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日记(2). 云南

傅老师

<p class="ql-block">第一天 8月29日(五) 沈阳飞往昆明。经停温州、厦门转机,晚上18:50抵达昆明。住昆明(云里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 8月30日(六),早上(8:15)从昆明乘“复兴号”列车到曲靖(9:26)。</p> <p class="ql-block">傅文龙宗亲派女婿王彬来昆明站接我。</p> <p class="ql-block">在市区与文龙宗亲夫妇会面,共赴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大树屯社区。</p> <p class="ql-block">大树屯是颖国公傅友德之子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傅敬的落籍之地,是曲靖大多数傅姓之源头,位于沾益以北约20公里,花山镇西约3公里。</p> <p class="ql-block">大树屯村口的“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功绩世系碑祖”和“傅氏家谱颖国公祖丽江王傅友德肖像”。</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四年,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帅30万军征云南,屡建功勋。长子敬随父征战,授封扬威将军。</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青龙寺”曾是傅氏宗祠。现存《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功绩世系碑》原碑及《傅氏字辈碑》,是沾益县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青龙寺是年代久远的古寺,为二进两院式建筑,前为弥勒.四大天王殿,后殿(大雄宝殿)供奉观音大士,殿右侧为普贤菩萨像。山门殿存有杨威将军祖碑志和傅氏辈字碑。</p> <p class="ql-block">大树屯小学校长(书记)学敏宗亲请品水煮野生鱼、牛肝菌、云南红土豆等当地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我与宗亲学敏(左1)、文龙(左2)、怀礼(中)、学建(右)在大树屯田园酒家午餐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 8月31日(日) 晨在所住凯天国际酒店门前乘3路早班车至沾益客运站转炎方乡方向巴士到炎方乡松韶村。寻找deepseek所言金全祖之墓碑(残碑载:“始祖金全公,荣字行十七…从凤阳(集训)从征,授职总旗,镇滇北门户”,“残碑现存沾益区炎方乡松韶村)”;寻找《沾益傅氏族谱》及所载浙江迁居云南的“凤林傅氏”线索。</p> <p class="ql-block">松韶村唯一傅姓村民付学坤称其祖父从黑老湾迁居于此,证实“松韶村无傅氏祖茔祖碑,如果有应在黑老湾”。我随即搭乘“招手停面包车”前往黑老湾。</p> <p class="ql-block">黑老湾在松韶村西南16公里处,村里超市老板说村上有二百多户人家,90%为傅氏。</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说村里傅氏都是祖籍浙江的,结果使我空喜一场,因为他把南京误认为浙江了。</p> <p class="ql-block">问到黑老湾村民付秀品,据他说,黑老湾茔地的老碑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墓碑都是新墓碑,没有查看价值,要看祖茔得去繆家屯,那里有傅氏祖茔和老碑。</p> <p class="ql-block">秀品宗亲帮我联系到花山镇傅以佩宗亲,说他那里有家谱,并立即带我前往。</p> <p class="ql-block">到了花山镇,早市还挺热闹。</p> <p class="ql-block">秀品宗亲招呼以佩宗亲和我一起在早市吃米线早餐。</p> <p class="ql-block">阅以佩宗亲所藏《傅氏族谱》。据谱序所言黑老湾傅氏(曲靖枝)与大树屯傅氏同为扬威将军傅敬支系。</p> <p class="ql-block">我在阅读族谱,秀品宗亲在吸水烟,以佩宗亲在打电话帮我寻找浙籍傅氏线索。</p> <p class="ql-block">以佩宗亲获知红土沟村有个“南国园”,老板郝正治对沾益地方史颇有研究并写过这方面的书。</p> <p class="ql-block">我随即三番转车前往“南国园”。</p> <p class="ql-block">在红土沟见到“南国园”主人、沾益文化名人郝正治先生。</p> <p class="ql-block">郝正治被称“充军文化第一人”,写过多部沾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书,其代表作是《汉族移民入滇史话》。郝正治先生给我讲述了明洪武兵制知识、明军平滇和汉人大迁徙的历史和傅友德的故事,带我参观了他的“充军文化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郝正治请我与他共进午餐。</p> <p class="ql-block">告别南国园,包车前往繆家屯,继续寻找傅氏祖茔、祖碑,看看有没有关于吾祖金全公残碑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到了繆家屯(盘江镇大兴村第一村民小组)。</p> <p class="ql-block">村上老人家指给我远处一傅姓人家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找到傅氏宗亲付(傅)雪江家。付雪江说他爷爷原来是大树屯的,在繆家屯放牛认识了他奶奶,“倒插门”留在了繆家屯。现在繆家屯只有他和他的一个堂兄这两家付姓。</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正忙着收拾烟叶,准备晾晒。</p> <p class="ql-block">付雪江请他的老舅爷给我做向导,寻找山梁后边的“傅官坟”。傅官坟即颖国公傅友德之子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傅敬之墓。是大树屯傅氏的祖茔。</p> <p class="ql-block">付雪江的老舅爷(我的向导)讲:“傅官坟”原来有好多墓碑,文革期间全都被毁。拆掉的石头有的被滚到河沟里,有的被村里人拿走砌猪圈。现在的傅敬墓碑是后人把老碑石材一块块找回重新拼砌起来的(图为山坡上的傅敬墓碑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置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回到繆家屯付雪江家,稍事歇息,手机充电。付雪江摘了几颗大梨送我,然后骑电动车带我到三公里外的大兴村路边等候去沾益的长途客车。</p> <p class="ql-block">从繆家屯到大兴村途中有很多有历史感的汉人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在大兴村公路边候车、乘车到沾益客运站后转乘3路公交车回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 9月1日(一)。上午去曲靖市档案馆和地方志办公室查档、查文献。据deepseek:曲靖档案馆藏《曲靖地区土官武职》1986年编“明代世袭武职”条目:傅金全…后裔居沾益、越州”,注明资料来源为《傅氏族谱》及平夷卫档案残卷,藏曲靖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在曲靖市档案馆没有查到相关档案和族谱资料。这个档案馆只藏有1948年以来的文书档案。管理科王科长建议我去市志办碰碰运气。</p> <p class="ql-block">市志办的丁主任认真帮我查找文献,但对我的研究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资料很难找到。</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鸿瑞园餐馆参加文龙宗亲为我召集的宗亲聚会。</p> <p class="ql-block">文龙宗亲是《曲靖傅氏族谱》(会泽卷)的主编和当地著名文化学者、诗人、书法篆刻家。他热情赞赏我的寻根行动并赠送我两幅他的亲笔墨宝、一本诗集和一本篆刻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同根同祖又同源,万里寻根彩云南,天下傅姓本一家,开枝散叶四海传。</p> <p class="ql-block">傅文龙《品石斋诗稿》(第一集)和《傅文龙篆刻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元方宗亲送我的由他主编的《桃源支系傅氏家谱》。</span></p> <p class="ql-block">共进午餐的众宗亲在“鸿”瑞园合影留念。前排:傅家洪(左2),傅文龙夫妇(右),后排左起:傅文峰、傅嘉德、傅元方(《桃源支系傅氏家谱》主编)。</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曲靖市图书馆古籍阅览室查阅文献资料。</p> <p class="ql-block">在图书馆古籍部没有查到deepseek所言之《曲靖府志.武职》:“傅文胜袭总旗,驻守曲靖”和《云南武职左卫武职选簿》(永乐四年档案):“总旗傅金全原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廿三都军籍”。只<span style="font-size:18px;">查阅到傅文龙主编的《云南曲靖傅氏宗谱》(会泽卷)和馆藏《新纂云南通志》。但在《云南通志》未查到“明初卫所军官中有义乌傅氏成员”的记录。</span></p> <p class="ql-block">然后到曲靖师范学院拜访地方史研究的学者。据网络信息,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沈乾芳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燕教授在曲靖地方史研究方面有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相关资料。到了曲靖师范学院得知陈燕教授已退休,进行了简单的电话咨询并加了微信(感谢曲靖市教育体育局的傅文锋宗亲帮忙查找和提供陈燕教授的联络方式)。在人文学院有幸见到了沈乾芳教授。</p> <p class="ql-block">虽沈乾芳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土司制度”方面,对我所要查找的“左卫总旗”等明代武职资料掌握不多,但她给我讲述的一些云南地方史知识令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沈乾芳教授还帮我联系了本院的一位傅保中老师,保中宗亲把我加进一个“傅氏家族群”。我在群里征询了明初浙籍迁滇傅氏信息。但群友均为明傅友德大将军后裔(沾益大树屯)支系。</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 9月2日(二) 早上去曲靖市博物馆。据AI“曲靖市博物馆藏曲靖傅氏碑拓片(编号JQ-EP-1523)”,曾被“李晓斌《明代云南军户家族研究》(2018)<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四章引用</span>”。在曲靖博物馆得到王老师的热心帮助,然而没能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金全墓碑(残碑)的拓片。</span>不过也在预料之中。</p> <p class="ql-block">顺便参观曲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约车去往麒麟区寻找傅氏村落的傅氏宗亲,希望在这里找到浙籍傅氏的信息。据AI:云南曲靖市麒麟区的三宝、茨营、越州镇和宣威、富源等地傅姓家族,至今口传祖籍“义乌廿三里”。据《曲靖傅氏族谱》(会泽卷),曲靖麒麟区傅(付)姓人口2376人,其中三宝街道24人,越州镇56人,茨营11人。</p> <p class="ql-block">我先到了三宝,镇上人说付姓人口集中在温泉社区。到了温泉社区方知这里的人是姓“伏”而非“傅(付)”。转回三宝街道,到派出所咨询无果,经三宝街道工作人员帮忙查找,知本街道无傅(付)姓,且茨营也没有傅(付)姓。我便放弃茨营,前往越州镇。</p> <p class="ql-block">在越州镇派出所和镇政府没有得到傅姓村庄和人口的信息,镇政府彭副镇长说他在镇上工作十年,全镇14个村的人口姓氏都很熟悉,但没听说有傅姓。他还热心帮忙打电话询问,结果说在老吴村有傅姓,村里的农业技术员就是。我包车前往,结果又是一个乌龙。这个村里有的是“符”姓,而非傅(付)姓。回到镇里,我搭乘7座微型车返回曲靖,在高快汽车客运站乘长途客车往富源县。傍晚抵达,住富源。</p> <p class="ql-block">在富源酒店拍照窗外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 9月3日(三)在富源县长途汽车客运站乘长途客车到“中国魔芋第一镇”富村。</p> <p class="ql-block">富村镇派出所的警官登录系统帮我查到傅姓人口集中的村庄是亦佐村。</p> <p class="ql-block">搭车去亦佐村,找到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亦佐村村委会徐书记亲自打电话找来傅龙卫。</p> <p class="ql-block">傅龙卫没有家谱,打了几个电话也没有问到家谱信息和家族故事的知情人,他只知道祖上是清代从江西迁来。</p> <p class="ql-block">龙卫宗亲带我在他们单位食堂用餐:鲜笋炒肉、芋头(魔芋)花、拍黄瓜、山菌汤、米饭。</p> <p class="ql-block">用餐之后,龙卫宗亲开车带我到村里转转。亦佐村是个古村落,最初叫“平彝村”,后改为亦佐村。有一处县衙、残墙和刑斩犯人的断头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龙卫宗亲送我,回到富村镇乘长途客车返回富源县,再乘长途客车到宣威。住宣威。</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 9月4日(四)。连续吃了几天的米线和猪脚饭,今天早餐换个样:“胖贵妃的破包子”。</p> <p class="ql-block">在宣威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得到工作人员热心相助。他们告诉我可去凤凰街道大屯社区找傅姓人。我前往。</p> <p class="ql-block">大屯社区监委会夏主任帮我联系到北村小组的组长傅承福。</p> <p class="ql-block">傅承福带我去北村。</p> <p class="ql-block">大屯社区北村里的傅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大屯北村傅氏家谱谱序称“…始由大树屯移居宣威夏家屯,尔后又择居大屯,皆友德公第三子之一脉也”。</p> <p class="ql-block">由大屯社区返回宣威,在客运北站乘长途客车到西泽乡。</p> <p class="ql-block">包车前往西泽乡迤毕村付家村组。</p> <p class="ql-block">找到村里的付(傅)加全宗亲。据加全宗亲所言,付家村的付姓人家与红石岩傅氏一脉,家谱在红石岩有藏。地图显示付家村到务德乡红石岩约55公里山路,看时间还行,决定前往。</p> <p class="ql-block">到了红石岩村。村里人说村长付照泽去昆明了,没在村里。</p> <p class="ql-block">找到宗亲付照龙和付照春。他们都在忙手头的活儿,也没有家谱。在村北发现墓地有墓碑,又见到村长付照泽的家人,在她家里见到与我在曲靖市图书馆看到的同为《曲靖傅氏族谱》(会泽卷)。墓碑碑文也清楚说明“由曲靖大树屯迁东川府而雨禄小米田,再迁…”。</p> <p class="ql-block">返回西泽乡,途径旅游小村戈平村。</p> <p class="ql-block">到西泽乡已经日落,本打算住在西泽,恰遇有急去宣威的一对祖孙,三人拼了一台车,返回宣威。</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 9月5日(五) 乘首发长途客车到位于普西乡的尼珠河大峡谷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关于尼珠河大峡谷景区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下午拼车返回宣威,在宣威乘5:46的火车到昆明(19:44)。住昆明 。</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 9月6日(六)在昆明,上午拜访宗亲傅鸿刚。老先生80岁,家族历史知识丰富,谦逊和蔼。他请我去他家里做客,叙谈家族故事,梳理家族枝系脉络,赠我一套他主持编写的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屯(竹园村)《傅氏家谱》。</span></p> <p class="ql-block">搜索昆明地图,发现“付家营”。抱一线希望,乘地铁到南部客运站,换乘87路公交车到达付家营路口(渡口)站。步行导航到“付家营村”,终点却是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道。千辛万苦多处打听,方知古村付家营已不存在,这里只是个地名。询问老者,有说原来的付家营人集中搬迁到“2号地块”。经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指点,找到这个“城中村”。</p> <p class="ql-block">在园区幸运地遇见一位老妇人,她老伴儿就是付姓,她将我送到村里德高望重的付祥老人的家里。付祥老人今年90岁,跟女儿女婿住在一起,他们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的访问。付祥老人的女儿、女婿也都65岁,交谈片刻,付祥老人的女儿付玉敏拨打了她兄弟付金洪的电话,付金洪又联系了他的弟弟付金勇。付金勇给我讲述了付家营的故事,回答了我所关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付家营位于昆明城边,原名绿豆村,明初有傅氏迁居于此,名“傅家沦”,后有明军驻军,改称“傅家营”,现为“金碧公园”。付家营付(傅)氏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颖国公傅友德三子傅天锡后裔。</span>明初<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天锡</span>从浙江杭州到云南、贵州<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父征战,后落户</span>昆明,明末由昆明城迁至官渡付家营。</p><p class="ql-block">我祖先傅金全公于明洪武十四年离开祖籍地浙江金华府义乌县,随傅友德军征滇,授左卫总旗,驻军昆明(具体位置未祥查,金马坊附近昆华医院的位置是明“右卫”)。</p> <p class="ql-block">原计划在昆明要去云南省档案馆、图书馆、市志办查《云南府志.武职》“傅文胜(金全祖长子)袭总旗,驻守曲靖”;《云南左卫武职选簿》(永乐四年档案)“总旗傅金全原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廿三都军籍”;《沾益傅氏族谱》(清光绪二十六年续修本)卷三.世系纪;《凤林傅氏宗谱》(光绪版.卷七.廿三里分派)。访问云南大学历史系《入滇明军原籍考》(2021)的基因谱系研究(傅金全的军籍注册地为浙江义乌)。因恰逢周六周日公休,且据经验觉得查找希望渺茫,想托付傅鸿刚又视其年事已高,作罢。</p><p class="ql-block">当日晚上乘坐南航<span style="font-size:18px;">CZ5364航班(</span>09-06 20:45至09-07 00:45)返回沈阳。</p> <p class="ql-block">此次寻根之旅受到傅文龙等云南宗亲的热情陪伴和鼎力支持,我深深体验到了暖暖的傅家亲情。虽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查证目标,但收获还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家谱!不仅是家族故事的传承,更是宗亲凝聚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傅鸿志 2005年9月8日 记于沈阳。</p>

宗亲

傅氏

曲靖

沾益

傅姓

宣威

文龙

大树

曲靖市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