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德性《中元节有感》,附:中元相关文献

山河里客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眼儿媚·中元夜有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兰性德〔清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兰作此词时卢氏刚亡故不久,又正值祭祀之日,近年陪伴之人,恍然竟成吊唁之人,怎能不泪零。伤怀处,亲手用金泥抄写金字经,即佛经,一遍一遍,虔诚写那经文,絮絮地祈求,唯愿来生,还能与其再续今生之缘,再结连理。要知自妻子卢氏亡故以后,纳兰对佛学的研究愈加痴迷。也难怪,困于情伤,痛于生死,自会萌生了净化、自慰之心。痴情无奈,苦困相思,只能反复苦写不停,企盼那来世之缘,精诚所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两个典故,取自佛家之说,深刻了心意实诚,让人感动不已。莲花漏是古时计时器之一,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纳兰诚心的祈望,正似这漏滴点点,掷地有声的不是他的清泪,而是深情款款。杨枝水喻指的则是能使万物复苏的甘露。《晋书》中流传下的典故说,石勒之子石斌暴病而终,石勒请来的高僧用杨枝蘸水滴在他儿子身上,这甘露竟真的使石斌生还。这里表达的是深切的愿望,即便是死生之遥,痴心不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欲说还休,对那佛堂之中的神明诉说:要知道我诚心供奉,伤痛之至,浮在秋水上的荷灯,自能证明我的痴情我的诚挚。——言语之中,好似有万千愁绪,不被理解,只能观景寻找依托之物。想象那场景,渺小的荷灯浮于苍茫的秋水上,微光寂寥,正似纳兰心中,此时百感交集,踌躇万千。这相思,这离愁,这回忆,又有何用,故人不再,天上人间,何似当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一句,更是让人悲恸万分。“不管”一词,读来备感西风无情。“一池萍水,几点荷灯”,又甚是孤寂。又让人想到“萍水相逢”,“萍”是水上漂浮不定的浮萍。看秋水为那一池“萍水”,纳兰又暗比自己是无根之萍,只得飘荡于这无边的惆怅中。爱人已故,自己惟似漂泊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词围绕着中元节特有的习俗落笔,只在词的末尾摹景,用西风的无情反衬出自己悼念亡妻的深情,使自己所抒发的悲痛之情更加厚重深浓。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各个时期中元节相关文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北朝时期大臣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专门记载节令时俗的文集。其中记载: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初文学家欧阳询的《芸文类聚·卷四》中曾这样描述“中元 ”的来历 :“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薄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为上元,即天官为勾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 ;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唐代后,《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的“三元斋 ”中,曾这样写道:七月十五日是地官的中元节。《册府元龟·帝王部》记载了唐玄宗在开元22年(734年)曾向臣民下达“今后,每年1月、7月、10月三元前后,即13日至15日期间不得杀生”的命令。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林旧事》元初,周密著: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缎、面棋,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为之罢市焉。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条记载 :“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灯燃,沿街唱 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莹,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元节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祭祖作为中元节的重要活动,是维系血缘宗亲的纽带,是实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孝文化的重要方式。孝文化作为中元节重要的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教育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