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入川始祖邓锡璋:清康熙时期宿学者儒秀才,私塾先生。乾隆18年带领五儿等七人入川定居成都,白莲池为始祖邓锡璋创建之祠堂。在第三代就考上两个恩赐进士、之后陆续考上十余个贡生、三十多个举人和一百多个儒学者秀才和众多国学生。我家是邓鹏南进士第六代长子长孙之裔孙,也出了几位优秀者人才。</p> <p class="ql-block">祖上邓鹏南:大清同治十三年恩赐进士,与长兄邓鹏远恩赐进士共同建立“双堰塘”祠堂,大门两侧皇家专为这邓氏双进士竖起十四米高的双斗石桅杆,以表彰双进士书香世家荣耀之楷模。</p> <p class="ql-block">祖上邓鹏远、邓鹏南清代双进士“双堰塘”祠堂。</p> <p class="ql-block">双堰塘祠堂挂着二品大员黄云鹄对邓鹏南进士一生概括总结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祖宗邓鹏南之长子长孙六代是:邓群英、邓泰熙、邓兆卜、邓自立、邓先桥、邓啟义。到了我这代就是第七代,我儿这代是第八代,孙这辈就是第九代了。</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邓氏家族先辈们在邓氏双堰塘双斗桅杆大门前留影的老照片,我爷邓先桥在该照片里第二排中间穿中山服,胸前戴着国民党徽章那位。民国时期,我爷邓先桥:1879年生,安靖古开元寺侧出生(安靖镇土地村),字心之,城县中毕业(现在的七中),西南政法学堂毕业(现在的四川大学),曾任职过民国二十九军第一书记,成都府第一厅厅长、副市长,成都地检局局长等职务。郫县安靖乡原来自古时叫太平庄,我爷觉得不雅,便改名为安靖乡,意思是高尚的文人雅士生活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该老照片是我父亲和母亲。我父亲邓啟义:1922年出生于安靖双堰塘,卒于1996年4月,老民主同盟盟员。民国时期初中毕业于城县中(现在的七中)、高中毕业于民国时期树德(现在的九中)、毕业于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又毕业于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机械系,民国时期双本科学历(本科学历在当时的民国时期是最高学历)。白莲池宗祠为其打金章挂金牌,主持表彰仪式的是省主席邓锡侯将军,为此表彰奖励后来者。父亲在民国时期任职于重庆121兵工厂高级工程师;解放后任职于成都工业学院教授,1956年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十余年的教书育人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工委受予父亲邓啟义八八奖章。</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工科委的荣誉证章</p> <p class="ql-block">我与夫人在邓氏双进士双堰塘双斗桅杆下留影纪念,该双斗桅杆是国家保护文物遗址。</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中元节,纪念祖先们的优秀传统,以及教育下辈们弘扬家族文化精神,并且写此文献给我们的先辈们。祝福,追思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