮堤与唐堤将湖水划分为四个区域,此刻正逢荷花盛放,翠湖水面荷叶田田、荷花亭亭,天鹅、鸭子自在游弋,还有三五成群的水鸟——它们竟也如此“好色”,这一幕我看得入了神。</p> <p class="ql-block">既然来到云南,怎能不尝一尝菌菇火锅?翠湖南路4号二楼,就在公园南门旁,有家十分出名的火锅店。苏打提前微信让我们先去取个号,他们大概12点20分到。这家店位置极好,窗外就是翠湖的碧水和浓荫,满目清凉绿意,格外治愈。幸好有苏打提醒,我们才没错过位置。请服务员先帮我们煮上锅底,他们一到就能开动,还特意上了定时器。这一顿饭吃得慢悠悠,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快两点时离店,门口仍排着长队。</p> <p class="ql-block">饭后苏打要去寄存行李,然后逛一家书店。她建议我们回酒店休息,但我们怎舍得这难得的共处时光?哪怕中午有些疲倦,也仍想和他们多待一会儿。苏打笑笑说:“那也好,你可以多拍点照。”</p> <p class="ql-block">“纸布石书店”,这名字真别致。书店共有五层,每一层都布置得别有风味,让人忍不住沿窄窄的楼梯一层层向上探索。幸好来了,否则真会后悔——我太喜欢这里的空间和氛围,忍不住拍了许多照片。后来苏打招呼我们去天台休息,点了无糖咖啡、清茶和水果冰淇淋。两个小朋友靠在一起看手机,凉棚投下斑驳光影,苏打则见缝插针地拿出本子涂鸦。</p> <p class="ql-block">走出书店,翠湖依然人潮涌动。蓝天白云之下,湖中游船轻轻荡漾,更添诗意。昆明的人流 和福州不同,这是一座被春天偏爱的千年高原之城。四季鲜花与滇池烟波交织出宜居的底色,汉、彝、白多族文化在此从容交融。街头飘着过桥米线的香气,也藏着咖啡小馆的现代活力。石林书写着自然的鬼斧神工,西南联大旧址仍回荡着烽火岁月的学术铮铮。它连缀起茶马古道的往昔与面向南亚的今天,在慢生活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温度,也安放着我们这一次滇西之行所有的温馨。</p> <p class="ql-block">最后,路边的出租车要载他们去地铁站赶飞机了。心里泛起几分分别的惆怅。人有时就是这样矛盾:盼他们回来团聚,又怕他们回来之后的离别。因为每一次相聚,都意味着再一次分开。</p> <p class="ql-block">斗南花市是我们自己后来去的。作为中国乃至全亚洲花卉的“价格中心”和“交易枢纽”,全国每10枝鲜花里,就有7枝来自这里。作为源头市场,鲜花种类繁多、价格实惠,甚至能体验到鲜花“论斤卖”的豪爽。白天这里向游客和散客开放,零售花市令人目不暇接;而每晚开始的电子拍卖,则是大批发商云集、决定全国花价的关键时刻。推荐下午至傍晚前来,既能逛市集,又能感受夜间交易的热潮。即便什么都不买,只是置身这片花的海洋,已是无比震撼。斗南花市是昆明的一张名片,是爱花人的天堂,也是读懂中国花卉产业的一扇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