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6日的晨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绵延的老龙山上。8点30分,绵阳市跑步运动协会与游仙区跑步运动协会的志愿者们已聚集在山脚下。15个年轻的大学生,脸上洋溢着朝气,背着背包,手持垃圾袋和夹子,准备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之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间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山路蜿蜒,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有几声鸟鸣打破宁静,提醒路边的鲜花为我们致敬。我们一行人,像是一条绿色的溪流,缓缓流淌在山林之间。脚步虽不急促,却坚定有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们,低头弯腰,细心捡拾着路边的塑料袋、烟蒂、纸屑。他们的动作轻快而有序,仿佛不是在劳作,而是在进行一种仪式,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回馈。有时,他们会相互示意,分享捡到的“奇珍异宝”,笑声在山谷间回荡,清脆如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山林真好,咱们得让它一直这样美下去。”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说着,手里的夹子又夹起一个塑料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途,我们也不忘向偶尔遇到的登山者和村民宣传环境保护和森林防灭火的重要性。话语不多,却真诚。那些人们往往点头称是,有的甚至主动加入我们的行列,捡起脚下的垃圾。这便是公益事业的力量吧,如石子投入静水,涟漪扩散,影响无声却深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庄的核桃树下遇见一个5年级的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核桃,她慷慨的赠送了我一枚新鲜采摘的嫩核桃,我回赠了她一颗德芙巧克力,我用石块砸开核桃,白嫩的核桃,格外香甜可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公里的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阳光逐渐变得强烈,汗水湿透了衣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到疲倦,只有满足和喜悦。手中的红色垃圾袋渐渐鼓胀起来,而山路却变得干净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体坐上了50路乡村公交车。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志愿者们脸上反弹出青春的张力。窗外的田野和村庄缓缓后退,仿佛也在向我们挥手告别。公交车师傅也为我们的激情所感染,他的表达就是,所有人的车费减半。他问我们,下一次什么时候再来,这样的假公济私他愿意再来一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的早晨,这样的活动,不仅清洁了一片山林,更净化了参与者的心灵。在大学里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尤其是这样有意义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12点,公交车缓缓停靠在志愿者服务点的站台,我们下了车,相视而笑。那一刻,无需多言,彼此眼中都已写满了下次再会的约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公益之心亦永不止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得不赞👍加油,小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