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3号(周六)<br><br>💦活动地点: 绵竹<br><br>💦出发时间:7点30<br><br>💦活动行程,徒步距离:<br><br>1.A线乡间小路环线13公里<br>2.B线红高粱拍摄+乡间小路往返线4公里+古街休闲<br><br>💦徒步费用:78元(包含往返大巴车费,20万户外意外险,活动组织费用,司机餐费)<br><br>💦出行装备:<br><br>(以下为推荐队员携带,可按自己情况参考,如有不明请及时询问。)一日徒步所包含的基本装备(领队建议):登山杖1-2根、护膝、雨具(备用)、防晒、防暑个人药品、饮用水2升(至少1升矿物质水)户外双肩小背包(用于背负个人物品、路餐、饮用水)、登山鞋或徒步鞋等防滑防水的鞋子(拒绝各种皮鞋、高跟鞋、小白鞋、板鞋,注意着装,勿穿丝袜,提手袋)<br><br>💦本次徒步活动注意事项及要点】<br>☞徒步进行中听从指挥,不能超越前锋,低于后卫,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告知义务团队。<br>☞路标摆放需要采取压制固定,避免流失。<br>☞为了安全,路餐过程中杜绝饮酒,景区内严禁吸烟,请自觉爱护各类公共设施。<br>☞注重环保,所产生的垃圾需要带下山。<br>☞随风远行户外徒步群对讲机频段400.465<br>【集合地点】<br><br>💦1)西门方向-齐力花园西南门<br>建议乘车路线:二环高架金沙车站枢纽站下车步行200米即到。<br>🚅地铁:四号线文化宫站下车,从C1出口出来,往二环路方向300米左右即到。<br><br>💦2)东门方向-牛市口(二环路牛市口地铁站)<br>🚅地铁:二号线牛市口站下车,从A2,出口出来<br>🚌高架:牛市口站下车<br><br><br>💦3)南门方向-桐梓林地铁站(桐梓林北路口)<br>🚅地铁:一号线桐梓林站下车,从B出口出来<br>🚌高架:人南立交站下车。<br><br>注:如每个上车点不够或者超出一车人数(不够一车的情况),主办方需要按照报名先后顺序调整到其他方位上车,故请大家提前报名占位!<br><br>💦4)华府大道--华府大道地铁站A口路口<br><br>🚅地铁:一号线华府大道站下车,从A出口出来<br><br>💦【报名提示】<br><br>✔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确认报名参加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准确有效。凡是<5周岁,>65周岁需要参加活动的群友需要针得同意后方可报名。<br>✔活动策划方已为所有参加者购买相关旅游意外保险,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协调相关事宜,我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活动声明依法解决。<br>✔代他人报名者必须将以上注意事项告知对方 ,并保证被挂人符合参加活动的条件。<br>✔户外活动为高风险运动,请大家报名前必须知晓户外运动存在的风险。<br>✔没有认真阅读本群活动免责声明者不要报名。<br><br>上述事宜,请予理解并支持!!!<br><br>💦报名形式及注意事项】<br><br>★仅接受网上报名,请关注随风远行公众号,按照提示完善相关信息,并及时支付费用。<br><br>★报名起止时间,9月8号上午9点开始,周五上午12点截止报名之后退出的友友概不退回报名费(允许自行找替补,如产生了保险费,需要额外缴纳)。<br><br>★ 咨询活动联系人 小鬼 13076000796 (微信手机同号)<br><br>【费用支付方式】<br><br>打款到指定账户并提供参与活动人详细资料。支付宝账号: tianliyamm@qq.com(田利亚)微信:569677636<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就在绵竹什地镇五方村,500亩红高粱已经熟透啦!放眼望去,就像大地披上了一层红艳艳的地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500亩红高粱穗铺满大地,如烈焰般点燃秋日激情!漫步田间栈道,触碰饱满穗粒,聆听风与高粱的私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上观景平台,俯瞰万亩红浪翻滚,感受大地馈赠的壮阔之美。摄影打卡,定格专属秋日记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50米栈道穿行田间,伸手可触沉甸甸的穗子,簌簌叶响与秋风私语,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随手一拍都是大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站在红高粱地里,会忍不住哼起《九儿》的调子。“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绵竹出好酒,且历史悠久,这在剑南老街体现得淋漓尽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说剑南老街,先说绵竹酿酒的历史。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绵竹发掘的酒器中就有提梁壶这种盛酒器具。绵竹出好酒,有南朝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铭文砖,它在天益老号附近烤酒遗址被发现。该遗址是前店后厂模式,窖坑、蒸酒醅的炉灶清晰可见,且是大规模发掘。</h3> 唐宋是绵竹酿酒高峰时期。载入《国史补》的“剑南之烧春”是唐代贡酒,酒质优良。唐代绵竹县令、书法家韦续的诗“烧春誉满剑南道,把酒投壶兴致高,美酒良辰添此物,诗情酌兴翻波涛”,说明唐代绵竹酒(烧春)誉满剑南道。<br><br>宋代苏东坡的《蜜酒歌》是其被贬黄州遇见绵竹人杨世昌传授蜜酒制作方法后所作。“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知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由此可见宋代绵竹酒受人喜爱程度。笔者推测,江浙一带黄酒可能与绵竹蜜酒有关,苏东坡在苏州任知州,或许他将蜜酒制作法与当地人交流,黄酒或许有蜜酒技法。<br><br>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因为战乱锐减。于是就有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事件。人口锐减造成绵竹的酿酒业既遭到了打击,又出现了机遇。随湖广填四川的人流,从陕西略阳朱杨白赵四位酿酒师傅来到绵竹,用大曲造酒法带来了绵竹酿酒业的繁荣,留下“天益老号”(朱家)、杨恒顺、白家坎、赵家巷等字号、地名,绵竹大曲声名鹊起。清宣统三年(1911年)杨恒顺产的绵竹大曲获第一次劝业公会酒类评比银奖;1922年,朱天益生产的绵竹大曲获四川省第七次劝业会一等奖;1928年又获得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状和奖章。白酒成了绵竹重要产业。天益老号对联“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见证了绵竹白酒的魅力。<br><br>到1949年解放前夕,绵竹有大曲作坊25户,小曲作坊78户。解放后,众多白酒作坊转为地方国营绵竹酒厂,迎来新机遇。1958年,酒厂生产出优质大曲,取名“剑南春”,其后它陆续获得国家名酒、质量金奖等称号。<br><br>剑南老街原名棋盘街,街道两边是酿酒作坊、卖酒商铺和酿酒工人住所。天益老号考古遗址在棋盘街中部东面,名叫“磙子坡”的街面,遗址重点保护范围2500平方米。可以想象当年街面商铺林立,后面是酿酒作坊,有窖池、酒灶、晒笆、水井。白天行商坐贾买卖白酒,节庆婚嫁寿辰时买主喜气洋洋,入夜两边店铺红灯高挂,或饮酒小酌,或对酒吟咏。老街上游人如织,繁华尽显,作坊里热气蒸腾,匠人们挥汗如雨。或许当年李白曾经在这里“会当且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复醒”地豪饮;或许当年有囊中羞涩的孔乙己们在这里的酒铺前,舀一杯双沙酲色就着一堆脆花生一边浅酌慢酝、一边口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或许一千多年来,这种景象就在这里绵延不绝。这就是剑南老街。<br><br>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剑南春集团公司进行老街改造。它不是穿靴戴帽或者简单的外表改造。而是从内容到形式真实再现、原汁原味的重新展现。说其老,至少有1500多年街龄,或者更长。从年龄上说就是名副其实的老街,老街上现今仍在酿酒的窖池也是千岁级了。现在的剑南老街,体现了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支撑房屋的圆柱头,垫柱基的石磉礅,风貌依旧;雕花裙板墙,木条花格窗,精雕细刻;飞檐翘角檐,硬山坡屋顶,风火墙隔断,气势不改;铜钉红漆门,木刻花吊墩再现庄严;从事经营的店铺,是一溜铺板门,或者是下半木裙板上半木雕花窗门,这是很多年轻人不曾见过的;老街地面,是一色的青石板铺就,踏上老街感觉不一般;沿街的吊墩上悬挂着红色、黄色纱灯,入夜灯红酒绿再现老街。无论从何观察,都是古香古色,无论何种心情,都会感受到古风古韵。 剑南老街北接春溢街,石牌坊矗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临胜利街,老戏台重展新貌,节庆喜事有川剧演出、盖碗茶可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绵竹米粉起源于蜀国,以细粉为主,比较入味,笋子、牛肉、杂酱是比较常见的红汤码子,当然也有羊肉等清汤(也不是很清)口味。</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绵竹羊肉米粉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早餐,凌晨3点,店家就将羊肉和羊骨下锅炖制,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慢煨,中途不加任何调味品,让水、肉、骨三者充分交融,充分释放鲜香。这一过程一般持续到凌晨五六点,再过一会,出门较早的食客便三三两两来到米粉店,开始享用口感爽滑、汤鲜味美、热气腾腾的羊肉米粉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年来,绵竹又出现了工艺与羊肉米粉类似的灌汤牛杂米粉,当然,传统的杂酱、肥肠、牛肉、笋子米粉也依然深受喜爱。这些品类的米粉臊子种类丰富,口味多样,是不少当地人每天清晨必不可少的早餐。</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绵竹板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绵竹板鸭赤红通亮、皮酥香浓,尤其是那已和皮肉融为一体的味道,光是看着就让人口中生津,才一入口,皮下凝实的肉脂立刻化入鲜嫩的鸭肉中,口味滋润醇厚~</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