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中元寄哀思 灯下念故人‌

梦菡

<p class="ql-block">故人化星影婆娑,燃灯一梦照星河 </p><p class="ql-block">旧衫犹带慈母线,未忍翻箱泪已先</p><p class="ql-block">阴阳相隔无通路,纸灰化蝶寄云端</p><p class="ql-block">若许星河能传语,唯愿清风代问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该名最初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p><p class="ql-block"> 中元节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演变,中元节既有本土儒道的文化、宗教渊源,同时也融合了佛教的相关内容,并在长期的民间传播中,最终演变成一个以悼念、追思、祭祀、救度逝去亲人为主要内容,融合三教的民俗节日。</p><p class="ql-block"> 基于传统节日而言,祭祖作为中元节的重要活动,是维系血缘宗亲的纽带,是实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孝文化的重要方式。孝文化作为中元节重要的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教育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