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是我的老家2025.9.6修改

马稼春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沈阳是我的老家</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撰稿:马同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编辑 统稿 图片:马稼春</b></p><p class="ql-block">各位家人大家好!</p><p class="ql-block">沈阳是我老家</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沈阳全家福照片</p><p class="ql-block">从左往右:</p><p class="ql-block">前排:马桂春 马兰春 马芝春 祖母(马恒山 马崇山马雅姗的亲生母亲)马雅姗 祖父马云卿 马成沂 马恒山 马崇山</p><p class="ql-block">后排:杨淑珍 周淑秀马宴春 际春妈 马寿山 马常山 马际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马稼春分析:</p><p class="ql-block">马际春生母(后排右4)共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p><p class="ql-block">即:</p><p class="ql-block">马际春(后排右1)</p><p class="ql-block">马淑春(已经出嫁,没有参加)</p><p class="ql-block">马芝春(前排左3)</p><p class="ql-block">马桂春(前排左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稼春仔细地看了这张上世纪30年代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相片中前排祖父马云卿前的小孩是</p><p class="ql-block">马成沂,(马成沂1933.12.14出生,照片上看不到一周岁),</p><p class="ql-block">后排周淑秀怀抱的小孩是:</p><p class="ql-block">马宴春,(马宴春1933年5月出生,从照片上看是已经一周岁),</p><p class="ql-block">使我确定这张照片是在1934年的下半年以后拍的,</p><p class="ql-block">因为父亲马负书曾经跟曲永久回忆说: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9月20日撤退离开沈阳 ,后来曾在徐州沛县的邮局工作,暂时稳定下来。</p><p class="ql-block">马稼春分析:</p><p class="ql-block">父亲马负书1931年9月20日离沈后,</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返回沈阳(1934年的下半年以后)应该是接芝春,桂春和她们的生母到徐州去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稼春分析:</p><p class="ql-block">这张上世纪30年代的全家福的背景:1934年的下半年以后父亲马负书接芝春,桂春和她们的生母到徐州去生活,要离开沈阳。</p><p class="ql-block">因为这时马际春和马淑春都已经成家了,不能随父亲马负书一起到南方来。</p><p class="ql-block">祖父马云卿召集全家拍了这张照片全家福,时间是1934年。</p><p class="ql-block">马芝春,马桂春和她们的生母到徐州去生活,到南方生活,</p><p class="ql-block">马芝春,马桂春的生母水土不服,医疗条件跟不上,因病医治无效,大约1934下半年-1935上半年不幸去世。</p><p class="ql-block">1935年下半年父亲马负书带着芝春,桂春到苏州邮政局工作。</p><p class="ql-block">父亲马负书的邮局同事徐申介绍亲戚辽宁海城教师邢世贞给父亲续弦,</p><p class="ql-block">这就有了1935年父亲马负书,第2次返回沈阳,</p><p class="ql-block">一是送际春生母的遗骸回沈阳安葬?</p><p class="ql-block">二是迎娶海城邢世贞</p> 祖母(马寿山 马常山的亲生母亲) 20世纪40年代沈阳全家福照片<div>从左往右:<br>前排:马荣春 马迎春 祖母 马恕沂 祖父马云卿 马宴春 马成沂<br>后排: 马雅姗 杨淑珍 周淑秀 马常山 马崇山 马际春 <br></div><div><br></div><div>注:抗战期间我父亲马寿山全家正在南方,无法回老家</div> <div>1940年苏州<br></div>前排:邢世珍(润春妈) 马惠春 马润春<br>后排:马桂春 马负书(马寿山) 左起:<br>周淑秀,马常山<br><div>马宴春的父母<br></div>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侵占沈阳,东北失陷。<br>1933年老父亲奉南京邮政总局令撤退到关内,并先后调到徐州,上海,苏州等各地邮政局工作。<div>期间二位妻子二位女儿病故。<br>在那战火纷飞,动乱的年代,老父亲未参加道会门教,任何党派,历史清白,干干净净做人,一心邮政工作,极力照顾家庭,撫育子女。</div> 父亲1945年调至镇江邮政局工作。<br>并于1945年续弦了我母亲苗季良。<br>我母亲结婚前家境富裕,年轻时就读于苏州女子高中,后在镇江五条街小学从事小学教育工作。<div>出嫁时已33岁了。<br><br></div> <div>1947年镇江<br>前排:马震春 马惠春 马润春<br>后排:我母亲苗季良 马负书(马寿山)<br></div><div><br></div>我母亲苗季良嫁给父亲后,便承担起家庭主妇责任,当年润春哥已十岁,惠春哥已七岁。<br>为照顾家庭,母亲辞掉学校工作,专职在家照顾父亲,撫养二位小孩,其后生育四子(其中夭折了一个)。<br> 1951.7.19 马际春来镇江<div>前排:苗季良 马震春 马寿山<br>后排:马润春 马稼春 马际春 马惠春<br></div> <p class="ql-block">左起:</p><p class="ql-block">前排:曲志杰 马淑春 曲永久</p><p class="ql-block">后排:曲英杰 曲永刚 曲永烈</p><p class="ql-block">摄于上世纪50年代前期</p> 1953.6.23成沂回沈阳合摄<div>左起:<br></div><div>前排:马庆沂 杨淑珍 马心如 马际春 马志沂<br>后排:马恕沂 马成沂<br></div><div><br></div><div>马际春1911.12</div><div>杨淑珍1912.8.2</div><div>马成沂1933.12.14</div><div>马恕沂1940年9.1</div><div>马志沂1943.6.12</div><div>马庆沂1947.7.14</div><div>马心如1950.8.17<br></div> 1955.4.23 马成沂来镇江<br>前排:马稼春 苗季良 马同春 马寿山 马震春<br>后排:马成沂 马惠春 马润春 <div>母亲苗季良生育我(马同春)已四十岁,父亲已五十六岁了。<br></div> 由于长期流动,在南方各地邮政局工作。老父亲一直想总有一天会回沈阳老家,在各地生存生活时未购地置房,租借房屋生活。家中傢俱中箱子特多,有十几只。<div>工作调动时,箱子打包一运就走。<br>回想起上世纪1964年9月在镇江剪子巷31号搬家至中街71号时,老父亲请了几位老同事,用人力板车及人肩抬挑箱子及简单家俱,一上午便搬好了。<br>据晚年老父亲说:他一直想携妻带子回沈阳定居。无奈1945年后国共两党争夺东北,战争动乱,民不聊生,国情不稳。<br>其间在沈阳马际春,马淑春一对儿女也牵挂老父亲的心。并将此家情传教给我们。</div><div>我从小就懂得沈阳是老家,沈阳有亲人。<br><br>家中老照片中际春大哥五十年代初期来镇看望父亲时的全家合影中我还没有出生<br>成沂后来镇看望爷爷时我还是怀抱婴儿。<br>淑春姐在六十年代初期生病,父亲得知后,先后寄去中草药半枝莲等药材。<br>淑春姐的子女永刚,永久,英杰先后来镇看望姥爷。</div><div>永久五十年代后期时就来过镇江。<div>永刚夫妻退休后在2006年春与英杰来镇江探亲。<br>马宴春堂哥的名字从小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知道了宴春的父亲是我的叔叔(只见过叔叔照片及与我父亲之间的来往信件)。<br>哈尔滨的小叔,我只见过一面,那是在1989年冬去哈尔滨时见过。在他家见过小婶及堂姐妹们。<br>父亲的妹妹在长春,一直未见过。只见过她家全家照片,与父亲来往信件。<br>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由于日本人侵略中国,父亲背井离乡,流动于多地的邮政局工作。1945年以后,父亲在镇江邮政局一直工作到1958年退休。<br>在父亲个人档案中,了介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共产党执政,工农干部掌权。五十年代初期各项政治运动多多,政治学习很多,使得像父亲这样从国民政府邮政局留下的公职人员先后向组织上主动申请,要求削减不合理的工资三次,降低了月工资收入。<br>父亲退休后一直到临终月工资为五十四元五角。<br><br></div></div> 1964.2.16成沂回沈阳返回许昌合摄<div>左起:<br>前排:杨淑珍 马心如 马际春 <br>后排:马志沂 马成沂 马恕沂 马庆沂</div> <div>1971年夏天,马负书在马润春、马惠春的陪同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沈阳。<br>这是第3次,也是最后一次。<br>老人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离开沈阳后,因为战乱,很难回到家乡,1949年前只回去过2次沈阳。<br></div>左起: <br>前排:马心如 马负书 马惠春<br>后排:马志沂 马润春<br> 马惠春和曲永久,<div>上世纪70年代照片,马惠春到东北沈阳出差</div> 1974年曲英杰(第2排左1)由沈阳来镇江看望姥爷姥姥 1975年曲英杰的先生王新祥(后排右1)由沈阳来镇江看望姥爷姥姥 在我记忆中小时候家境生活还是很清贫的。<br>1975年秋我去沈阳出差,那是我第一次回老家,我见到了际春大哥全家,大哥大嫂热情招待我,拉我炕上坐,问长问短,让我睡炕头,早间起来,际春大哥骑车外出去买了马家馅饼,大嫂熬了稀饭,并让我多吃点。那种亲情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大哥带我去了父亲工作过邮政局旧址,看过他工作的沈阳第二十六中学。<br>大哥大嫂在1984年来镇江看望过老父亲,并住在我处。<br><br> 1982年马负书苗季良在马同春家。<div>时年父亲87岁,母亲71岁。</div> 1984.4际春大哥淑珍大嫂来镇江看望过老父亲和全家, <div>1984.4际春大哥和马稼春 马同春 马震春3个老兄弟<br></div> <div>1986年马宴春全家福</div>左起:<br>前排:马宴春 杨淑德<br>后排:马晓慧 马 毅<br> 1984.4际春大哥淑珍大嫂来镇江看望过老父亲和全家后,去许昌看望成沂全家 ,1984.5.2和成沂全家合影。 1989.1.12马同春在哈尔滨马崇山家中 1989.1.12马同春在哈尔滨马崇山家中 1989.1.15马同春在沈阳马际春家中 那年第一次去沈阳,宴春哥嫂家我也去过,我记得在炕上坐着聊天,不一会儿,嫂子便端着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酸菜饺子真好吃,同时也尝了自制的腊八蒜。<br>那年也见到了英杰与永久。<br>我先后在1981年10月,1989年12月两次去沈阳出差,并见到家人们。 1989.1.15马同春在沈阳马宴春家中 1993年卢宪琦在沈阳马宴春家。 1984年,父亲与马震春,孙子马向沂在镇江焦山。 1984.8马负书90寿诞 1984.8马负书90寿诞 2001.2.28苗季良90寿诞 2005.8马稼春沈阳行 2005.8马稼春沈阳行 2005.8马稼春沈阳行 2005.8马稼春沈阳行 2005.8马稼春沈阳行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苏州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苏州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苏州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苏州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苏州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苏州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苏州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5沈阳永刚、英杰到镇江 2006.7.29-7.30马稼春去许昌 2006.7.29-7.30马稼春去许昌 2006.7.29-7.30马稼春去许昌 2006.7.29-7.30马稼春去许昌 2007.7.12润春惠春到沈阳. 2007.7.13润春惠春到沈阳. 2007.7.14润春惠春到沈阳. 左起:<br>金德舟 马稼春 曲志杰<br>2009.8.17北京曲志杰家中<br> 左起:<br>金文胜 马稼春 金文胜爱人与儿子<br>2009.8.17北京曲志杰家中<br> 2012.5.4-5.6心如到苏州 2012.5.4-5.6心如到苏州 2012.5.4-5.6心如到苏州 2012.5.4-5.6心如到苏州 2012.5.6-5.12心如到镇江 2012.5.6-5.12心如到镇江 2012.5.6-5.12心如到镇江 <div>左起:<br>第一排:马稼春,曲永久,曲波,王淑兰,曲英杰,卢宪琦<br>第二排:曲晓亮(儿子)曲可可(孙女),苏丹(儿媳),宋伯漁(外孙),赵桂影,宋欢(女婿),曲哲,(曲哲的女儿)<br></div><div><br></div><div>2015年5月我与宪琦夫妻俩,稼春哥三人退休后专程去沈阳探亲,受到在沈阳家人们的热情接待。</div><div>再次感到浓浓的家乡情,家乡味。</div> <div>左起:<br>第一排:马同春,马稼春,王淑兰,马宴春,王大姐(保姆),卢宪琦,曲英杰,<br>第二排:曲晓娜,曲波,宋伯漁,赵桂影,马晓慧,李英卓(晓慧女儿),关博仁(心如的先生),心如,马志沂<br></div>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div>左起:关放,马林,马晶,马同春,马心如,马稼春,马志沂,马宁,马语聪(马宁女儿) ,马宁爱人<br></div><div><br></div>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div>左起:<br>第一排:马心如,马同春,关博仁(心如的先生),马稼春,马语聪(马宁女儿),马志沂,<br>第二排:关放,马晶,马林,马宁,马宁爱人<br></div><div><br></div>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 2015.5.15-5.22沈阳亲友聚会<br> 2015.5.24-5.25北京-承德 马毅 2015.5.24-5.25北京-承德 马毅 2015.5.24-5.25北京-承德 马毅 2015.5.24-5.25北京-承德 马毅<div>我们不老 </div><div>因为有天公给我们带来了四季分明的轮回;<br>我们不老</div><div>因为有祖国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好的盛世;<br>我们不老</div><div>因为有家庭给我们带来了永久停靠的港湾;<br>我们不老</div><div>因为有亲人给我们带来了沁入心肺的问候;<br>我们不老</div><div>因为有大脑给我们带来了童心永葆的心态;<br>我们不老</div><div>因为有人生给我们带来了活着真好的真谛。<br></div> 今天是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纪念日。<br> 去了父亲曾经工作过沈阳邮政局旧址 去了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清昭陵,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也称“北陵”,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div>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塑像<br></div> "九、一八"事变近九十年。-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div>“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iv>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div><div>民族责任感迅速提高,</div><div>父亲奉令撤退到关内。</div></div>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回想起老父亲的音容相貌,老父亲用他自己的一生,撫养了我们,教育了我们。<br>老母亲用她的一生陪伴了父亲,承担了家庭的重任,尽到了母亲的责任,其善良可亲,永记心头。<br>而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民生活稳定。<div>我也六十八岁,也有子孙了,与妻子一起也退休养老了。<br>匆匆写以上也是怀旧了,意在感恩感德,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家人。<br>昨日七夕,祭祖,祭亡亲人们。<br>祝家人们幸福安康!<br>亲不亲一家人,血缘割不断。<br>爱您们一一家人们<br><br>感谢家人们阅读。<br>同春修改于2020年9月3日23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