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每次来到我家,都会禁不住走到阳台前望望对面的远山。</p><p class="ql-block">“闺女,你来看,你来看!山顶顶上有树的那座山就是柳林沟那山。哎呀!一看见这山,就想起了当年你妈和我走那山的情景了。”父亲眯着眼睛伸长胳膊指着那远山,叙述着过去。</p><p class="ql-block">父母是高小同学,后又一同上了平定师范,母亲读的是速成班,就读一年,父亲读三年。1960年,母亲毕业后就分配到柳林教书,一直到64年正月才调到石匣,只教了半年,就又调回柳林当了妇联主任,那时正是全国农业学大寨时期,每天下乡调查劳动,母亲从小就患哮喘病,一年多又调到石匣当老师了。</p><p class="ql-block">1963年8月14日,父亲开会时遇到那里的校长,他答应把母亲安全送回来,父亲也没再多考虑这件事。母亲性格刚强,特别不想麻烦别人,身孕在身已经八九个月了,写信给父亲,没收到,又托人捎信。父亲知道后,马上找村里最好的毛驴去接母亲。其实村里最好的毛驴,也很小很弱。</p><p class="ql-block">“哎呀,你可不知道里呀,刚赶着那小毛驴出了南门外,到了西长义那河滩,驴的四个蹄蹄就都陷进污泥里拔不出来了,哎呀!真是倒霉死了。”父亲双手不时拍着腿,表情很丰富地讲述着。</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爬过那山,又走了很长的路才看见,你妈被人送过来了,骑着的毛驴,个头比我赶的大好几倍,可那时我和你娘都不想再麻烦他们了,就把你妈从那只驴身上倒腾下来。唉!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就骑着那驴,不要倒腾该多好!那驴身上驮着你娘在学校的全部家当,还有临走时乡亲们送的吃的。我把东西都驮在这小驴身上,刚东西就已经堆成山了,你娘再坐上去,就好像在山顶顶上,驴几乎就看不见了。”</p><p class="ql-block">“唉!还没走多远,驴看见玉茭地了,就想去吃玉茭杆,我还没反应过来,你娘和驴就一起滚倒在地里头。本来你娘就嫌没去接她就生气,这下,唉!回来家肚子疼,三天后就生了你哥。把你哥哥奶出去,五十六天,你娘就上班了。我们去赵家村他奶娘家看你哥,我把他抱在我肚上骑着,我睡一觉醒来,他还是那样没动。唉!都怪我那时太实心眼了,你哥哥的病成了你妈永远的牵挂,到老都惦记着。”</p><p class="ql-block">母亲当年骑毛驴被摔坏的事,其实父亲讲了一辈子,我们都听出老茧了,但每次父亲讲起,都很内疚自责。</p><p class="ql-block">“闺女,你看,那山可远了啊!每次你娘走,我都要送过她这山,到山下看看你哥,我往回返,你娘继续走,还有好几座山,分开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我真想像不出你娘一个人是怎样走到学校的。有次回来,一块钱在商店给你哥买了个塑料公鸡,我还非要让她退了。那时真是穷和苦啊!”父亲说时,紧紧站在窗口,深邃的眼睛久久凝望着远山……</p><p class="ql-block">楼对面的远山,记录了父母心酸,痛苦和无奈,也深深烙下了父亲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和歉疚。母亲走了,留下了远山,成了父亲永恒的思念和酸甜苦辣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2017 3 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