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西葡行 Day2️⃣1️⃣ ‍~塞哥维亚的罗马水渠与女王故事 ‍06/15/2025

可妮视角

<p class="ql-block">Segovia是今天的重头戏,第一时间就进入这次旅行的list,原因1️⃣二千年屹立不倒的罗马水渠;2️⃣伊莎贝拉女王自行发布登基宣言自己给自己加冕的小城,书上写道:<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斐迪南是塞哥维亚加冕礼的一周之后才收到信,得知妻子独立登上了王位不禁暴跳如雷,“我从未听说过,竟然有女人篡夺男性的特权”,他立刻跳上马背,奔向塞哥维亚。</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上午啥没安排的空挡是索菲亚美术馆的后手,昨天如愿以偿今天就多出了小半天时间,难得酒店里吃好了早餐走上街道已近9:30am。旅舍亦在市中心,Barrio de las Letras(文学街区)的近旁,沿街地砖上常常出现金句,可以拿着手机当场翻译,看了一二个好玩而已,仿佛是屁大点儿的事可能都是历史拐点?</p> <p class="ql-block">进入Plaza Mayor,周边连续的拱廊已经热闹非凡,原来周日上午是硬币收藏家摆摊聚会的日子,很亲切,自己利用工作之便也收集过。</p> <p class="ql-block">好喜欢整个广场被一圈红红的17世纪建筑环绕,中央Felipe III骑在马上,依然是主角,永远欣赏着由他自己力主打造而成的这个巴洛克式公共空间;再仔细环顾定会发现当中镶嵌的面孔之家(Casa de la Panadería),原型建筑始建于1590年,20世纪修复的外观上有了壁画装饰,搭配两座塔楼与尖顶,成为了整个广场的视觉焦点,必须拍照留念还让腓力三世同时出镜。</p> <p class="ql-block">再走走Puerta del Sol到了,远远瞧见了人民的好市长Carlos III骑在马上亲切巡视着他关心的城市清洁道路照明污水处理等民生问题,</p> <p class="ql-block">咦,太阳门广场今天真的有一个红彤彤的大球,还有一扇红彤彤的门,很明显是为跑步搭建的门,但貌似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什么情况?</p> <p class="ql-block">寻摸了一番才恍然大悟,这里就是西班牙“0公里”地标点! 今天的“XXI Carrera Popular Barrio del Zofío”市民跑,沿用了去年特别延伸路线穿越太阳门以庆祝Felipe VI登基十周年,继续挠民打卡0公里;</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还有马德里的城市象征“熊与草莓树”,🐻屁股摸不到呀,只够得着早已金灿灿的🐻的脚后跟;</p> <p class="ql-block">继续逛到了据说是马德里最漂亮的迷你巴洛克教堂,周日关门,天气太热晕了头没仔细看,计划是后天来!最可惜的是戈雅小教堂,已于今年3月17日起关闭进行大约10个月的修复。这二个小小的打击的后果是马德里所有的教堂都没进了,没什么好看的了。</p> <p class="ql-block">对城市有跑步比赛的交通管制自己应该有十足经验呀,但时间还早天气又热,霎那短智出手招的想去看一个神奇的国王雕塑,坐上车司机讲今天可能绕路,我是口头讲understand心里那个想抽自己啊! 果然绕不进城中心了,见前方凯旋门便下了车,这时候小青年讲“妈妈,bus station right here”,哈哈歪打正着说的是!下了车慢慢逛着,街边一鞋店琳琅满目的,我选的小青年都摇头,于是让他帮我挑一双,他很认真看了一圈花花世界,单指了一双,穿上合脚又好看,当场付18欧弃旧鞋而出发了,再次佩服他的眼力!!!</p> <p class="ql-block">到达Moncloa bus station还是早了,周日卖票处营业中,成功换票提前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egovia,塞哥维亚(Segovia)是西班牙中部一座历史名城,以雄伟的罗马水渠、中世纪城墙、哥特式大教堂和童话般的阿尔卡萨城堡而闻名,198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马德里出发虽说Bus本身耗时比火车长,但有二头都在市中心的优势,果然1:30pm出了车站没有几步,就跨入了古城的福射区域,天蓝得没有一丝瑕疵!</p> <p class="ql-block">他是个幸福的小孩 </p><p class="ql-block">这世界洒满了爱 </p><p class="ql-block">简单又纯真 </p><p class="ql-block">生活多缤纷 </p><p class="ql-block">希望只有爱没有伤害</p> <p class="ql-block">再沒几步,便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古罗马水渠Acueducto de Segovia,西班牙现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迹,我们看不到任何灰浆的痕迹,仅利用重力结构平衡将巨大的花岗岩砌筑而成,而且用了近二千年至今屹立巍然,这是古罗马建城造桥硬实力的活见证啊!!!心里对古罗马的爱戴再次极致!</p> <p class="ql-block">第一时间坐入渠下的Plaza del Azoguejo边百年老饭店,只为可以在这里做几个小时的罗马人或者是伊莎贝拉的簇拥者,也是饭点了更不想大太阳下去爬水渠;背景里很清楚地看到了水渠石拱和旁边相接的始自古罗马延至中世纪的防御墙体;</p> <p class="ql-block">赶上了切小猪砸盘表演,</p> <p class="ql-block">每天不晓得有多少头小乳猪从烤箱上餐桌,</p> <p class="ql-block">青年一路Sangría,</p> <p class="ql-block">本地火腿必须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小猪吃的是热闹,味道哪里比得上外婆红烧肉?最后吹着微风喝着桔子水吃着本地甜点,坐了近二个小时,惬意安适的罗马人夏日午后!</p> <p class="ql-block">从水渠广场(Plaza del Azoguejo),我们沿着紧贴水渠的阶梯上行而来,走上了San Juan门(Puerta de San Juan) 的旧址区域,这里亦是进入小城核心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大多认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马水渠是</span>在图拉真或哈德良皇帝时期修建而成,一路将距城约17 公里之外的 Frío 河水引入塞哥维亚,用于城市日常生活与公共浴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眼前就是穿越市中心的主体段拱廊,由166 个拱门组成,长约 800 米,高达 28.5 米,亦是水渠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水渠顶部有封闭的导水槽(specus),略微倾斜,保证水流平稳;造型简洁又壮观,充分体现了罗马工程的实用与美感;</p> <p class="ql-block">水渠一直使用到 20 世纪初,维持了近两千年的供水功能,令人赞叹倾倒!</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拱门下穿行,强烈感受着古罗马工程的雄伟!</p> <p class="ql-block">登高,与水渠要齐平了,</p> <p class="ql-block">塞哥维亚古城的城墙(Murallas de Segovia)与罗马水渠在这里,城市入口处紧密相邻;现存大部分城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11 世纪左右),基督教收复塞哥维亚后重建,局部利用了古罗马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Segovia本身就是一个精致的城堡,每一步都很美,</p> <p class="ql-block">Casa de los Picos整个外墙由超过600块花岗岩石块砌成,每块石头都雕刻成金字塔尖形,得名 “尖角之家”,</p> <p class="ql-block">这里象极了费拉拉的钻石宫;</p> <p class="ql-block">Palacio de Cascales 外墙好漂亮,塞哥维亚风格的外墙涂饰工艺,反映了穆德哈建筑传统,既美观又能巧妙遮掩墙体瑕;</p> <p class="ql-block">外墙角落处,有一块石砖上刻着:“No se permite dejar carruajes en esta plazuela bajo la multa de 5 pesetas(禁止在此广场停放马车,否则罚款 5 佩塞塔)”,5 pesetas ≈ 0.03 欧元,犯规成本这么低禁令管用吗?这大概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规定,如今一纸违章停车罚单高达€90–100,涨了3千倍!</p> <p class="ql-block">Plaza de Medina del Campo四周是各个世纪的不同房子,步步是景点根本无需刻意去寻找,</p> <p class="ql-block">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风格的房屋之间,广场上出现了二尊“古埃及式”的狮身人面像(Esfinge / Sphinx),她今天沉默寡言没给大家出难题,</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太平盛世也出不了Oedipus这样的英雄,都是凡夫俗子😜,也许这才是幸福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474年12月11日约凌晨2点,恩里克四世在马德里与世长辞,一名骑手火速将国王驾崩的消息送给了住在</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塞哥维亚城堡里的</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伊莎贝拉。伊莎贝拉得知恩里克四世死讯后,放声大哭,说自己感受到“极大的悲伤”。她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因为尽管恩里克四世对她做了很多残酷的事情,兄妹俩的确有过真挚的感情。他是她最后一位活跃的近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恩里克四世死后的那一天,从早到晚都是风云激荡。塞哥维亚市民几十年后还记得这一天。上午10点,圣米迦勒教堂敲响了大钟;很快城内其他教堂也开始鸣钟,这刺耳的钟声传遍大街小巷。从上午11点开始,神父们在圣米迦勒教堂举行哀思弥撒。伊莎贝拉公主也参加了弥撒。仪式结束几个小时之后,她脱下黑色丧服,身穿光彩夺目的华服,佩戴黄金和珠宝首饰,再次出现。她走回同一座教堂,让大家宣布她为女王。她在短得让人惊讶的时间里,成功安排好了威风堂堂的象征性的权力交接。她显然为此已经准备了几个月。</b></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来到了事发地点:聖米迦勒教堂San Miguel de Segovia,女王加冕之地,伊莎贝拉正是从这里走向了她的子民,开启了属于她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墙上刻着“1474年12月13日,San Miguel de Segovia的中庭宣布伊莎贝拉为卡斯蒂利亚天主教女王。”</p> <p class="ql-block">继续漫步主街,很快塞哥维亚大教堂Catedral de Segovia出现了,眼前真是一座雕刻精细的立体画卷呀,</p> <p class="ql-block">她有着La Dama de las Catedrales美丽尊荣,鳞次栉比的塔楼、错落有致的飞扶壁、笔直厚重的大小宫殿,使整座建筑群层次分明,明显带有文艺复兴之对称性,一切庄严而生动。</p> <p class="ql-block">跨入<span style="font-size:18px;">Catedral de Segovia</span>中庭的第一眼是有些小失望的,</p> <p class="ql-block">应该是超级巴洛克看多了,看不上这里的祭坛画与装饰了,可人家本就是淑女呀;</p> <p class="ql-block">作为西班牙最后的哥特式大教堂,正中开放空间略显狭窄,总体风格强调了纵向高挑感而非水平开阔庭院感。</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附属回廊小巧精致,面积不大但光影极美,</p> <p class="ql-block">直到进入博物馆区才慢慢有了“精彩”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特别吸我睛的有二幅,一幅中耶稣太俊俏了,另一幅基督在流泪,都不同于常见的没有什么表情的画;</p> <p class="ql-block">Willem van Herp,约1614-1677</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铜板油画 </span>《勿碰我》,约1651-1677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威廉·范·赫普是佛兰德斯艺术家,隶属于安特卫普的圣卢克行会(Guild of Saint Luke)。他的创作主要是小幅宗教题材作品,其中题材几乎以工业化方式重复出现。西班牙市场对他非常重要,他的许多作品至今保存在西班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本作描绘的是基督复活后,抹大拉的玛利亚遇见他并想触碰他的情景,基督对她说“Noli me tangere”(“不要碰我”)。这次相遇发生在Gólgota的花园中,也就是基督被埋葬之地,因此画中将基督描绘成一名园丁,使艺术家能够尽情描绘前景的风景及摆放在前景的果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威廉·范·赫普的作品常常会与皮特·范·林特(Pieter van Lint)的画作组成系列,例如本作,或者如普拉多博物馆收藏的关于基督生平的系列,其中包括两幅范·林特的作品和四幅范·赫普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Pieter van Lint,1609-169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铜板油画</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瘫子痊愈》,约1655-167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这位佛兰德斯艺术家皮特·范·林特,其签名可见于画面左下角瘫者的可移动床上,他是阿图斯·沃尔福特(Artus Wolffort)的弟子。他专门复制自己故乡安特卫普最著名祭坛画的作品,尤其是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1633年至1640年间,他曾在罗马生活和工作;回到安特卫普后,他采用古典主义风格,创作了以小幅、虔敬题材为主的作品,面向西班牙和拉美市场。这种创作方式导致了作品具有一定的系列化特征。有关耶稣治愈瘫子的奇迹作品已知有五个版本,其中三个采用相同画材和尺寸。塞哥维亚收藏的这一版本几乎与密尔沃基(Markowitz 收藏)及塞维利亚(圣佩德罗·德·阿尔坎塔拉教堂)收藏的作品一模一样。尽管范·林特的创作具有重复性,但他的作品总是展现出精美的笔触和生动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Bartolomeo Cavarozzi,约1590-16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布面油画</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圣哲罗姆沉思》(Saint Jerome in meditation),约1617-1619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意大利画家巴托洛梅奥·卡瓦罗兹齐于1617年随 Giovanni Battista Crescenzi 来到西班牙。克雷申齐是一位建筑师、画家与装饰家,他在马德里王宫艺术品味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瓦罗兹齐在马德里停留的两年间,主要创作了宗教题材作品以及静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作为一位卡拉瓦乔风格的画家,他的艺术特色在于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对形体的自然主义表现。在他的西班牙时期,有一些作品至今仍为人所知,例如托莱多大教堂的《施洗者圣约翰》,以及普拉多博物馆的《圣家与圣凯瑟琳》。塞哥维亚的这幅作品可以直接与其他几幅几乎构图完全相同的画作联系起来,这些作品归于他本人或归于其画派圈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作品中杜勒(Albrecht Dürer)所作的《圣母与圣婴》版画的出现,几乎可被视为卡瓦罗兹齐的签名,因为这一版画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艺术家的一个标志性元素。例如在他最著名的画作之一《圣哲罗姆与二天使》(现藏于佛罗伦萨皮蒂宫帕拉蒂纳美术馆),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版画的出现。</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学习了,我特别特别喜欢细节的表现)</span></p> <p class="ql-block">佚名,或归于Cristóbal de Velasco?</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面油画</span>《圣母无原罪始胎三联画》(Tríptico de la Inmaculada Concepción),16世纪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据认为,这件三联画可能是由佩德拉萨总执事达米安·阿隆索·贝罗卡尔委托的。1592年,克里斯托瓦尔·德·贝拉斯科在塞哥维亚,为修道院 El Parral 临摹《恩宠之泉》时,总执事便托付他为大教堂圣伯多禄小堂绘制《圣伯多禄殉难》,以及这件三联画。在三联画的侧翼门板上描绘了圣科斯马和圣达米安,后者是总执事的主保圣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中央主板的核心形象是圣母无原罪始胎,四周环绕着圣母象征符号,画面上方是从天注视的天父上帝。在下方依次描绘了摩西、大卫、所罗门与以赛亚。这些人物取材自费德里科·祖卡罗在罗马耶稣会圣玛利亚报喜堂后殿的壁画,并通过科尔内利斯·科尔特1571年的版画传播开来。宏伟的比例、素净的背景以及灰阶画法(grisaille),呈现出近乎雕塑般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很多精美的宗教画出自大师工作室,亦不乏名画复制作品;</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大名鼎鼎的tree of life(下图右),巴洛克时期典型的“警世画”(memento mori),用鲜明的对比(享乐vs 死亡)来震撼观者。</p><p class="ql-block">Ignacio de Ries, ca. 1612–1661</p><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El Árbol de la Vida)1953</p><p class="ql-block">树冠上方, 一群衣着华丽的人在树枝间摆宴、歌舞作乐,沉溺于世俗享乐; 一个巨大骷髅(死亡)正拿着镰刀砍伐树干,旁边的小恶魔拉绳助力,意在让整棵树倒下;右侧的基督手持木槌,准备敲响挂在树上的钟~“死亡之钟”,象征死亡的警醒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画框四角文字,铭刻着西班牙语劝诫诗句:</p><p class="ql-block">“Mira que te has de morir,</p><p class="ql-block">Mira que no sabes cuándo,</p><p class="ql-block">Mira que te mira Dios,</p><p class="ql-block">Mira que te está mirando.”</p><p class="ql-block">“你终将死去;你不知道何时;上帝在看着你;祂的目光正注视着你。”!</p> <p class="ql-block">从窗上卸下的哥特彩色玻璃画细心保管了起来,图案繁华色彩鲜艳,如今教堂自筹资金进行修复中心,可惜我在回来之后细细看才知其意。</p> <p class="ql-block">鲁本斯工作室画作,估计他本人会画上一笔?</p><p class="ql-block">Landscape with St. George and the dragon</p> <p class="ql-block">看完画正好是4:30pm登钟楼时间到,买了票,整整一个小时的guided tour,我们听机器里的英语;</p> <p class="ql-block">先上到了挂毯层,大教堂收藏的挂毯数量超过 30 幅,大部分为 16 世纪(约 1560–1600 年)在布鲁塞尔织造;</p> <p class="ql-block">这真是名符其实的钟楼,mirador上四面共挂有十一口大钟,</p> <p class="ql-block">钟楼(Torre del Campanario)建于1527年至1563年间,原本高达108米,是西班牙当时最高的教堂塔楼之一。 然而,在1614年,塔楼顶部的木质尖顶因雷击起火被毁。随后,当年即修建了现存的石质尖顶,至翌年完工。 目前,钟楼的高度约为88米,仍是塞格维亚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钟楼内共有十口大大小小的铜钟,其中包括“圣玛丽亚·德·拉·富恩西斯拉”(Santa María de la Fuencisla)和“圣玛丽亚·德·拉·帕斯”(Santa María de la Paz)等,重量可达一吨半,无法转动,主要用于报时和特殊礼仪。 </p> <p class="ql-block">以前钟楼可是有守钟人住在上面亲自敲钟,一个人忙得过来吗?</p> <p class="ql-block">各种缘由都可以申请敲,但似乎没有为女孩子出生敲过哪怕女王都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上面俯瞰旧城,</p> <p class="ql-block">举目蓝天通透,远眺古罗马水渠、远方的瓜达拉马山脉延绵,</p> <p class="ql-block">阿尔卡萨尔、迪士尼城堡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不知其名的高塔,</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完整的小村庄,安静地驻守在辽阔大地的中央,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好喜欢钟楼Tour,但脚开始破皮了,这是旧鞋的报复还是新鞋的教训? 出了大教堂继续纵深,</p> <p class="ql-block">现存阿尔卡萨尔的主要结构始建于 12世纪末到13世纪,属于中世纪城堡风格,后来在 15-16世纪经历扩建和改造,融合了哥特式与文艺复兴风格。这里长期是卡斯蒂利亚国王的行宫,伊莎贝拉一世加冕前就在阿尔卡萨尔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口气走到了Alcázar de Segovia跟前,拍个照,坚决回头了,本来就无缘由的不想进,现在脚趾破皮理由充足,</p> <p class="ql-block">but旁边的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城墙不能skip,看到开心,摸到开怀,</p> <p class="ql-block">还想顺着小路往下探,小青年说No,好吧,一人一个No,fair game。</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pm,</span>清脆的钟声🔔响起了,走回小城中心见一杂货店,指指脚趾头问有否创口贴,老板笑道为你准备好了,哈哈😂,还顺道收了冰箱贴,这一路每到一地必不可忘。</p> <p class="ql-block">贴上又可以多走几步,走到水渠下摸摸罗马石,</p> <p class="ql-block">找到了水渠后方正在玩手机的恶魔,</p> <p class="ql-block">Selfie Devil,由雕塑家José Antonio Abella 创作,描绘了一只微笑的魔鬼,一手拿着手机自拍,另一手持巨石,象征着完成水渠的最后一块石头。</p> <p class="ql-block">一起与Selfie Devil Selfie;</p> <p class="ql-block">走入Plaza del Azoguejo 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Do you want to take picture with me”? 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p> <p class="ql-block">离开前在水渠下的冰室外坐下躺平喝一口Smoothie,</p> <p class="ql-block">已近7pm,再看一眼二千年前已耸立于此的罗马水渠,多么的完美!</p> <p class="ql-block">再见Segovia,虽匆匆半日,得尝所愿!</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巴顺利无堵地回到了马德里,再搭地铁回到了太阳门广场,9pm的城市是黄昏中的金色交响,古老建筑闪烁着蜂蜜色的光泽,周日的广场上行人悠然,街头艺人大提琴的旋律与咖啡馆的银器碰撞声交织,我们是疲惫却满足的归人,走在石砖路上敲着归途的节拍,</p> <p class="ql-block">黑猫招牌吸引了我们,点来点去大乌贼🦑,我要吃中式的葱烤墨鱼,味蕾难改,乡音难忘。</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必须立刻马上洗洗上床入睡以战明日!But,许是旅行接近终点了,今日小青年的心思又重了起来,正好聊啊聊,一起出行是示范是交流是合作的最佳时机,我很珍惜,夜里竟有些无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