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庆市是巴渝文化发祥地,有三千余年建城史,自古被称为“天生重庆”。</p> <p class="ql-block">重庆市简称“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和超大城市,人口约3200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是中欧班列首发城市,是世界温泉之都、中国火锅之都。</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8日</p><p class="ql-block">重庆打卡第七站:解放碑</p><p class="ql-block">解放牌它是我国唯一一座纪念抗战胜利的国家纪功碑。<span style="font-size:18px;">解放碑一共有3个名字,它分别代表了3段不同的历史。</span>1937年11月20日,重庆作为陪都,从此开始遭受到日本长达6年10个月的大轰炸,碑所在的位置当年被炸出最大的坑,足足有8米深,为了鼓舞士气,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的精神,就在这个大坑上面,建起了一座精神堡垒,它的第一个名字叫做精神堡垒,有7丈7尺高,寓意着七七事变,用来激励当时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决心和勇气。人们为了防止它被日军轰炸,还将它的外表涂成了黑色,但不幸的是,在大轰炸之下,它还是被炸毁了,被炸毁之后,重庆人民就在它原址上竖了一根旗杆来代替它,象征着重庆人民是炸不垮摧不毁的。</p> <p class="ql-block">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决定在精神堡垒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高27.5米的抗战胜利纪功碑。到了1949年重庆解放,当时刘伯承元帅亲笔题词,将抗战胜利纪念碑重新命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解放碑至今仍然是国内范围唯一一座纪念全中国人民解放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改名前的抗战胜利纪功碑。当时碑上刻有对抗战胜利有功的一些名人志士的名字,而在它的碑底下,则藏有当时缴获的战利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庆打卡第八站:鹅岭公园—瞰胜楼</p><p class="ql-block">鹅岭公园由石绳桥、艺卉园、瞰胜楼等多余处景观组成,是晚清重庆富商李龢阳为他父亲李耀庭修建的私人花园,1958年,正式命名为鹅岭公园,并向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重点是登顶瞰胜楼。瞰胜楼的前身是两江亭,于1984年投资改建而成,海拔380米,楼高41.50米,为七层塔式建筑,可层层观景。登临瞰胜楼,可俯视层层叠叠的公路盘旋而上,极目环视奔流不息的长江、嘉陵江尽收眼底,同时更是观赏富有立体感的山城,是饱览山城风光和观赏山城的绝佳之处。拾级而上,使人顿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在楼之底层入口处的两侧门柱上,悬挂着涵盖重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274字长联《题重庆鹅岭瞰胜楼联》,更加增添了此楼之文化内涵和观赏魅力。</p> <p class="ql-block">重庆打卡第九站:十八梯</p><p class="ql-block">重庆市市级历史地名十八梯,位于渝中区东南部,南纪门街道辖区内。南起厚池街,北至较场口,总长274米,宽5米,为块石梯坎路面。因此处石级较多,依地势分为十八级台阶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老重庆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往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是市井气息和山地城市风貌的重要展示地。现已重新修建并沿路建成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为全国非遗旅游街区。</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体现了老山城,真重庆,潮渝州,展现重庆八百年历史文化生活全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景点是一个不收门票且人气很旺的一个景点,商业味很浓,但是走过十八梯的石坎,仿佛走到了老重庆曾经的街道,是体验重庆味道不可缺少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侵华日军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6年10个月的战略轰炸。国民政府依托重庆主城依山而建的地形地貌,修建大量防空洞,保护百姓安全。防空洞作为山城人民不屈抗战的见证,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当历史洗尽铅华,走进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探访防空洞里的重庆记忆,寻找那份必胜信念的精神密码。</p> <p class="ql-block">重庆是一座"站立着的城市",是江、山、城的完美结合。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出防空洞这种智慧的防卫空间。日本侵略者炸不断山城的血脉与根筋,更炸不垮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面对日机轰炸的重庆市民,愈炸愈强,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实际行动,在苦难中崛起,在涅槃中新生!</p> <p class="ql-block">1947年10月10日竣工的"抗战胜利纪功碑"。</p> <p class="ql-block">重庆打卡第十站:山城巷</p><p class="ql-block">重庆市市级历史地名山城巷,位于渝中区南部偏东,跨南纪门街道、七星岗街道,长440米,宽3-4米,水泥板、石板路相间。东南连中兴路,西北接领事巷,地势西北高,东南,巷道弯曲,临此可眺望长江。该巷原名天灯街,1968年更名为反帝巷。1972年,因此路为依山而建、沿崖而上的街巷梯道,具有山城典型特色而改名山城巷,地名沿用至今。现已建成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是市级旅游休闲街区。</p> <p class="ql-block">重庆的特色打卡点大部分在渝中区。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区",有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的人文底蕴,汇集了巴渝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文化传承,解放碑、山城巷等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热门网红景点。</p> <p class="ql-block">山城巷是重庆唯一一条以"山城"命名的街巷,南宋时期山城巷所在区域就已纳入重庆母城范围,从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山城巷由高级住宅区到外国人聚集的开埠领馆区再到市民聚居的邻里社区,1900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坡上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由此得名天灯巷,1972年更名山城巷。</p><p class="ql-block">整个山城巷占地面积2.38公顷,北至重庆于休所,南至南区路,东接中兴路,西至石板坡立交,房屋面积约2万方,依山而筑,沿崖而上。2015年山城巷被划定为重庆市31个重点传统风貌区之一,也是渝中区下半城"母城"历史文化风稳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内有法国仁爱堂、体心堂42号民居等4处文物建筑,厚庐、原金马寺小学教学楼等3处历史建筑,山城巷马蹄街、雪家坡街、体心堂街等4条传统街巷,以及古城墙、陡崖、梯坎等丰富的历史环境资源。承载了明清、开埠、抗战时期的历史印迹,体现了巴渝文化、开埠文化和抗战文化,是山城院街多元生活场景的见证,是重庆陡崖筑城建筑特色的典范。2018年起重庆永宏智造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作为"城市更新"践行者,将山城巷作为延续城市记忆的载体:采用保护性修缮的方式,不仅保留了80%原有建筑,更保留下山城巷的原住民。目前投资约达1.2亿元,原本近70%C, D 级危旧房的山城巷从一片废弃的棚户区华丽蜕变,如今的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保留了老重庆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生活,开创了独特山城人文旅居社区,并以历史文化为主线,打造特殊文旅场景,构建"有底蕴、有文化、有温度、有活力、可持续"的全新山城人文旅居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4月对重庆人来说是最好的气候,不冷不热,对于我们从春城昆明到重庆的人来说,30多度的温度实在是有点受不了。在山城巷逛着逛着就看到一家《辉生堂华》茶馆,规模还很大,有几十个桌子,可以容纳一二百人,就进去乘凉喝茶,这是我喝过最舒服的茶,不是因为茶好喝,而是这环境、这地方、还有摆龙门阵的滑稽演员笑谈世间酸甜苦辣,手里再拿一把扇子,喝着这个山城茶它就不是一般茶,品茶、看戏、解乏、解渴,增加了旅游的快感!</p> <p class="ql-block">山城巷最著名的景点是悬崖栈道,栈道紧贴悬崖,左一边是吊脚楼,一边是长江,傍晚时分可观赏夕阳与江面金色景观。 栈道保留了木质栈道栅栏,地面为石板路,吊脚楼融合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多为咖啡馆和菜馆。 </p> <p class="ql-block">重庆打卡第十一站:朝天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重庆朝天门是两江交汇的标志性地点,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江景。这里不仅是观赏两江美景的绝佳位置,也是感受重庆历史文化的窗口。“朝天门”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在朝天门广场,可以看到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和朝天门大桥,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一边是长江的景观,另一边是嘉陵江的景观,可以看到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两股水流碰撞的景象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从朝天门眺望江对面的钟楼广场,广场旁沿江建盖的圆弧形拱门的建筑现在正在招商,空楼可以随便上下,在拱门朝朝天门方向照来福士美人照效果超级漂亮。</p> <p class="ql-block">朝天门是重庆的符号,是重庆的门户,是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点,是重庆人的骄傲,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展现了现代的活力。朝天门的来福士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横躺着的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