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六国行(day10.罗马/万神殿,西班牙阶梯广场,许愿池等)

倩影清风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梵蒂冈,我们乘公交车来参观罗马万神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马万神殿最初建于公元前27年,现存建筑为公元125年哈德良皇帝重建。建筑由矩形前殿和圆形大殿组成,圆形大殿的穹顶直径和高度均约43.3米,是古罗马建筑中最大的无支撑穹顶,顶部有直径约8.9米的圆形开口(“眼”),兼具采光和排水功能。</p> <p class="ql-block">罗马万神殿前殿有巨大的科林斯柱,建筑材料采用混凝土、火山岩、大理石等,体现了古罗马精湛的建筑技术。</p> <p class="ql-block">罗马万神殿最初是供奉众神的神庙,后来成为基督教教堂(圣玛丽亚·万神殿),融合了多宗教文化元素,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前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步行在数百上千年的罗马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万神殿,我和范勇一路快走,踩着有点硌脚而又非常光亮的上千年的罗马石头路,看到这个大象与方尖碑雕塑,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圣玛丽亚· sopra·密涅瓦教堂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象方尖碑由著名雕塑家洛伦佐·贝尼尼设计,大象雕塑承载着一座古埃及方尖碑。方尖碑上有埃及象形文字,顶部还带有基督教的十字架与星形装饰,体现了不同文明元素的融合。</p><p class="ql-block">大象象征着力量与智慧,方尖碑则是古埃及文明的遗存,这件作品是罗马多元文化历史的缩影,也是贝尼尼雕塑艺术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玛丽亚· sopra·密涅瓦教堂大门。</p> <p class="ql-block">以下照片是圣玛丽亚· sopra·密涅瓦教堂里的结构、绘画与浮雕。</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地导的小绿旗,一个年纪不轻有点个性的所谓杭州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马人民广场的方尖碑(梅尔卡托雷方尖碑)。该方尖碑是古埃及方尖碑,顶部有一个青铜球体,球体上有星形装饰和尖顶。方尖碑上刻有埃及象形文字,体现了古埃及文明的印记。它是罗马众多方尖碑中的一座,是古罗马与古埃及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罗马历史与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罗马人民广场上的方尖碑的青铜球体。</p> <p class="ql-block">罗马人民广场上的“保安”。</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马西班牙阶梯附近的圣母无染原罪柱,其柱顶是圣母无染原罪的雕像,柱身有装饰性的雕刻,底座有几座人物雕像。整体建筑风格庄重典雅,细节处的雕刻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它是罗马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体现了天主教在罗马的深远影响,也是游客了解罗马宗教历史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母无染原罪是天主教的重要教义象征,这座雕像和柱子是罗马宗教文化的具象体现,承载着信徒的信仰寄托,也是艺术与宗教融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马的现代艺术镜面装置,它是一个巨大的圆形镜面雕塑,表面极具光泽,能清晰反射出天空、周围建筑以及远处的雕像,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与罗马的古典建筑形成鲜明的现代与传统对比。</p><p class="ql-block">这类艺术装置是罗马在当代艺术领域的体现,为这座历史名城注入了现代艺术活力,是罗马艺术景观中兼具创意与观赏性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走在罗马的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班牙阶梯,也是电影《罗马假日》的拍摄地点,是罗马旅游的热门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马破船喷泉(丰塔纳·德拉·巴卡西亚),位于西班牙阶梯下方,造型是一艘破损的船只,水从船身和中央的喷泉口涌出。其设计风格独特,细节处的雕刻生动展现了船只的破损状态,是罗马著名的喷泉景观之一,与西班牙阶梯共同构成了罗马的热门旅游区域,也是罗马城市景观中兼具艺术与实用(提供饮用水)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我给木木抢拍的一张在破船喷泉下喝水的照片,一个八岁的男孩,全程不哭不闹,懂事善解人意,有教养!</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西班牙阶梯最高处拍下的广场及破船喷泉。</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马特雷维喷泉又叫许愿池。</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是罗马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喷泉,由尼科拉·萨尔维设计,喷泉以海洋之神尼普顿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各种神话人物雕像,水从岩石间涌出,形成壮观的水景。</p> <p class="ql-block">传说向池中投币并许愿能实现愿望,同时也是罗马最著名的旅游地标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赏、投币许愿,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期许和对罗马风情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网红冰激凌,3.5欧元。</p> <p class="ql-block">嗯嗯,确实好吃!</p> <p class="ql-block">雪君启程前,将家里所有硬币都带上了,说是要投入许愿池,并让我提醒她别忘记带到许愿池,然而,如此艰巨的任务,我们居然都忘记了……无奈,她又将硬币背会中国,比鱼的记性稍好一点的我们,留下了一路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顶部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许愿池,我们坐公交车前往斗兽场。这是我在公交车上抢拍的我不知名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罗马斗兽场前抢拍的一个美女看书照片,好美的身材和衣着,好放松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走在罗马斗兽场附近的几千年的石头路上。</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罗马斗兽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君士坦丁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是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战胜马克森提乌斯而建。凯旋门融合了不同时期的建筑元素,上面的浮雕部分来自更早的凯旋门和纪念碑,展现了古罗马建筑艺术的传承与融合。</p><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凯旋门建筑的杰出代表,见证了君士坦丁大帝的军事胜利和古罗马帝国的权力更迭,也是罗马历史文化遗产中极具分量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罗马斗兽场,正式名称为弗拉维圆形剧场(Flavian Amphitheatre)。公元72年开始建造,公元80年竣工,由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的三位皇帝韦斯帕芗、提图斯和图密善主持建造。</p><p class="ql-block">斗兽场可容纳约5万至8万名观众,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露天剧场。建筑长轴约189米,短轴约156米,外墙高约48.5米。</p><p class="ql-block">采用了四层结构,底层有许多密室,用于关押角斗士、野兽等。剧场内部有竞技场、观众席(按社会地位划分不同区域)等部分,建筑材料主要为混凝土、火山岩等,体现了古罗马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距今将近2000年历史的建筑,忽略其功能,但从建造工艺上看,那时候真实奇迹啊!</p> <p class="ql-block">历经岁月侵蚀、战争破坏等,此斗兽场部分建筑已经损毁,但仍保留了主要的结构。现在是罗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研究古罗马历史、建筑等的重要遗址。</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权力、财富和娱乐文化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军事力量和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斗兽场是斗兽最著名的活动之一,角斗士们在竞技场中进行生死搏斗,供观众观赏。</p><p class="ql-block">贵族会将各种野兽引入竞技场,进行狩猎表演或野兽之间的争斗。</p><p class="ql-block">在建成初期,斗兽场可被注水,用于模拟海战表演(后来因维护等问题不再进行)。</p><p class="ql-block">人们也会在此举办戏剧、音乐会等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这就是所谓的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马路末端</p> <p class="ql-block">都知道意大利小偷很多,我们把重要的证件及欧元都放入肚包内,这是我们在罗马等地铁时,对面坐着四个吉普赛女郎,导游偷偷告知我们,她们就是小偷,当我们一起把目光都投向她们,又有人用手机拍照时,她们手指着我们骂骂咧咧的走了,这是当时一位同伴拍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与我们一起同行的85岁的阿姨,她是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的一位农村妇女,她老人家全程跟着我们游玩了十天,从未掉队,从未迷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