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祭祀

明朝牵马人

文/解向军 <p class="ql-block"><b>2025年解家村中元节祭祀始祖解进公暨首届解氏宗祠理事会召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尊敬的各位理事,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b></p><p class="ql-block"><b>今天参加祭祀活动的是向宗祠捐资的全体人员,包括远道谒帝关而来的宗亲解国荣先生。同时,我们还邀请了解家村德高望重的解高楼、解水昌老先生。</b></p> <p class="ql-block"><b>今天中元节,祭祀我们的始祖解进公,他老人家虽距我们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但进公的名字至今仍流传在海内外本族后裔中。</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们兄弟四人达、德、进、财,从山西稷山县到万泉县,又从今万荣县北牛池村各奔南北,唯解进西渡黄河,初落脚在韩城县北原的鸭北头村东南方位的老村庄数年,该老村遗址上今只有明朝解经傅将军墓塔标志尚存。后迁移至井头坡,就是我们今天的解家村。</b><b>今天我们来参加祭祀的后人已是二十一世、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世人为代表,同时,也是来庆祝断续百年的解氏宗祠恢复中的首期工程峻工。</b></p> <p class="ql-block"><b>从今天开始,恢复解氏宗祠工程进入第二期土木建设阶段。我们推举解德平、解荣涛、解俊杰、解武平、解建学等五位优秀后裔,为第二期恢复宗祠土木负责领导小组成员,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解氏宗祠的面貌基本复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解家村历史上八百年,历经千难万险,坎坎坷坷,大起大落,唯独落下一则民间谚语:山潘庄、野带村,文人出在解家村。这句话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付出而获得,我们要下决心恢复宗祠,让后代知道我们的先贤是干什么的?对国家有什么贡献?虚心学习,修德立志,踏着前人的足迹,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向着灿烂文明的明天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各位理事的热情积极地支持下,解氏宗祠经过三年来的共同努力,第一期恢复工程,即硬件设施布局基本完成。这个成绩首先要归功于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恢复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全体理事主动捐款、自觉热情和无私奉献、诚心诚意地努力下完成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希望各位理事动员身边的捐资力量,为第二期恢复工程积畜基础。</b><b>土木工程,主要是恢复一座仿古式门房建筑,我们奔着勤俭节约的方针,筹措资金,就地取材,用本家之工匠,献高超的工艺,为我们宗祠建一座特别新颖的古代式大门。墙体最好用老砖砌成,大门要木制,门坎要仿古,五格台阶式,需要我们的年青人用心做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次,献殿内的下部一米高,用新砖包装古碑和墓志铬,也就是把村里所能看到的神位请进来,安置到祠堂,希望大家支持,争取主动将现存的古时候的碑石全部安向神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家人们,恢复宗祠的大任落到我们的肩上了,我们村每家每户的人都有责任,不能袖手旁观,以为与自己无关的人是不明智。</b>祖宗是大家的祖宗,先贤是我们每个族人的荣耀。我们的子孙将来如何发展,祖先中的先贤就是榜样,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让子孙有榜样可学,否则就对不住下一代人,说严重一点就是犯罪。</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5年中元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