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图片一</p><p><br></p> <p>图片二</p><p><br></p> <p>图片三</p><p><br></p> <p>图片四</p><p><br></p> <p><br></p><p>又临中元节,回不去老家的日子里,更加思念故乡故人。以前我总到小区外的一座旧石桥为仙人送纸钱,今年不同,小区物管处尊重国人习俗,特意在出口一隅安放了两个燃香大铁炉,且这里外围都是绿色植物,水泥地面又很宽敞,因此,刚到初一,这里就有人来送纸钱。滇人的说法是:“送钱要趁早,最迟是初十四晚上,否则十五鬼门关闭了,钱也送不到了。” </p><p><br></p><p>我也入乡随俗赶在十四日晚上六点半,择一块空地用白粉笔划了个大圆圈,燃起熊熊火焰,我虔诚的念叨着心里话,一切随顺,直到灰烬才放心离开。当我沿斜坡向家的方向走时,再次回头看那些地面上一堆堆纸灰、正燃着香火的送钱人们的红脸膛,我心想:此刻仙界的亡灵应该都收到了吧!</p><p><br></p><p>当我转头望向西边,高天布满红云,在红云中夹着乌云,红与黑对比,高级肃穆感十足!这景色简直像舞台布景啊!美得让我不忍眨眼,可惜身边没带手机,真是遗憾,假如这时碰到熟人,我会借用手机迅速拍下这美妙的画面。而此刻我只能站在这里欣赏着眼前风景不愿移步。看着看着,色调越来越减弱了,整个天色渐沉。想想时间不早了,极阴之日晚上不宜久留外面,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回到单元门口的,抖了抖衣服上的灰尘,跺了跺双脚才上楼回家。一进家门,拿起手机就转向高阳台,哇噻!月亮开始探头了,我刚要拍却又被乌云藏了起来,一不留神又露出一点光亮刚要拍,须臾间又被乌云半遮半掩着,我调好光线,双眼期待着月亮再次光顾。可月亮只是“偶尔露峥嵘”于是,我连那渐变的过程也不忍错过。时间就好比一个调色版。秒秒间都在演化着,聚又散、密又疏、红又紫,紫又藏蓝。</p><p><br></p><p>大概两分钟左右,月亮又露了出来,而这次它已不是半遮半掩,是一张近乎满月的图象啊!周围的夜空云影虚虚实实,形态各异,甚至有的云影很耐人寻味。 这夜晚天空的景象真是难描难画!目之所及都呈惊人的天象,我连拍数张,月亮又不见了。完全藏在了深色的天空里。当我再次看手机相册时,连连叫好,一张张点彩派的画面效果!随即编辑此篇,以做留念。</p><p><br></p><p>我想:明日十五中元节的夜空会更让人惊奇吧!期待!!</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