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守初心 传承精神向未来—— 乐山市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承办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活动纪实

王世富四川省萤光道文化传播

<p class="ql-block">9月3日,秋阳高悬,已渐渐褪去了盛夏那咄咄逼人的酷热,却仍残留着几分难消的燥热。在这独特的氛围里,它与广大人民一道,庄重地见证着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上午,当阅兵现场的直播画面通过屏幕铺展在人们眼前,那恢弘壮阔的盛况,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瞬间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血,让人们的爱国之情在心底澎湃翻涌。午后时分,一场主题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的庆典活动,在乐山市中区竹仙枝美学馆温情启幕。这场活动宛如一座桥梁,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传递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们回溯往昔峥嵘岁月,汲取前行的力量。 此次活动由乐山市市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乐山市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承办,同时得到了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乐山工作站、乐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红色文化宣讲团、四川省军促乐山联络部应急救援队以及四川竹仙枝茶叶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办。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承办本次活动的乐山市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成立于2024年9月13日,其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翡翠路461号2楼1 - 11号(连号),该促进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使命,将这份使命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之中。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文化交流与推广、艺术培训与技能传承、展览与鉴定服务等多个领域。在文化交流与推广方面,它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沟通与融合;在艺术培训与技能传承上,它悉心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展览与鉴定服务中,它以专业的态度和严谨的标准,为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盛会启幕:共赴一场历史与精神的邀约 </p><p class="ql-block">当午后的时光悄然流转至下午 2 时许,市中区蓝郡路 399 号的竹仙枝美学馆内早已是一派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的景象。虽说立秋已然过去二十多日,但那闷热依旧的天气,却丝毫未能削减众人内心的热情。嘉宾与会员们纷纷提前抵达,在乐山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熊慧及其班子成员热情且诚挚的迎接下,他们井然有序地步入了二楼会议室。 时针精准地指向 14 时 30 分,此刻的会议室已然座无虚席。活动在主持人庄重且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中,正式掀开了帷幕。“时光如潺潺流水般不断流转,山河则默默铭记着往昔的峥嵘岁月。80 年前,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那段充满不屈与抗争的历史,宛如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主持人饱含深情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瞬间将现场的氛围带入了庄重肃穆的情境里,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对那段历史的深深缅怀与敬意之中。随后,她逐一介绍了莅临活动的重要嘉宾:援越抗美老兵、大校军衔的原乐山军分区参谋长阴文金,乐山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平,空军航校老兵、红色文化宣讲团团长邓烈钊,以及田泽银、吴德超、李兴智等多位战功赫赫的老兵,还有来自文化、艺术、军事等领域的代表人士和协会会员共 70 人。每一位嘉宾的登场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当 “请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指令响起,全场人员迅速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凝聚向国旗方向。激昂的旋律中,嘹亮的歌声响彻全场,既饱含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更蕴藏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将对历史的敬重与对未来的坚定,融入每一个音符。</p> <p class="ql-block">致辞抒怀:在回望中凝聚精神力量 </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抗战岁月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铭刻着民族的不屈与坚韧。而在对这段历史的回溯与传承中,一场充满意义的活动里,几位嘉宾的致辞如璀璨星光,照亮了我们凝聚精神力量的前行之路。 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夏树荣率先登台,以饱含力量的致辞开启了这场精神的对话。他的语调铿锵有力,仿佛是历史的号角,引领着大家走进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艰苦抗战历程。他用生动而深刻的语言,细致地阐释了抗战精神的内核——那是爱国主义的赤诚情怀,是坚韧不屈的顽强意志,更是团结协作的强大力量。他深情地提及:“乐山,这座在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城市,曾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这些承载着先辈热血与奉献的历史,绝不该被岁月的风沙所掩埋。”他结合乐山本土的抗战事迹,那些英勇无畏的战斗故事和默默付出的奉献之举,娓娓道来,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他呼吁大家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奋进的动力,言语之中,满是对民族精神传承的殷切期盼,那期盼如同温暖的火种,点燃了现场每一个人心中的爱国热情。 四川军促乐山联络部特邀嘉宾代表许文强,则以“乐山记忆”为独特的切入点,讲述了一个个乐山人民在抗战时期感人至深的故事。乐山人民踊跃参军,奔赴前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积极支援前线,无论是物资的转运,还是民众的募捐,每一个行动都彰显着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他感慨地说道:“从物资转运到民众募捐,乐山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奉献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历史的见证,是乐山人民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付出。他强调,在新时代传承抗战精神,不仅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更是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他朴实的话语,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心田,引发了全场的强烈共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乐山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熊慧的发言,为这场活动更增添了一份文化传承的厚重感。她代表主办方向所有嘉宾致以诚挚的感谢,那感谢之情真挚而热烈;同时,她向为抗战牺牲的英烈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那哀悼之意深沉而庄重。她深情地说道:“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魂,而抗战精神正是传统文化中家国大义的升华。”她深刻地认识到,抗战精神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国大义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她呼吁大家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让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她的话语落下,现场掌声雷动,这掌声既是对主办方精心筹备活动的肯定,更是大家对传承抗战精神的共同响应,仿佛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现场汇聚、升腾。在这些嘉宾的致辞中,我们在回望抗战历史的过程中,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力量将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老兵故事与文艺表演交织共鸣在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中,核心环节巧妙地将老兵事迹分享与抗战主题文艺表演深度融合。这种融合绝非简单的拼凑,而是如同将历史的拼图一片片精心拼接,让那段尘封的历史记忆在生动的讲述与精彩的演绎中逐渐苏醒,愈发鲜活灵动,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波澜壮阔的岁月长河之中。一位93岁高龄的老兵,抗美援朝老兵田泽银,曾是彭德怀警卫营战士,步伐虽已略显蹒跚,但腰背依然挺直,他缓缓走上讲台。他的声音,如同历经岁月打磨的钟声,平静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娓娓道来,为大家讲述了长津湖战役这曲冰与火交织的壮丽之歌:“在那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里,我们这些战士身着单薄的衣衫艰难行军。寒冷却如凶猛的野兽,疯狂地吞噬着我们的体温,不少战友被冻成了一尊尊冰雕。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不曾有丝毫退缩。” 他在讲述过程中,着重提及了“冰河架人桥”“雪地匍匐冲锋”等鲜为人知却又无比震撼的战斗细节。在那冰冷刺骨的冰河之上,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搭起桥梁,为后续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在那茫茫雪地里,战士们不顾枪林弹雨,以顽强的毅力匍匐冲锋。这些细节如同璀璨的星辰,生动地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铁血豪情与无畏精神。他的讲述如同一把把重锤,重重地敲击着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灵,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甚至忍不住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为了向这些伟大的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夏树荣先生当场赠送了自己精心创作的字画。那一幅幅字画,笔墨纵横间,满是对老兵们的深深崇敬与无尽赞美。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对抗战英雄们的敬仰之情,也承载着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与缅怀。 画家邓碧艾精心创作并携至现场的 80 米国画长卷《浩气长存》,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瞬间成为了活动现场当之无愧的“视觉焦点”。在这气势恢宏的画卷之上,330根劲竹傲然而立,它们似是历史的记录者,以坚韧不拔之姿铭刻着往昔峥嵘岁月,象征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无数英烈。他们如这劲竹一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不屈不挠,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而 80 只太平鸟与 12 只苍鹭轻盈地点缀其间,它们灵动的身姿仿佛是和平的使者,寓意着和平的曙光终将驱散战争的阴霾,和平将永驻人间。 当这幅长卷缓缓展开,那浓郁的墨香与细腻的笔触交织出的壮丽画面,吸引着嘉宾们纷纷停下脚步。他们伫立在长卷前,目光在笔墨丹青间缓缓游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真切地感受到了抗战精神那如滔滔江水般的磅礴力量。这份力量,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它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此外,陈永华笔下的《梅花香自苦寒来》,那傲雪绽放的梅花,恰似抗战时期那些坚韧不拔的勇士,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散发着高洁的品格与顽强的生命力;但红能的《三羊开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三只温顺祥和的山羊,寓意着吉祥如意,也传递着对和平美好未来的期许;还有那书法作品《八秩回望铁血长城凝浩气》,笔力雄浑,字里行间凝聚着对抗战历史的深沉回望与对抗战精神的崇高礼赞。这些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之美,如同一座座桥梁,将爱国情怀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在活动中,乐山市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携手四川竹仙枝茶叶有限公司,怀着无比崇敬与感激之情,向莅临活动现场的 15 位抗战老兵送上了 15 份竹仙枝高品级茶叶“状元”。这份礼物,不仅仅是一份茶叶,更是社会各界对抗战老兵们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和崇高敬意的深情表达。抗战老兵们是国家的功臣,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舍生忘死,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事迹,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艺表演环节同样是精彩纷呈,宛如一场视听盛宴。乐山农业广播职业技术学校老师夏柳柳带来的朗诵《冰雪里的丰碑》,她用那富有感染力的声线,时而低沉婉转,仿佛在轻轻诉说着英雄们在冰天雪地中坚守阵地的坚毅与执着;时而激昂澎湃,如同一把利剑,再现了战斗的激烈与壮烈。在她的朗诵中,“丰碑”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英雄群像,他们的形象在听众的心中逐渐清晰,他们的精神也深深烙印在人们的灵魂深处。 “百姓歌手”李光富用他那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深情演唱《军人本色》。他的歌声,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田。他唱出了军人在和平年代里默默坚守岗位、守护国家安宁的无私奉献,也唱出了军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铁骨柔情。这种“风平浪静时默默坚守,风雨来临时挺身而出”的精神,正是军人的本色,也是国家和人民最坚实的依靠。 张树林演奏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那熟悉而经典的旋律,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记忆的闸门,勾起了人们对英雄岁月的深深怀念。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这首歌曲曾激励着无数战士奋勇杀敌,它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整个活动,无论是艺术作品的展示,还是文艺表演的呈现,都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向往。它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激励着我们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的老兵李兴智,带着岁月沉淀的沉稳与荣光,向众人娓娓道来他于1976年入伍后参与8次核试验的非凡经历。在那段峥嵘岁月里,他置身于广袤无垠却又条件极端恶劣的戈壁滩,那里的环境仿若被大自然施了独特的魔法,“夏季,滚烫的沙子仿佛被烈火炙烤,每一步踩上去都好似要穿透鞋底,烫得人难以忍受;冬季,呼啸的寒风如利刃般割着脸庞,简陋的帐篷里结满了冰棱,宛如一座冰冷的水晶宫”。 而在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核试验中,李兴智和战友们宛如无畏的勇士,直面生死考验。他们“顶着如影随形的辐射风险,毅然决然地坚守在岗位上,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组至关重要的数据”。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凝聚着他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使命的坚定担当,每一次笔尖的滑动,都仿佛是在书写着为国防事业拼搏的壮丽诗篇。 通过李兴智的讲述,我们得以一窥那些在祖国建设道路上默默付出的“隐形英雄”们的伟大奉献。他们或许没有站在聚光灯下接受众人的欢呼与赞誉,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他们的精神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而四川军促乐山联络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竹仙枝团队的《当那一天来临》,则以激昂合唱展现军人担当,台下听众纷纷跟着哼唱,现场化作红色旋律的海洋。92 岁的吴德超老兵,作为日军轰炸乐山的唯一见证人,以亲身经历还原了 1939 年 8 月 19 日的惨痛记忆:“36 架敌机投下炸弹,房屋倒塌、哭声震天,1218 名同胞伤亡,49 户灭门。” 他的讲述没有华丽辞藻,却以最真实的细节,让大家深刻铭记战争的残酷,更懂得和平的珍贵。随后,老兵与退役军人共同合唱《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的歌声铿锵,既是对历史的回应,更是对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92 岁的吴德超老兵,作为日军轰炸乐山的唯一见证人,以亲身经历还原了 1939 年 8 月 19 日的惨痛记忆:“36 架敌机投下炸弹,房屋倒塌、哭声震天,1218 名同胞伤亡,49 户灭门。” 他的讲述没有华丽辞藻,却以最真实的细节,让大家深刻铭记战争的残酷,更懂得和平的珍贵。随后,老兵与退役军人共同合唱《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的歌声铿锵,既是对历史的回应,更是对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深度沉浸:从讲座到展览,</p><p class="ql-block">体悟精神当代价值当文艺表演的悠扬旋律还在空气中袅袅回荡,活动便自然而有序地转入了 “抗战精神与当代价值” 主题讲座和红色文化展览环节。这一过渡,宛如乐章中的变奏,将活动的氛围从欢快活泼逐渐引向庄重深沉,引领着参与者们开启一场精神的探寻之旅。</p> <p class="ql-block">乐山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郜晋登上讲台,以沉稳而富有感染力的姿态开启了这场讲座。他巧妙地以乐山军民在抗战时期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切入点,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考古学家,小心而专注地挖掘着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在他的讲述中,乐山军民在战火纷飞中的坚韧、勇敢与奉献,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更是一座蕴含着无尽精神财富的宝库。 郜晋进一步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需求,深刻指出:“在和平年代,抗战精神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是青年担当社会责任的力量源泉。传承红色基因,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份责任,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和精神的支柱。” 他的话语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穿透了时间的迷雾,让人们清晰地看到抗战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讲座结束后,嘉宾们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移步至红色展览区。这里宛如一座历史的殿堂,图文展板上,共和国领袖在关键时刻的运筹帷幄、将帅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指挥、烈士们在硝烟中的悲壮牺牲以及科技精英们在幕后的默默奉献,都以生动而直观的方式一一呈现。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像是历史的证人,诉说着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泛黄的文献、黑白的老照片,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它们虽无声,却仿佛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那褪色的纸张、模糊的影像,承载着无数的苦难与荣耀,让人不禁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先辈们的热血与豪情。 嘉宾们在展览区或驻足凝视,眼神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敬仰;或轻声交流,分享着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在这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中,大家深刻体悟到抗战精神在祖国建设历程中所蕴含的不屈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圆满落幕:歌声与合影定格难忘瞬间活动的最后,</p><p class="ql-block">全体人员回到会议室,共同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旋律中,大家挥动手中的国旗,红色旗帜与真挚歌声交织,将现场氛围推向顶点。歌声落下,全体人员前往指定区域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饱含敬意与自豪的笑脸,为这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庆典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乐山市中区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庆典活动,以故事为魂、以艺术为媒、以精神为核,让参与者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在传承精神中坚定前行。正如活动所传递的,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开创未来,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乐山市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协手四川竹仙枝茶叶有限公司,向莅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15位抗战老兵送出最竹仙枝高品级茶叶“状元”15份,以表达我们对抗战老兵的感激之情和崇高敬礼![玫瑰][玫瑰][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80米长卷展示</p> <p class="ql-block">祖国万岁</p> <p class="ql-block">乐山市市中区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