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唐宅

宓梁

<p class="ql-block">  静安里唐宅位于河南北路武进路交叉路口东北侧(武进路580号),唐宅建于1908年,原是清末民初外交家唐绍仪的旧居。唐绍仪曾在此接待过孙中山、梁启超等重要人物,这里可谓是见证了许多历史大事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p> <p class="ql-block">  唐宅这座外墙面红砖构成的建筑由泰昌洋行设计,曾是民国时期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故居,他辞任归隐后在此居住了18年。</p><p class="ql-block"> 唐宅有东、西两幢,曾是早期华洋交融的建筑典范,英式安妮女王复兴样式的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红瓦坡顶,立面科林斯式柱头挺拔有力,山花装饰繁复而精致,颇具大宅风范。</p> <p class="ql-block">  这座承载着百年风云人物的故居,雕花门廊、复古砖墙... 每一处都流淌着纯正的海派腔调。</p> <p class="ql-block">  唐绍仪(1862年—1938年),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现珠海唐家镇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  唐绍仪少年留美,已接受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民国初年,唐绍仪的思想立场更向民主共和方面转变,他由黄兴、蔡元培介绍,并由孙中山监誓,加入了同盟会。当酝酿新政府总理人选时,唐得到革命人和袁世凯的推选及任命,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绍仪与孙中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  查度娘得知: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1901年,袁世凯擢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重用唐绍仪为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在任期间,办理接收八国联军分占的天津城区、收回秦皇岛口岸管理权等事务,成就斐然,令同僚们刮目相看。袁世凯亦上奏朝廷,称赞唐绍仪出色的表现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  1904年,清朝政府任唐绍仪为全权议约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谈判有关西藏问题。唐绍仪坚持民族立场,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力主推翻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所谓《拉萨条约》,挫败了英国妄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的阴谋。</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就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在就职词中表示要用25年的时间,“将中山县建设成为全国各县的模范”。</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后,其与各方暧昧不明,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其杀害于家中。(查史料,唐之死是他女婿害的,当年日冠土肥原贤二曾二次上唐宅,要唐参加伪政府,唐严词拒绝,说他“不当汉奸”。但引起了蒋的猜凝,于是就发生了后面的刺唐事件。)</p> <p class="ql-block">  唐宅为公共租界北端最早开发建筑群之一。西幢作为泰昌洋行(20世纪沪上知名外籍设计机构)国内唯一实证遗存,其新古典主义立面、砖雕柱头及室内珐琅釉面砖等构件,承载着上海开埠时期华洋营造技艺融合的独特印记。唐宅优雅而立,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该建筑最早属英商拉塞尔,后归于日商高桥洋行,最终由吴涤宣买下,1913年唐绍仪与吴涤宣之女吴维翘结婚后入住。</p> <p class="ql-block">  唐宅的攒尖顶与八角楼山花墙构成了一曲质感复调,前者以和平饭店同源的铜制工艺续写经典,后者在山花砖墙的纹路复刻中,唤醒石库门建筑的基因密码。</p> <p class="ql-block">  唐宅斑驳的红砖外墙记录了时光的雕刻,拱券外廊架构着饱满的空间视觉张力,柯林斯柱头和雕花门框,是中西文化的互文和转译。</p> <p class="ql-block">  1918年4月20日金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理卢信致唐绍仪函。</p> <p class="ql-block">  唐绍仪临黄庭坚书《寄岳云》三言诗。</p> <p class="ql-block">  唐绍仪在上海中华照相馆摄影细帐。</p> <p class="ql-block">  1922年7月9日黎元洪致唐绍仪函。</p> <p class="ql-block">  1916年,国会任命唐绍仪为外交总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12年,袁世凯致唐绍仪函</p> <p class="ql-block">  1912年唐绍仪辞去国务院总理的职务。</p> <p class="ql-block">  1912年2月16日孙中山致唐绍仪信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楼展室内壁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楼展室内吊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层阳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洗手间</p> <p class="ql-block">  二层一间咖啡屋另一间放映厅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正在唐宅举行画家徐航水彩画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通往二层木质楼梯</p> <p class="ql-block">唐绍仪旧居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以红砖为主色调,大面积的红砖墙面在阳光下泛着温暖沉稳的光芒,庄重又不失活力。白色线条装饰勾勒出建筑轮廓,增添细腻柔美之感。科林斯柱式的运用是一大亮点,柱子上叶饰雕刻栩栩如生,连续券廊外廊将各个空间有机连接,券拱形状优美流畅,增加了视觉上的通透感 。</p> <p class="ql-block">  唐宅也是人像拍摄理想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几次用唐绍仪“当了总理再当县长”的例子,来教育干部能上能下、安居其位。</p> <p class="ql-block">  198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珠海市委员会与有关专家学者联合召开“唐绍仪学术研讨会”。会上给予了唐氏业绩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家才知道,清末民初新旧交替之际,在全国政坛还出现过这么一位超前人物,如此爱国。唐的家乡中山市人民政府拨款为唐绍仪的故居修葺,整旧如旧,尽力恢复其本来面貌,并于1992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一座洋房,一位历史名人,一段民国史。</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