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丹麦

阿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魅力,并不是因为每天喝咖啡离不了丹麦曲奇,而是因为一直不能忘打小和哥本哈根的因缘。</p><p class="ql-block">不是以前来过,而是早有神交。</p><p class="ql-block">具体留待篇尾揭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餐特意吃了丹麦酥。(不是丹麦曲奇。)那是折了角的千层饼,模样像包着果酱的襁褓。全世界的自助西餐上都能吃到它,之前只知道好吃,却不知道它叫丹麦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麦在北欧南端,与瑞典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一早哥德堡出发,上午十一点半到达瑞典的赫尔新堡。从那里连车一起上滚装船,用二十分钟渡过只有十五公里宽的厄勒海峡,落地丹麦的赫尔辛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瓦妇通过小二十年努力,从后备箱CEO做起,那时候已经在我家扛大梁。敝人七十岁以后的行走,无论之前自驾藏区险地,今年跟团南北极,敝人都不过是邓小平长征——“跟着走”的一个角色。瓦妇总是把案头做得足足地,地名背得卡卡地。</p><p class="ql-block">敝人一向忽视事物的名字,侧重事物的实质。那时候在渡轮上遥望丹麦,当然陷入了地名混乱,弄不清巴掌大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赫尔新什么。</p><p class="ql-block">瓦妇看我烦恼,不禁娓娓道来——瑞典这边是赫尔新堡。丹麦那边是赫尔辛格。芬兰首都才是赫尔辛基。赫尔辛格现在又称克伦堡,因为《哈姆雷特》它又被叫作埃尔西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船上即见埃尔西诺城堡。据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p><p class="ql-block">要知道英国的事是怎么发生在丹麦的,需要恶补历史。</p><p class="ql-block">翻视频,证明那些来龙去脉团导在行车时都讲过,但是哪里记得住。回来还得再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丹麦王国曾经十分强盛与庞大。瑞典、挪威、冰岛都曾经部分地属于它。现在,它仍旧对法罗群岛、格陵兰岛拥有主权。</p><p class="ql-block">在丹麦的海盗时期,除了北欧,它还占有过英格兰全境。</p><p class="ql-block">因此丹麦的国旗引领着北欧各国。那时候发现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冰岛的国旗是孪生五兄弟,长得一模一样,只是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却不知道丹麦是他们的爹。</p><p class="ql-block">丹麦本土主要是日德兰半岛和诸多零碎岛屿,总共不过四万多平方千米。格陵兰却有二百多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现在是八万因纽特人在岛上自治。</p><p class="ql-block">那情形使人感觉怪怪的。想起老鼠拖木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船后直奔哥本哈根。</p><p class="ql-block">丹麦的国歌名字叫《有一处好地方》。窃以为此言不虚。</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纂齐了古老与神奇、艺术与现代。</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曾被选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获得过“欧洲文化之都”、“全世界最幸福的城市”的美誉。丹麦全国重要的食品、造船、机械、电子等工业大多集中在这里,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都在此召开。</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既是传统的贸易和船运中心,又是新兴制造业城市。全国三分之一的工厂建在大哥本哈根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说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但是那时候在丹麦没看到有风车,在瑞典那边倒是看到了一些。</p><p class="ql-block">丹麦的田野里倒是晒着大片的太阳能板。这个和瑞典一样。说明北欧的南部并不受极夜影响,光照充足。</p><p class="ql-block">另一个细节,他们的公路旁但凡有住宅,都设有隔音墙。这个我们也有,但是数量上不如他们多,质量上不如他们先进。他们的隔音墙都是带楞的立体吸音结构,一看就真隔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游览俄罗斯莫斯科新圣女公墓、阿根廷布宜雷科莱塔国家公墓时都写过:人要成熟——读书走路,参观公墓。</p><p class="ql-block">此行没有公墓项目,但是瑞典挪威行车路上窗外常常掠过有墓地。哥德堡来丹麦的路上也少不了这景致。</p><p class="ql-block">墓园如花园。树影婆娑,鲜花盛开。与活人为邻,有教堂相伴。一排排墓碑,各式各样,精雕细刻。</p><p class="ql-block">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死。</p><p class="ql-block">倚在车窗上冥想——生而为人,不必权贵。活能享受,死有皈依。灵魂不灭,死去活来。量子纠缠,阴阳无阻,甚至可以在那墓园的月亮下上演一黜人鬼情未了。</p><p class="ql-block">不亦说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近城区,见证了何谓“自行车之城”。据说哥本哈根洋洋六百万人口,人均拥有自行车一点三辆。马路上设有自行车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红绿灯。</p><p class="ql-block">低碳生活,健身环保双赢。值得赞佩,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彼时骑行者数量极多速度极快。俊男靓女如闪电,耄耋老人乱摇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城后直奔中式小餐厅,品尝丹麦脆皮猪。套餐,搭配炸薯条之类。猪皮炸得很脆很香,但是十分地炼牙口。</p><p class="ql-block">饭后开游。小美人鱼、神农喷泉、外观阿美琳堡宫、远眺国家歌剧院走下来之后,盼来了新港运河自由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麦的旅游,主打安徒生。</p><p class="ql-block">安徒生童话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深刻影响了全世界几代人。“丑小鸭”,“皇帝的新衣”等等已经作为成语渗透进许多国家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能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窃以为少不了安老师的功劳。</p><p class="ql-block">小美人鱼雕塑享誉世界,那背后明显是安老师的《海的女儿》在使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运河街20号曾经是安徒生的住所。据说他是在那里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童话。</p><p class="ql-block">那是一间半地下室,低矮窄仄。现在那里是一间小店,卖些与安徒生及其童话有关系的纪念品。里面安置有安徒生的一尊电动坐像,游客可以随意与之互动合影。店主在他脚下放了个讨钱的小箱子,使他脸上一直凝固着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哥本哈根情有独钟,却是因为独属个人的三个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画的时期,罕见地临摹过别人的作品,那正是一幅新港写生。那时候就曾经因它激动,想世界竟然有那么神话的地方,能焕发那么神奇的色彩。其实那时候并不在意它在什么地方,常和威尼斯的黄金水道混为一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弄音乐的时期,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给过敝人以灵感。曾经想过用那题目写组曲。后来被人捷足先登,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当然,别人不写,我也未必写成。那时候年轻,热得快,凉得也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徒生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p><p class="ql-block">在哥本哈根新港的路边,和瓦妇坐进当地人里品尝嘉士伯啤酒。迷离之时,醉眼看瓦妇,回想和伊仙境险境若干年,面临生死进退抉择之时,包括这次出来,敢与旅行团力争,坚持参加冰岛徒步项目,靠的却不过是一句名言——能,是因为相信能。</p><p class="ql-block">那是哥本哈根大学的校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