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窗:日本的天皇

大灰狼

<p class="ql-block">  日本天皇(にほんてんのう),是日本君主的称号。相传是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是神道教最高领袖,也是日本国家的象征。从神话传说中第一代神武天皇到德仁天皇一共126代。</p><p class="ql-block"> 公元608年,推古天皇在位时期,日本首次对外使用 “天皇”称号。之后天武天皇时期国内正式称谓“天皇”(音SumeraMikoto)并制度化。这之前,被称作“王”或“大王”。随着时间推移,日本进入摄关政治和幕府政治时期,天皇权力遭到削弱。明治维新改革,“天皇”(音Tennō)为《大日本帝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设置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天皇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随着日本走向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内受西方思想催生的左翼思想动摇了天皇神圣权威,明治政府开始塑造“国粹主义”“国家主义”,进而急速膨胀为“国家神道”,公元19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进而走向穷兵黩武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被迫改造为议会制君主国家,公元1946年11月3日公布的新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只履行若干礼仪性的国事职责,不得干预国政。</p><p class="ql-block"> 天皇统治时,即便其权力遭到削弱,但它在日本文化和传统中却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天皇制在日本国民心目中仍拥有较为正面的评价,是日本国家和人民信仰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根据现行《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主要职责为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p><p class="ql-block"> 饮食:古代天皇一般在早上5-6点起床,晚上10点左右睡觉。主要活动依次是:起床后洗手洗脸—洗澡—整理仪容(如齿黑)—洗刷双手—四方拜仪式—早餐(10点左右)—处理政务、学习(至下午5点左右)—晚餐(日本酒必备)—自由休息。</p><p class="ql-block"> 服饰:日本历史上,天皇服饰有严格的规定,明治时期天皇维新脱亚入欧废除衮冕,规定除即位礼紫宸殿之仪天皇穿黄栌染袍外,平时服饰被西洋式燕尾服取代。</p><p class="ql-block"> 居所:日本天皇有4名24小时待命的医生,5名负责侍奉他更衣的服务员,11名帮他准备日本国教神道教典礼的工作人员。日本天皇一家拥有一片约为252公顷的农场,为皇室提供新鲜的牛奶、肉类和蔬菜,农场维护每年需要近500万美元。</p><p class="ql-block"> 教育:二战前,天皇继承人在专门设置的“御用学问所”学习,由学者一对一地传授知识。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实行民主政治,皇室的孩子都在学习院接受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的教育。二战结束后,学习院变成了私立学校,也从社会上招生。皇室成员不搞特殊化,同样需要参加考试和运动会等各项活动。由于历史上日本天皇与英国皇室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所以皇室成员多会选择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去深造,曾经是皇太子的德仁就曾在牛津大学留学两年。</p><p class="ql-block"> 婚姻:日本皇室婚姻不是私事,而是“公事”。皇室成员在适婚的时候,由工作人员挑选几名符合条件的人选,然后给他们创造见面机会,双方同意并经过皇室会议批准后才能结婚。</p><p class="ql-block"> 姓名:日本天皇被日本国人当作“神”,因此,皇室成员没有姓,只有名。从第122代明治天皇开始,日本《皇子女降诞诸式》规定,皇子的名字含有“仁”字,如明治天皇睦仁,大正天皇嘉仁,昭和天皇裕仁,平成天皇明仁,当今皇太子德仁;皇女的名字含有“子”字,如曾有皇太子的妹妹叫清子,皇太子的女儿叫爱子。天皇的直系子孙诞生后,在正式命名之前先有宫号。如皇太子德仁可爱的小公主叫做敬宫爱子。天皇的男性子孙成年或者成婚后,除被立为皇太子者外,其他人均被封赐为宫家(和幼时获得的宫号不是一回事)。二战结束前,日本皇族有15个宫家。二战结束后,根据《皇室典范》,这15个宫家都被废除,降为平民。</p><p class="ql-block"> 权力权限:天皇的职务与权限皆基于宪法以及国民的总体意志来行使,天皇不被赋予任何政治权力:① 天皇所有决定都要在内阁制决议后,才能执行。② 褫夺并永久否定天皇的军事权限。③ 由首相统辖的内阁负责辅助天皇,防止天皇胡作非为。④ 所有皇室收入都归国库所有,天皇与皇室的各种支出由国库支付。</p> <p class="ql-block">  明治天皇(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名睦仁,幼名祐宫,是日本第122代天皇孝明天皇与中山庆子的次子,日本顺位继承制之下的第122代天皇。</p><p class="ql-block"> 1867年,明治天皇于2月13日正式登基,即位之初,领导推翻德川幕府的倒幕运动,从明治元年(1868年)至十九世纪末,明治天皇推行“万事一新”的维新改革,施行废藩置县、殖产兴业、警察制度、文明开化等改革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推动日本脱亚入欧,向近代化方向发展。但明治天皇在位后期推行军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政策,先后吞并琉球、侵略中国和朝鲜,又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最终吞并大韩帝国。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三分因尿毒症死亡,终年60岁,最终葬于日本京都市的伏见桃山陵。</p> <p class="ql-block">  年轻时的明治天皇。</p> <p class="ql-block">  明治天皇的皇后一条美子。在与明治天皇成婚之后,以唐太宗长孙皇后作为参照,涉足国政事务,设立新式女子学校,积极投身红十字会相关活动,并且确立坂本龙马为海军之神。同时,她创作有三万首和歌。是日本红十字会的创建者之一,在第一次中日战争期间,她所开展的慈善工作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肯定。</p><p class="ql-block"> 与明治天皇被作为祭祀对象,为此而修建了明治神宫,该神宫建成于1920年。1945年,明治神宫遭受空袭,致使主要建筑物均被焚毁。1958年,日本政府重建了如今的明治神宫。现今,这里成为东京市内六所著名大学的棒球场地以及专业棒球比赛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  1890年的明治天皇。</p> <p class="ql-block">  明治的皇后一条美子。</p> <p class="ql-block">  明治天皇阅兵。</p> <p class="ql-block">  明治天皇葬礼。</p> <p class="ql-block">  老年的明治天皇。</p> <p class="ql-block">  明治神宫内拜殿。</p> <p class="ql-block">  明治天皇的陵墓伏见桃山陵建成于大正元年(1912年),位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桃山町小城山,外表形状为上圈下坟丘,后日本宫内厅专门刻有“明治天皇伏见桃山陵”的陵印,由桃山陵墓监区事务所保管陵印。</p> <p class="ql-block">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字俊辅,号春亩,出生于日本长州藩(今山口县),大和族人。</p><p class="ql-block"> 四次出任日本首相(第1、5、7、10任),总任期七年,是明治九元老之一,官至从一位公爵。</p><p class="ql-block">‌ 核心成就‌:主导制定《明治宪法》,创立内阁制度与立宪政友会,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p><p class="ql-block"> 历史影响与争议</p><p class="ql-block"> 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和推动日俄战争(1904-1905年),使日本成为东亚强国。</p><p class="ql-block"> 1905年任首任韩国统监,通过《第三次日韩协约》将朝鲜变为保护国,但反对立即合并朝鲜。</p><p class="ql-block"> 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义士安重根连开三枪刺杀,因内脏大出血身亡。</p><p class="ql-block">‌ 历史定位‌:其一生贯穿日本近代化进程,政策深刻影响东亚格局,死后日本政府为其举行国葬。</p> <p class="ql-block">  大正元年(1912年),明治天皇逝世,大正天皇即位。支持同年发生的护宪运动,保守派内阁下台,推动了日本政党议会的出现;大正3年(1914年)加入了协约国并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日本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在他主政期间,日本跻身世界列强四大国,成为国际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心。同时在大正时期,日本出现了一股强势的人文主义思潮,民主风气、人文思潮盛行,使得民主主义的思潮发展,哲学、文学出现了较大发展。大正天皇于1926年12月25日上午1时25分,因肺炎引发的心脏麻痹抢救无效,于神奈川县叶山町叶山御所驾崩,享年四十七岁,死后葬于多摩陵(位于今东京都八王子市长房町,后来扩大为武藏陵区)。</p><p class="ql-block"> 大正天皇由于其身体原因,加之在位期间天灾不断,日本的史学家们对其的评价分为同情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两种,中国日报网也评价其为“不幸的大正”。作家樱雪丸评价大正天皇是个文艺青年,爱好写诗作词,一生中光是和歌汉诗就写了一千三百多首,而且质量也很高,后世专家普遍认为这人的文学造诣在历代所有天皇中都属最上乘的那一溜。</p><p class="ql-block"> 婚姻:明治33年(1900年)5月10日,大正天皇迎娶了九条道孝公爵四女——九条节子(即后来的贞明皇后)为皇太子妃,婚后而二人感情很好,九条节子打破一般惯例,亲自在大正天皇身边照料,后二人还生下了四个儿子,即裕仁、秩父宫雍仁亲王、高松宫宣仁亲王、三笠宫崇仁亲王。</p><p class="ql-block"> 大正天皇与贵族之女九条节子(即贞明皇后)完婚后,二人感情十分融洽。在大正天皇继承皇位后,便下令实行“一夫一妻制”,这也开创了日本天皇一夫一妻的先河,自此日本从皇室到贵族到平民,全部实行一夫一妻。</p> <p class="ql-block">  大正天皇大正天皇登基肖像,摄于1912年。</p> <p class="ql-block">  皇后九条节子。</p> <p class="ql-block">  大正天皇与太子裕仁亲王和次子雍仁亲王,1904年</p> <p class="ql-block">  大正天皇前往帝国国会开幕式,1917年。</p> <p class="ql-block">  大正天皇的入葬仪式。</p> <p class="ql-block">  安葬大正天皇的多摩陵。</p> <p class="ql-block"> 战犯裕仁,即昭和天皇,又称裕仁(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称号迪宫。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执政长达63年。</p><p class="ql-block"> 昭和天皇生于明治34年(1901年)4月29日,自幼便被灌输了尚武精神和专制独裁思想。明治45年(1912年),11岁的裕仁被封为太子,并被授予了陆海军少尉的军衔。昭和元年(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嘉仁逝世,裕仁登上皇位,成为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对内进行新君主制与新国家主义的改革,极力削弱党派内阁制,对外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包括“满洲事变”、侵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二战期间,昭和天皇大肆征战侵略,给中国人民及其他被日本入侵的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昭和20年(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败后的昭和天皇并未遭到清算问罪,而是继续统治日本国民。对内,昭和天皇先后组建了东久内阁和币原内阁,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巡视活动。对外,昭和天皇开展频繁的“皇室外交”。昭和天皇晚年痴迷于生物学研究,并以“裕仁”的个人名义发表了几篇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论文。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因患十二指肠癌于东京病亡,终年88岁。1月8日,昭和天皇的长子明仁继位,年号“平成”。</p><p class="ql-block"> 美国历史学家哈尔伯特·比格斯在他的著作《裕仁传》中认为,昭和天皇并非宪法意义上的君王,而是一国所有权力机关的管理者,他应该对那些二战中的滔天罪行负主要责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昭和天皇与香淳皇后。</p> <p class="ql-block">  欢迎溥仪的阅兵式。</p> <p class="ql-block">  昭和天皇作为帝国总司令部的首脑出席会议,显然,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裕仁负有不可推卸的决策责任!</p> <p class="ql-block">  裕仁亲王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p> <p class="ql-block">  穿着乔治五世赠送的军服的昭和天皇。</p> <p class="ql-block">  裕仁颁布的投降书。</p> <p class="ql-block">  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日本民众跪地痛哭。</p> <p class="ql-block">  昭和天皇的葬礼。</p> <p class="ql-block">  昭和天皇的葬礼。</p> <p class="ql-block">  昭和天皇的葬礼。</p> <p class="ql-block">  武藏野陵,裕仁的安葬地。</p> <p class="ql-block">  东京审判。</p> <p class="ql-block">  在东京审判前,东条英机预感不好,开枪自杀未遂。</p> <p class="ql-block">  裕仁在位时的大战犯时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发动侵华战争,犯下滔天罪行,后被盟军判处绞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