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蓝精灵jyl

<p class="ql-block">  <b>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武威文庙</b></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4日陕西省时光永恒旅游摄影团为期12天的黑独山、河西走廊之旅启程。第一天住景泰县康辉酒店,9月5日早晨6点出发,8点40分抵达天梯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约有1600年历史,它在甘肃省众多石窟中虽不是最有名气,但却是为中国石窟鼻祖,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在学界有“中国石窟鼻祖”之称,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市区向南约40公里的天梯山北麓,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p> <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第13窟也称大佛窟,唐代开凿造像后世又有修给。为天梯山石窟中最大的洞窟,宽19米,残高约28米,进深6米;主尊释迦如来坐佛高28米、宽10米,两侧站立迦叶、阿难二弟子,文殊、普贤二菩萨,多闻、广目二天王造像。窟内南北两壁残存彩绘壁画,为云纹青龙、大象经卷、猛虎花卉等纹样,窟顶绘有佛本生图。目前开放的只有13窟。</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经省政府报请文化部同意,将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6年,在甘肃省文物局的积极协调和省博物馆的密切配合下,经各方努力,将存放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部分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顺利运回至武威。</p>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天梯山石窟实施了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共计修复壁画、塑像729件,其中壁画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为再现天梯神韵、凉州佛光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积极筹建天梯山石窟壁画博物馆,构建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中心,让中国“石窟鼻祖”再续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上午11点来到武威文庙,两个小时的游览加午饭时间挺紧张的,旁边的西夏博物馆没来得及看,只好留给下次了!</p> <p class="ql-block">  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172号,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成,兵部右侍郎徐晞主持,总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武威文庙保持着庙学合一、文昌宫与孔庙和而不同的“三足鼎立”整体格局,保留了从明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在斗栱和梁架结点两方面具有浓郁的河西地方特色,是研究河西传统建筑、儒家文化和文昌文化内在关系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  1963年2月,武威文庙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甘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1日,武威文庙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甘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武威文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中午吃的牛肉三套车,一份29元。</p> <p class="ql-block"><b>追光逐影,记录幸福生活。</b></p><p class="ql-block"><b>镜头寻美,留下美好回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制作:蓝精灵</p><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百忙之中观看美篇,分享美景,留下美言!🙏🏻🙏🏻🙏🏻</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5日完成于连霍高速长城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