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昭山,潇湘八景之一,作为湘潭北大门的天然屏障,我多次登临。站在山顶,朝北眺望,湘江静谧,如一条玉带,缓缓流向长沙岳阳,兴马洲就静静躺在湘江的怀抱里。我知道,兴马洲与五代十国的楚王马殷密切相关,早就滋生了要去一睹她的芳容,可迟迟未能成行。</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突发奇想,乘暑气不算太张扬,决意去拜访。公交车,直抵长沙暮云。独自一人,半个来小时就到达目的地。下车傍着暮云司老火车站,径直朝河畔走去,不一会,就到了轮渡码头。约摸二十分钟,轮渡过来了。在码头等候的十来辆摩托、轿车,随着几个行人,一同缓缓爬到大闸板的渡船上。七八分钟,我们就靠岸了。</p> <p class="ql-block">登上兴马洲,只见芳草萋萋,农户三三两两,随着岛屿成一字形铺开,向北匍匐蔓延而去。我一下彷徨了,不知道该何处去。往北,是沪昆高铁大桥,草木间隙处,没有斑斑驳驳的古代建筑与人文淤痕;向南,是临江拔地而起的昭山。听说,环岛一圈要三个小时,太阳凶煞的面孔,时隐时现,不想让我呆得太久。问了身边的一组家庭型游人,他们也茫然没有方向,漫无目的地走走。我决定舍远求近,就地捕捉一道风景线算了。迈开脚步,打开手机,横插陈旧的农舍与荒芜的阡陌间。蜿蜒曲折的小路,陪同我抵达东西向的岛沿。看不到稻田,只有菜蔬,偶尔有三四个人在修理简易水渠与补修水泥路。</p> <p class="ql-block">几冢新旧间杂的坟茔,点缀其间。到了岛西,见到一二处简陋烧烤点。一座破旧的土地庙内,土地公公享受些许香火。打卡显示的包爷殿,或许只有其名,不见包爷其影。河堤很窄,密密排列的人家不见生气。直到可见昭峰边汩汩流淌的湘江河水,除了还是一丁点的烧烤处,仍没有马氏楚王丝毫踪迹。长沙远大路旁的马王堆遗址告诉我们,一千多年前的马殷、马希声、马希范,也曾经叱咤风云。在这兴马洲,扼守南大门舟船往来,新命名的“潭州”,也是“黄鹤不知何处去”,历史漫长的岁月,又如孔子在河边感叹的: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渺小,我们经历的与我们没有经历的岁月很短暂,说它是一瞬间,亦不为过。然而,时代、社会、天地与山河,就是在这样的接力棒上传承,人类是地球上的灵长,个人是自己生命史上的灵长。既然是灵长,就让其灵其长,聊以自慰的闪烁吧。</p> <p class="ql-block">绕过另一排人家,再走一小段,又回到了码头原点了。</p><p class="ql-block">回头望望,草,仍旧是草,流水,仍旧是流水,蓝天红日,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踏上渡船闸板,我挥了挥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