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如果要在“在家”和“出发”中做选择,</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如果条件允许的话,</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可能更喜欢出发,岁月静好的呆在家很好,但是悠悠地在路上,也很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小时经常坐火车,和妈妈一起去探亲,看望军营中的爸爸,那时的我,除了见到爸爸的快乐之处,对于探亲感悟不深,但是却喜欢上了长长的火车,呜呜地鸣笛声,从一个隧道出来又钻进一个隧道,从高高的桥上开过,脚下是湍急的河流,穿过种着小麦、小米或是高粱玉米的美丽的田野,在</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黄土高原</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沟壑纵横的塬、梁、峁间穿越,在一个个城市乡村间穿梭,耳边听到的是充满黄土味的或是其他味儿的不同的口音,然后自己坐在位置上却神奇地到达。或许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上了出发,喜欢上了一张窄窄的火车票(那时候的),喜欢上了新奇的旅程和充满未知的到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年轻时人在旅途,大部分时间是步履匆匆,从一个车站到另一个车站。 我认为按照既定的时间和路线来回,只能叫出差,大约有十五年的时间,我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到过不少地方,但却不能出去看看那里的街道民居和风土人情,真是“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心里总是遗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后来的我,工作性质有所不同,一旦有机会出差,我都尽量争取早去一两天或晚回一两天,不到处匆忙地打卡,只沉浸式地去我最想去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现在有了时间上的自由,我国疆域辽阔,东临碧波万顷的大海;南有椰风海韵、热带雨林;西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连绵雪山,冰川融水滋养大河之源,草原与戈壁交错,苍凉雄浑;北揽苍茫林海雪原和呼伦贝尔草原,骏马奔腾,极光照耀,冬夏皆成画卷;中原则沃野千里,河洛交汇,稻麦轮作,古今文脉在此绵延;更有江南水乡乌蓬船摇橹的的伊呀,粉墙黛瓦、纤陌纵横的婀娜;五岳擎天,镇守华夏,长江黄河,哺育中华;五岳作骨,江河为脉,风物各异,共同织就华夏多彩壮美的山河长卷。</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祖国大好河山如此壮美,当然想去旅游,去体验“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的极致美景带来的震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更希望的旅行,是避开人山人海的旅游胜地,选择一个心仪的城市,或许只是一个五线小城,不要豪华的星级酒店,选一个连锁的便捷酒店或是当地街巷中的民宿,干净安全就好,住下来。早起去当地热闹的菜市场转转,那里藏着一个城市一方水土的美食密码,到当地人开的早餐店吃地道的当地的早餐和小吃,感受当地的烟火气,然后和当地的大叔大妈们一起去当地的公园遛弯儿,在当地人气最旺的老街道逛逛,走走江河上的大桥小桥,谒访当地香火旺盛的寺庙或是历史悠久的特色教堂,沉浸式参观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和民俗文化,走进美术馆或艺术馆欣赏字画艺术展假装高雅,这些当然不可能在一个上午完成。中餐一定要早点去最具当地特色的餐馆占座,品尝别的酒店或餐馆没有的菜式,或许它是藏在九弯十八弄的排档,但是他的大众评分最高,人气最旺,免得排队会劝退我的食欲。美美的午餐后,回到住处,喝杯茶美美地睡个午觉,然后精神饱满地醒来。在晚高峰前出门,看到城市真实的一面,车水马龙和众多年轻的面孔出现,这就是城市的活力所在。晚餐可以简单一点儿,到小吃店吃碗馄饨面条啥的,夜幕初降,华灯初上后,遛弯儿的、遛娃遛狗的、打球的、跑步的,逛街购物的人潮,就是这个城市轻松下来的模样。如是这样住了几天之后,我几乎能用简单的方言点餐问好,了解当地的饮食偏好,甚至当地人的脾气和气质,喜欢再小住几日,或者出发向下一站向往的地方,去</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真实体验不同地方人的真实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于我,真正的旅行就是这样,在一个心仪的地方,像原著民一样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文字记下这里的民俗风情,用镜头去记录这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就是以后可以回忆的宝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旅游,我所欲也,旅行,亦我所欲也,两者如可得兼,人生旅途最美满也!</b></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抽的不是烟,抽的是苦闷,忧国家主权沦丧、社会畸型、人民多是看客和奴隶,是觉醒者的独孤......</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p><p class="ql-block">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p><p class="ql-block">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上不知道是张生还是梁山伯,反正是一个俊俏的相公</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花墙谁能不爱</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迎亲秀</p> <p class="ql-block">渔翁摇着小船,几只渔鹰扇动着翅膀跃跃欲试</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自由骑行,穿过茶场,远处是茂密的竹海</p> <p class="ql-block">嘉兴水乡,是“江南”二字最柔软的注脚——水网比街巷多、橹声比车声密,连时间都被桥洞下的流水拉得悠长。它不像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着的”千年日常。</p> <p class="ql-block">其实,乌镇、西塘、月河、南北湖……每一片水巷都在等你说一句</p><p class="ql-block">——“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慢下来。”</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北方,长大在南方,多年没有见过麦子了,更没有见过大片金黄的麦田。5月份的江都,5点多天已大亮,爱睡懒觉的我,早早起来,打车去看昨日匆匆经过看见的麦田,在麦香里沉醉,看风吹麦浪。回去不耽误一天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瞧,我穿着工作服呢</p> <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在江都</p> <p class="ql-block">邵伯船闸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是京杭大运河苏北段最古老、最繁忙的梯级控制枢纽,被誉为“中国船闸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邵伯船闸把东晋古埭、宋式双闸、民国老闸和 21 世纪智能三线闸四代叠加在 300 米岸线上,一边吞吐万吨级船队,一边向世人展示“千年运河、流动文化”的活态史诗。</p> <p class="ql-block">乘飞机天气最好的一次,飞机在白云中穿行,还看到了耶稣光。</p> <p class="ql-block">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恰似此时辽宁长山岛的风光啊!</p> <p class="ql-block">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湛江的金沙滩,风起云涌,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尽情地玩耍</p> <p class="ql-block">踏浪而行</p> <p class="ql-block">还可以把自己装进椰子里</p> <p class="ql-block">雷州曲街的建筑特色,可用一句话概括:“岭南骑楼的骨架,南洋风情的衣裳,雷州本土的灵魂。”它不是单一样式的“古董”,而是一段 300 年层层叠压的“活体年轮”:宋代的街廓、明清的砖木、民国的钢筋混凝土、南洋的巴洛克浮雕,全被台风、红土与商贸反复调和,最终形成一种只在雷州半岛才看得到的“雷州南洋式”骑楼。</p> <p class="ql-block">如今,曲街不再只是“游客拍照背景板”:一层骑楼底重新摆回竹椅、小方桌,老人泡雷州功夫茶,小孩在“铜钱孔”下跳房子,骑楼终于又“住”回了本地人。</p> <p class="ql-block">曲街上多是骑车来往的人们,雷州街上也是二轮车的庞大队伍</p> <p class="ql-block">雷州西湖,古称“罗湖”,因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轼、苏辙兄弟贬谪途中在此泛舟,雷州人慕其学,易名“西湖”,沿用至今。湖址位于雷州古城西北角,占地约9万㎡,虽仅杭州西湖的1/70,却浓缩了“岭南宋韵”与“雷州风情”的双重底色,可概括为“一湖聚十贤,三步见宋迹”。</p> <p class="ql-block">在栈道上玩滑板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健康阳光干净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街边好多芒果树,这个树上结的是菠萝蜜哦</p> <p class="ql-block">这个开红花的树太吸引我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叫火焰树呀,它的花火红火红,差不多有巴掌大,它自己给花瓣镶上了好看的金边</p> <p class="ql-block">鸡蛋花,真像煮熟了的鸡蛋做的花。</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这样有年代感的楼房和球场上活跃的年轻人让人有一种穿越感</p> <p class="ql-block">雷州陈瑸的故乡附城镇南田村——他的故居、墓地、纪念馆和廉政教育基地“清端园”都集中在这座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村。农闲时节,村里老人们在紫藤花下席地而坐,打牌娱乐。</p> <p class="ql-block">乌石渔港位于雷州半岛西海岸中段的乌石镇,三面环海、背靠房参岭,是北部湾东岸的国家级中心渔港。</p> <p class="ql-block">打渔归来的渔船</p> <p class="ql-block">渔民们戴着岭南风情的草帽</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天蓝蓝,水蓝蓝,远处的海平线将天和海分割。</p> <p class="ql-block">这些地方都是工作之余去的呀,打车来回,虽时间短暂,但是我想看的风景。记忆会模糊,照片依然清晰,今天有兴捡拾旧时光,若干年后再看,我去过这些地方,照片中的我依然年轻自带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