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所谓大气下陷的现代医学解释及中西医治疗

一袖云

<p class="ql-block">  大气下陷是中西医结合领域一个经典且重要的课题。张锡纯所论的“大气下陷”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之一,在现代医学中虽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病名,但其症状和病理可以很好地用现代医学知识来理解和解释。</p><p class="ql-block"> 下面从现代医学解释、中医治疗和现代医学治疗三个方面详细阐述。</p><p class="ql-block">一、张锡纯“大气下陷”理论核心</p><p class="ql-block"> 首先,简要回顾一下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何为大气:他认为“大气”即《内经》中所言的“宗气”,积聚于胸中(膻中穴),包裹并支撑着整个肺和心脏。它主管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支撑五脏六腑正常位置的根本动力。核心功能是“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p><p class="ql-block">· 为何下陷: 劳倦、久病、气虚过度、误治(如过用发散或攻下药物)等原因,导致大气亏虚,无法固守于胸中,从而向下沉降。</p><p class="ql-block">· 主要表现: 张锡纯概括为“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典型症状包括:</p><p class="ql-block"> · 呼吸系统: 气短、喘促(但非实证之喘,吸氧觉舒)、胸闷。</p><p class="ql-block"> · 循环系统: 心悸、怔忡、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p><p class="ql-block"> · 全身机能: 全身乏力、懒言、头晕、昏厥。</p><p class="ql-block"> · 脏腑位置: 感觉腹部、肛门下坠,甚至出现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p><p class="ql-block">二、现代医学解释(对应性疾病和病理生理)</p><p class="ql-block"> “大气下陷”是一个功能性的中医证候,在现代医学中,它主要对应的是以心肺功能衰竭为核心,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脏器支撑组织松弛的一系列病理状态。</p><p class="ql-block"> 1. 心功能不全 /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p><p class="ql-block"> · 解释: 这是最核心的对应。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无法有效向全身输送血液和氧气,导致活动后(甚至静息时)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心悸。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垫高枕头),这与“大气下陷”的“努力呼吸”非常相似。脉沉微可直接对应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偏低或休克状态。</p><p class="ql-block">2. 呼吸功能衰竭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等:</p><p class="ql-block"> · 解释: 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持续性气短、喘息、呼吸费力。这与“大气”主司呼吸的功能失职高度吻合。</p><p class="ql-block">3. 低血压、休克 (特别是心源性休克):</p><p class="ql-block"> · 解释: “大气”下陷,无力推动血行,导致血压下降,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由卧、坐位突然站立时头晕、眼黑),完美体现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和“下陷”的特点。休克状态下的“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更是危重表现。</p><p class="ql-block">4. 多脏器下垂 (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p><p class="ql-block"> · 解释: 现代医学认为这与腹肌无力、韧带松弛、消瘦等因素有关。中医则归结为“中气下陷”,而张锡纯将“中气”概念扩大为“大气”,认为大气是全身之气的总纲,大气一下陷,中气必然随之而下,导致脏器下垂。</p><p class="ql-block">5. 重症肌无力 (尤其是延髓肌型和全身型):</p><p class="ql-block"> · 解释: 这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导致肌肉易疲劳无力。当累及呼吸肌(膈肌、肋间肌)时,会出现极度气短、呼吸困难、说话无力;累及全身肌肉则导致严重乏力。这与“大气下陷”的“胸中大气陷落,不能鼓动肺脏以行呼吸”、“全身精气失司”的描述惊人地一致。张锡纯的升陷汤在现代常被用于辅助治疗此病。</p><p class="ql-block">6.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Dysautonomia):</p><p class="ql-block"> · 解释: 自主神经负责调节心率、血压、呼吸等不受意识控制的功能。其紊乱可导致无法解释的心慌、气短、头晕、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等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这与“大气下陷”的许多临床表现重叠。</p><p class="ql-block">总结来说,“大气下陷”的现代医学本质可以理解为:以心肺功能为核心的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动力衰竭,并由此引发全身组织灌注不足和缺氧的病理状态。</p><p class="ql-block">三、中西医治疗</p><p class="ql-block">(一)中医治疗(以张锡纯之法为核心)</p><p class="ql-block">治则: 升举大气、补益元气。</p><p class="ql-block">主方: 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p><p class="ql-block">· 组成: 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p><p class="ql-block">· 方解:</p><p class="ql-block"> · 生黄芪: 为君药,量大功专,既善补气又善升气,直接补充并提升下陷之大气。</p><p class="ql-block"> · 知母: 性凉润,可制约黄芪之温燥,防止补而生热。</p><p class="ql-block"> · 柴胡、升麻: 为臣药,均为升提之要药,引黄芪之力上行,以升举下陷之气。</p><p class="ql-block"> · 桔梗: 为药中之舟楫,载药上行,直达胸中(病所)。</p><p class="ql-block">· 临证加减:</p><p class="ql-block"> · 气分虚极者,加人参、山茱萸以防气脱。</p><p class="ql-block"> · 阳虚肢冷者,加桂枝、干姜。</p><p class="ql-block"> · 兼有瘀血者,加三七、丹参。</p><p class="ql-block"> · 发展为全身脏器下垂(如脱肛),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升陷汤更侧重于胸中大气的陷落,补中益气汤更侧重于脾胃中气的下陷)。</p><p class="ql-block">(二)现代医学治疗</p><p class="ql-block"> 现代医学治疗必须基于明确的诊断。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首先应进行详细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测试、胸片、血压监测等),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p><p class="ql-block">1. 针对心力衰竭:</p><p class="ql-block"> · 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p><p class="ql-block"> ·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p><p class="ql-block"> · 严重者可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p><p class="ql-block">2. 针对呼吸衰竭:</p><p class="ql-block"> · 氧疗(最重要基础治疗)。</p><p class="ql-block"> ·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缓解气道痉挛和炎症(适用于COPD、哮喘等)。</p><p class="ql-block"> · 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p><p class="ql-block">3. 针对低血压和休克:</p><p class="ql-block"> · 补充血容量(输液)。</p><p class="ql-block"> ·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提升血压。</p><p class="ql-block"> · 治疗引起休克的原发病。</p><p class="ql-block">4. 针对重症肌无力:</p><p class="ql-block"> · 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改善症状。</p><p class="ql-block"> ·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抑制自身免疫反应。</p><p class="ql-block"> · 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p><p class="ql-block">5. 针对脏器下垂:</p><p class="ql-block"> · 主要依靠加强营养、锻炼腹肌(如仰卧起坐)。</p><p class="ql-block"> · 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腹带托扶或手术治疗。</p><p class="ql-block">四,总结与展望:</p><p class="ql-block"> 中医大气下陷的 现代医学核心病机是胸中大气虚陷,无法撑持脏腑、司呼吸、行气血 心肺功能衰竭,导致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p><p class="ql-block"> 诊断思路及 辨证论治:基于“气短、脉弱、坠胀”等证候群 ;辨病论治,基于影像学、生化指标等寻找病原性疾病。</p><p class="ql-block"> 西医 治疗优势 :整体调节,改善功能状态,擅长治疗慢性、功能性、轻中度病变 靶点明确,急救能力强,擅长治疗急性、器质性、重症疾病。</p><p class="ql-block"> 中西医结合治疗:例如,在西医规范治疗心衰的基础上,辅以升陷汤加减,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气短、乏力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实现“标本兼治”。</p><p class="ql-block"> 重要提示: 如果出现类似“大气下陷”的严重症状(如严重气短、晕厥),务必首先寻求现代医学的诊断,排除急性、危重的心脏或肺部疾病。在明确诊断且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再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考虑中医药的辅助治疗和调理,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