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1年前(2004年)出版的书《知青风云录》,我今天才看到!这里面,采用了我16幅照片和一篇文章《忘不了,那山洼洼里的暗房》(310页)。《后记》四中写到,“…周确等同志作了许多具体工作。在此,特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该书像是1990年7月出版发行的《北大荒风云录》的“续集”,文章改按作者姓氏笔画编序。当年,我的40余幅照片及原底片,均被《中国经济新闻报》同行张宗培带走、使用。</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文字, 作者是马杰。</p> <p class="ql-block">此书,用我的第一张照片:1973年夏天,拍摄在黑龙江边巡逻的、我一师一团43连女子前哨班(兵团部典型)。走到最前面的是鹤岗知青王秀芹。</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压瓦》(123页),拍摄于一团砖瓦厂(西岗子)。</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拍摄于一团科研连。</p> <p class="ql-block">喂猪者是哈尔滨知青马家成,后调任一团六营38连任指导员;返城后,在一家企业驻上海办事处当主任。</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知青秦代娣,她在我山沟连队当小学老师。(1972年摄于一团六营38连)</p> <p class="ql-block">图中左起:纪耀华、刘秀荣、赵永华、杨寿海、杨寿亭,都是我下乡老连队的战友(<span style="font-size:18px;">赵永华、杨寿亭已故</span>)。</p> <p class="ql-block">春播前的拌种作业。</p> <p class="ql-block">科研连(小区):女知青用小镰刀收割小麦。</p> <p class="ql-block">发表在此册《风云录》、我的文章《忘不了,我那山洼洼里的暗房》。</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徐行洲(左、上海知青)跟老职工学习用钐刀打马草。返城后,徐曾在哈尔滨市政府任处长。</p> <p class="ql-block">书中,还刊有这样一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图中后排,左一:上海知青黄福珍…左四:陈龙筛。</p> <p class="ql-block">兵团一师一团宣传股办公室,右一是本人、中为李荣安(返城后,曾担任哈尔滨动里区政协主席,已故)……二人均为哈尔滨知青)。左为阮恩光(上海知青),返城后在北京一杂志社退休。</p> <p class="ql-block">北京知青付梅(左、后来被推荐上大学)、张玉英下连队送书。</p> <p class="ql-block">兵团一师一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服务连一空地上排演新节目。</p> <p class="ql-block">一团六营38连战士,军事训练结束后的小憩。</p> <p class="ql-block">《后记》中说:…周确等同志作了很多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