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好人”刘抗美的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信颂雷锋》</b></p> <p class="ql-block"> 从2023年至今,全国老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委员王延业组织开展“信颂雷锋”活动,其中冷宽中将、当代“雷锋”庄仕华少将等220多人参与致信。从工人到干部,从士兵到将军、从学生到教师、从孩提到老人,提笔写信,抒发情怀,弘扬雷锋精神。</p><p class="ql-block"> 本篇选自“中国好人”刘抗美的信及事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信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 寄信人刘抗美,1952年8月出生,辽宁沈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曾在吉林省电信传输局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室工作,2003年退休后回到沈阳。现为辽宁老年人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曾荣获“东北三省电信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感动沈阳人物暨沈阳市道德模范”“辽宁省助残先进个人”“辽宁省最美老党员”等称号,2018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文明家庭”。</p><p class="ql-block"> 刘抗美出生在军人家庭,家庭的熏陶和自己的历练造就了她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性格,更让她保留了一颗悲悯之心。</p><p class="ql-block"> 2005年母亲节那天,刘抗美在《辽沈晚报》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多个儿童寻找妈妈的报道。这瞬间触碰到了她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孩子们对于母爱的渴望。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立即赶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签下了助养协议。第一个助养的孩子是一个右手残疾并豁唇的3岁男孩月月。月月见到刘抗美就抱住她的腿喊:“妈妈,带我回家!”“那一刻让我心里一颤,我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孩子对母爱的渴望!”每次回忆那一幕,刘抗美的眼圈都会再度湿润。从那时起,53岁的刘抗美再次成为了“带娃妈妈”。</p><p class="ql-block"> “我带每个孩子都去过他们遗失的地点,并尽可能地记录下当时的情景。有的孩子准备去国外生活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的领养父母带上几本记录生活的相册,希望孩子们长大能记得自己生在中国。”刘抗美是细心的,她对孩子们的爱,不仅仅止于照料。</p><p class="ql-block"> 20年来,刘抗美先后助养了12名孤残儿童,花费近20万元,共写下了2000余篇成长日记,拍下了10余万张照片。她和丈夫把每一个助养的孩子都视如己出,竭尽所能地弥补他们在生理、心理以及情感方面的缺失。她为孩子们买玩具、买衣服,带他们旅游、为他们治病,给他们买从未吃过的好吃的。然而刘抗美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衣服,身上穿的裤子还是20多年前购买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每一次别离对刘抗美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每次孩子有了更好的归宿,刘抗美就不得不抽身离去,再去寻找下一个助养的孩子。第一个助养的月月在刘抗美家里生活两年半之后,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飞机起飞那天,刘抗美一个人偷偷打车赶到机场,躲在大厅的大柱子后边,不敢跟孩子拥抱告别。“我只能偷偷地流泪,那份难以割舍的心情,真是难以承受。”</p><p class="ql-block"> 后来,每一次助养的孩子被爱心人士收养,刘抗美都要默默承受这样的别离之痛。亮亮是刘抗美助养的孩子中唯一和她还有联系的,她们在2017年年初还见过一次面。当时亮亮的养父母要收养一个广州儿童福利院的小孩,带着亮亮一同回到了中国。再次见到亮亮的时候,她已经不会说中文了,但她还是飞跑过来,抱着老两口喊着“妈妈”“爸爸”,三人哭作一团。</p><p class="ql-block"> “2018年后,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结束了助养模式,不能再接孤残孩子回家了,但刘大姐还是坚持每年都带上捐助的爱心物品去儿童福利院陪孩子们欢度六一儿童节。”沈阳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冯继红说,“她对孩子们的爱充满真情,她的言行充满正能量,令我们敬佩。”</p><p class="ql-block"> 2017感动沈阳人物颁奖典礼上,对刘抗美的致敬辞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展开羽翼,为残疾孤儿撑起最美的天空。你隐起身形,默默祝福远去的骨肉亲情。两千篇日记,十万张照片,记录了你无私的母爱。这份爱,就像离别时的泪水,流出来的只有两行,但心里面,却藏着一片重洋。”</p><p class="ql-block"> 对于孩子们,她是慈母,对于孤寡老人,她是出了名的孝女。</p><p class="ql-block"> 刘抗美退休后一直在辽宁老年人大学上课,并成为辽宁老年人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辽宁老年人大学学员部部长高凌说,多年来,刘抗美带领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经常出现在敬老院,为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给他们包饺子、理发、量血压、表演节目。</p><p class="ql-block"> 除了定期到敬老院服务外,刘抗美还多次组织大家为敬老院捐款捐物。她总是尽力多捐一些、多做一些。她说:“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 此外,刘抗美还组织志愿者多次去抗美援朝老英雄家里探望,为他们捐款购买生活必需品,聆听他们的战斗经历,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她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老英雄们的敬意和关怀。</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刘抗美获得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最美五老”荣誉称号。面对各种荣誉,刘抗美笑着说:“我只是做点平凡小事。作为母亲,我只想用自己的真情,弥补孩子们缺失的母爱。作为党员,我只想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为党旗增辉!”</p> <p class="ql-block"> 王延业同志:您好!</p><p class="ql-block"> 非常高兴得以相识。我们是同年出生,您比我大两个月,我称您为老大哥吧!我们和雷锋同属龙,这也是缘分吧!我把雷锋的“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努力践行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德,真正把雷锋精神植入心底,传递正能量。我默默地用行動告訴人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是花架子,需要真情、付出和恒久的堅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都己成了古稀老人。但弘扬雷锋精神,是我们终身的追求,传播社会正能量,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好人!祝您生活愉快!</p><p class="ql-block"> 刘抗美2025年8月30日</p> <p class="ql-block">2022年清明节,刘抗美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黄继光烈士墓前献花祭拜。</p> <p class="ql-block">2023年,刘抗美(左4)带领志愿者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孙德山。</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左)经常带领辽宁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到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左2)参加沈阳市妇联2023沈阳家庭文化节</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参加党史主题宣讲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带着助养孩子到新疆旅游</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到沈阳客运站开展志愿活动</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夫妻带助养的女孩小沐沐去旅旅游</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夫妻与助养的女孩小沐沐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夫妻与助养的女孩小沐沐做游戏</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救助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沈阳敬老院向刘抗美和志愿队赠送锦旗。</p> <p class="ql-block">刘抗美经常翻看她助养孤儿的相册。</p> <p class="ql-block">作者:全国老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委员王延业</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盘锦辽河救援队队长赵玉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