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勃勃生机(广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921829</p>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简称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人口约1.2亿,国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非盟总部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设在其首都,是金砖国家、非洲联盟、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组织成员。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一个没被殖民的国家。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font></b></h1> 雨中手机拍摄的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944年,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乔治王街,馆舍包含两座建筑分别承担常设展与临时展功能 。该馆以展示320万年前直立行走的"露西"化石复制品闻名 ,馆藏涵盖古人类学化石、阿克苏姆时期金银币及民族学实物等 。<br><br> 博物馆接待柜台后面墙上展示的是现埃塞俄比亚的总统和总理。左边是总统塔耶·阿茨克-塞拉西·阿姆德,右边是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执政党主席。 此张照片为了拍全“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iopia”而显得构图不合理,其实是为了证明我切实来过这里,必须保留此照。这是因为,全球四大博物馆我都去过,但人类起源的历史和文物,只有处在东非大裂谷的此博物馆才能真正感受到。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的确,从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到200万年前古人类物种仅在非洲被发现,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这些早期古人类在数个非洲国家都有发现,其中埃塞俄比亚拥有最丰富且最完整的记录。然而,其他国家的早期古人类同样重要,它们与埃塞俄比亚的化石一起共同促进了人类进化历程的整体理解。此图标注了埃塞俄比亚以外发现的古人类物种。 300万年非洲象的祖先,这是没有下颚骨部分的头骨,这头大象身高大约4米。 左边是320-326万年前之间的雌性狒狒头骨化石;右边是274-253万年前之间雄性“狮尾狒狒”的头骨化石。 300万年前河马祖先的下颚骨 图解利用放射性元素测定文物的原理 <p class="ql-block">“露西(Lucy)”骨骼化石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南方古猿阿法种的古人类化石的代称。这是一具完整性40%的女性骨架,生前才20多岁,根据其骨盆推算生过孩子,脑容量为400毫升。当时,人类脑容量的平均值为300毫升-500毫升,男性比女性略高一些。现代人类的脑容量平均值为1300~1500毫升。据考证,“露西”生活的年代是320万年前,因此被认为属于第一批直立行走的人类,是所知人类的最早祖先。露西骨骼化石“露西(Lucy)”骨骼化石的亮相,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非洲联合馆进行意义非凡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露西的发现,是世界古生物学的里程碑,她甚至被认为是“人类之母”,直到今天她仍是我们最著名的祖先。她是一位高1.10米的女性,结合了现代人类与黑猩猩的特征。虽然她的大脑体积小,但是她的四肢和盆骨说明她有双足,既可以直立行走还会爬树。在她被发现3年后,这种新的原始人种被命名为阿法南方古猿,并赢得世界声誉。</p> <p class="ql-block">这是330万年前古猿阿法尔种3岁小女孩的复原像,和露西是同种,但比露西早15万年。</p> 公元二世纪末的铜合金油灯。这油灯体现了埃萨俄比亚与南阿拉伯之间的持续联系。铜塑展现的是狩猎羚羊的场景。 公元前9-6世纪的神龛,边框的大脚山羊显示了和阿拉伯世界的联系。 说明神龛中的雕像象征着当时信奉的“上帝”。 <p class="ql-block">神龛的这个侧面有法老的图案,也体现了和埃及的联系。</p> 这些石刻都是一些古代的铭文,极具考古价值。 非洲之角地图,标有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该地区首次提供驯养动物的证据。<div>比如绵羊、山羊和猪在公元前8500年就被驯养;马是公元前3500年;水牛、骆驼、和驴也是在公元前3500年就被人类驯服。</div> 此图显示了公元前第一个千年左右提供最早驯化植物的证据。<div>例如:大米与黑麦在非洲于公元前2000年被驯化;咖啡在公元前500年被驯化;土豆在南美;大米在中国于公元前6500年已经被人工种植,小米的起源也在中国(应该是赤峰地区)。<br><div><br></div></div> 这些石头上大约有50幅牛雕,牛雕乳房非常发达,可能是强调牛奶的重要性。这些是石刻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完成的。 250万年前南方古猿garhi(惊奇种)的化石。 全世界的科学家相继来此研究人类起源,有的还设置了常设机构。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旅 途 中</font></b></h1> 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旅行的车队,清一色的丰田陆巡,三人一辆车,好爽! <p class="ql-block">好风景都在路上,一点不假。</p> 树上的长方形的黑匣子是养蜜蜂的蜂巢 偶遇羊群挡路 这羊太多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p class="ql-block">经常看到路边树上有这样的鸟巢</p> 路旁高大的白蚁巢 <p class="ql-block">白蚁巢所以能建这么高,是因为巢芯往往是一颗枯树。</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图尔米住了两晚,酒店设施虽一般,但觉得就住在大自然之中,田野的气息让我倍感温馨。</p> 这是酒店的接待中心,两天在此聊天、吃饭、喝啤酒过的很惬意。 埃塞俄比亚“阿尔巴门奇机场”,这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机场,从这里坐飞机去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首都亚的斯亚贝巴</font></b></h1> <p class="ql-block">本来有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市区游览,不幸的是到达亚的斯亚贝巴时天色已晚,加上高峰堵车和下雨,只得将步行游览变成车游。图中画面是十字广场。</p> 在旅行车运行中,隔着车窗拍了几张照片。 意大利占领军历史上曾在亚的斯亚贝巴城内展开了疯狂的烧杀抢掠,导致近3万名手无寸铁的埃塞俄比亚平民惨遭杀害。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政府在亚的斯亚贝巴建立了这座Yekatiti 12纪念碑,以永远铭记亚的斯亚贝巴大屠杀的惨痛历史。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统一全国并建立亚的斯亚贝巴为首都后,意大利于1890年入侵埃塞俄比亚,企图将其变为"保护国" 。1895年战争全面爆发,孟尼利克二世集结全国军民抵抗,最终在1896年3月的阿杜瓦战役中歼灭意大利军队主力,迫使意大利签署《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 。<div>每年3月2日 是阿杜瓦大捷纪念日,也是法定节日。图中纪念碑就是为纪念阿杜瓦大捷而建。<br></div> 亚的斯亚贝巴的一座清真寺 离开埃塞俄比亚的前夜,痛快地吃了一顿晚餐。那几种肉食构成的拼盘味道极佳,另外酒水任意,当地导游还请我喝了威士忌。 晚餐时有歌舞表演,当晚第二次住进有一千多个房间的非洲最大的酒店。 离开埃塞俄比亚前在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前留影 在此感谢埃塞俄比亚的地接王导提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