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听到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大约是在疫情时期,它缠绵的曲调迎合了疫情状态下人们心理上的茫然和无助,又给人带来一种追寻未来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首歌于2020年5月8日单曲发行,由王琪独立完成词曲创作并担任原唱,它以凄美的爱情故事为背景,通过草原牧羊人与养蜂女的情感纠葛,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共鸣,成为近年来华语乐坛的热流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又出现了与之对应的歌曲《那拉提的养蜂女》,首次听到此歌是在抖音平台上,无意间刷到几位大学女生在宿舍里的演唱视频,娓娓讲述了养蜂女的人生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便有了一种远赴北疆的冲动,想看看祖国西北边疆的大美,想看看一望无尽的戈壁沙漠,想看看绵延不绝的雪山草地,更想看看养蜂女生活过的那拉提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独有偶,今年的夏天终于有了远赴新疆的机会,圆了我久违的大西北旅行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5A级旅游风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总面积1848平方公里。那拉提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三面环山,以巩乃斯河上游及楚鲁特北坡的山地构成一个呈东西窄带状的高山草原,平均海拔1800米。景区内动物种类丰富,有盘羊、金雕、大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植被非常丰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自古以来就是新疆著名的牧场,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北边境的咽喉要塞。这里曾先后经历了塞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人文化时期。景区内的草原部落还原了2000多年前的乌孙部落,乌孙金顶大帐被称为“西北第一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区拥有河谷草原、空中草原、盘龙谷、沃尔塔交塔等多条精美旅游线路,有天界台、塔吾萨尼、游牧人家、蛟龙出海等二十多处知名景点。其中,天界台是河谷草原与高山草原的“分水岭”,塔吾萨尼哈萨克语意为“美丽的山沟”,可看到一山四景的美丽画面。游牧人家是空中草原的终点站,也是通往天神台的起点,蛟龙出海是盘龙谷的一处山顶坡地,视野开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居住着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称的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如赛马、叼羊、姑娘追等传统体育项目,以及独特的哈萨克毡房营造技术等,被称为集中反映和展现哈萨克族传统生活习惯的“露天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景区,也成了众多游客来新疆旅游必须赶往的打卡地。我的感受是,那拉提的美,不在于某一处景色让你能沉醉其中,而是那拉提的所有风景会让你的心融化在这里,所有的美好与心灵能够相通契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的养蜂女,既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也是一个蕴含着凄美爱情故事的文化符号,同时还是一首歌曲的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所在的新源县有丰富的蜜源植物,具备良好的养蜂条件,当地有众多养蜂人,其中不乏养蜂女。所以,王棋在《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里所描述的养蜂女,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传说中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据说有一位来自四川的养蜂女,在丈夫离世后带着两个孩子和几十箱蜜蜂来到可可托海,受到当地蜂农的排挤,这时,一个年轻的哈萨克族牧羊人保护了他们母子三人,两人也因此互生情愫。但由于养蜂女比牧羊人年龄大,民族信仰也不同,她不愿拖累牧羊人,便在一个夜晚带着孩子,牵着骆驼驮着蜂箱悄悄离开可可托海,来到了那拉提草原,还托人告诉牧羊人自己已嫁人,两个有情人终是未能再次重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歌曲《那拉提的养蜂女》于2020年12月17日发行,以养蜂女和牧羊人的爱情故事为蓝本,旋律悠扬,歌词深情,传递出了两人之间爱而不得的遗憾。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让那拉提的养蜂女这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和《那拉提的养蜂女》这两首歌曲,遥相呼应,串联起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其实这个世界很大,每一个地方都有与之呼应的传说故事,牧羊人和养蜂女的传奇经历让那拉提这块土地显得更有吸引力,沟起了人们心理上意欲探往的冲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时分从库车出发,大约走了六百多公里的路程,终于在晚上赶到了那拉提。虽经几番周折,最后还是从黄牛手里搞到了次日的车辆进山票,虽然多掏了钱但没耽误时间,我们还是挺满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拉提的美丽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它的壮美和秀丽,只有在亲临现场之后,才能用心灵去领悟到它真正的神韵。曲折的山路,连绵的草地,奔跑的马蹄,潺潺的水流,坐在柔软的草地上,欣赏着大自然的风光,那份舒适与惬意是无与伦比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山腰处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养蜂女巨幅雕像,她安静的坐在那里,眼睛望着远方的世界,我知道,她一定是在想念着梦中的哈萨克族小伙子,她一定幻想着有一天心上人骑着白龙马来到她的身边,她一定是在期待着美好的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拉提待的两天时间里,总觉得时光是如此的匆匆,还没有仔细体味这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貌,就不得不启程奔赴下一处风景。新疆旅游归来后,我先后提笔写了六篇游记散文,唯独没有定位那拉提,不是不想写,而是不知如何下笔,才能勾画出它的美丽轮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慢慢流逝,如今已是初秋时。在秋风秋雨的洗刷下,灰色的天空茫茫无垠,裸露的皮肤感受到了丝丝凉薄,不禁想起了初临那拉提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有些故事已成了淡淡的回忆,有些故事却是心中永远的记忆。人生梦一场,欢喜也罢,忧郁也罢,转过身就成了昨日的故事,唯有眼前的朴素烟火,才是现实版的真正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原创文章,感谢分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作者简介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屈胜辉,笔名华山剑,陕西蒲城人,渭南市作协会员。善用粗嫩笔墨,描述人间烟火,发表三百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多见于《华山文学》《南粤作家》《渭南日报·黄河周末》等平台,《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