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先去离酒店较近的雕塑瓷厂打卡、淘宝。</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市雕塑瓷厂是集陶瓷生产、工业遗存保护与文化创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东路139号,创建于1956年,由美术社、雕塑社等合并组建,原名工艺美术瓷厂,1966年改为现名。雕塑瓷厂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及省级大师多人。2023年9月被列为首批江西省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包括生产车间、土窑、锅炉房等工业遗存。</p> <p class="ql-block"> 走进雕塑瓷厂,错落有致的厂房、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现代风格的陶吧酒吧、高耸入云的窑囱相映成趣。这里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该厂以传统人物、动物雕塑为主,融合圆雕、捏雕、镂雕等技法,结合粉彩、青花等装饰方式,开发六大系列2000余品种。</p> <p class="ql-block"> 1992年雕塑瓷厂启动“明青园”项目,改造老厂房为陶艺工作室、博物馆,引入乐天陶社创意市集(每周六上午开放),形成生产、展览、体验一体化模式。</p> <p class="ql-block"> 雕塑瓷艺空间。</p> <p class="ql-block"> 厂内卖瓷器的小店很多,分布在一条街道的两边。瓷器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我淘了半个上午,淘到了花瓶、茶杯、碗碟等,最满意的是这些瓷器的底部印着“景德镇制”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参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陶瓷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又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紫晶北路1号。景德镇陶瓷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藏瓷丰富的唯一一所陶瓷艺术专业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陶瓷馆收藏陈列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名品佳作20000件左右,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博物馆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p> <p class="ql-block"> 人类改变自然的开端——陶器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 唐代瓷器。五代白瓷出现。</p> <p class="ql-block"> 宋代青白瓷,又称“影青瓷”。</p> <p class="ql-block"> 青白釉堆塑人物魂瓶。</p> <p class="ql-block"> 元代瓷器。</p> <p class="ql-block"> 青花牡丹纹梅瓶(元)。青花牡丹纹梅瓶,小口、丰肩、收腹,器身自上而下绘五层纹饰:肩部覆莲瓣纹,内嵌八宝纹,腹部以缠枝牡丹为主题,下腹饰仰莲瓣纹。釉色青白莹润,青花发色浓郁,层次分明,纹饰繁而不乱,展现了元代青花瓷的雄浑与精致。此梅瓶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元代青花瓷以钴料绘制,经高温烧制后呈现独特的蓝白色调。此梅瓶不仅工艺精湛,更因其存世稀少而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纹饰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西域风格,反映了元朝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被誉为元代青花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 青白釉十二生肖魂瓶。</p> <p class="ql-block"> 明代瓷器。</p> <p class="ql-block"> 青花茶菊纹梅瓶。</p> <p class="ql-block"> 青花大龙缸。</p> <p class="ql-block"> 无语佛(沉思罗汉)。这尊明代德化窑白瓷“沉思罗汉”因憨态可掬的表情成为网红打卡热点。罗汉低眉垂目,嘴角微抿,仿佛参透世间烦恼,网友戏称其“无语佛”。其衣纹流畅如行云流水,展现了德化瓷“中国白”的温润与含蓄。</p> <p class="ql-block"> 清代瓷器。</p> <p class="ql-block"> 洒蓝釉里红西厢记图盘(清康熙)。结合洒蓝釉与釉里红工艺,盘心绘《西厢记》场景,集文学叙事与陶瓷工艺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 青花山水图凤尾尊。此尊器形高大挺拔,口沿外撇如凤尾,故名“凤尾尊”。通体以青花绘山水画卷,峰峦叠嶂、渔舟唱晚,笔触细腻如墨分五色,意境深远,堪称康熙青花的“墨分五色”典范。这也是镇馆之宝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康熙青花以“翠毛蓝”著称,此尊所用钴料提炼纯净,发色明丽。其山水画风受“四王”影响,将文人画意融入瓷器,开创了青花艺术的新境界。据传,此尊曾为清代某江南盐商所藏,后因家道中落流入市井,几经辗转终归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天青釉刻如意耳梅瓶(清康熙)。该瓶天青釉色纯净,颈部刻如意耳,器形修长挺拔,展现单色釉瓷器的极致美学。</p> <p class="ql-block"> 古彩麻姑献寿图盘(清代)。此盘以古彩(硬彩)工艺绘制“麻姑献寿”神话场景。麻姑手捧仙桃,衣袂飘逸,四周祥云缭绕,色彩浓烈饱满,构图疏密有致。古彩因釉色坚硬如宝石而得名,此盘历经三百年仍光彩夺目,也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康熙古彩瓷以画面喜庆、寓意吉祥为特色,多用于宫廷寿宴。此盘原为景德镇御窑厂贡品,后因清末动荡流散至欧洲,20世纪90年代通过海外回购回归故土。它的回归,见证了中华文物的百年漂泊与重生。</p> <p class="ql-block"> 粉彩兽耳百鹿尊。此尊器型庄重,两侧饰兽首衔环耳,通体以粉彩绘“百鹿图”。画中山林溪涧之间,群鹿或嬉戏、或饮水,形态各异,寓意“百禄”(福禄绵长)。粉彩工艺细腻,色彩明艳,尤其是鹿毛的晕染层次分明,展现了乾隆时期御窑厂的极致技艺。</p><p class="ql-block"> 乾隆帝酷爱繁复华丽的装饰风格,此尊正是其审美趣味的体现。据清宫档案记载,此类百鹿尊专为宫廷寿宴烧制,象征皇权永固与万寿无疆。如今,这件作品不仅是粉彩瓷的巅峰之作,更是研究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 洋彩万国来朝太平尊。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腹部通景描绘各国使节朝贺场景,是古代中国盛世景象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实证。此尊洋彩技法融合中西元素,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和瓷都景德镇制瓷巅峰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粉彩镂空蟠螭福寿字双耳瓶。此瓶高27.1厘米,口径6.7厘米,造型奇巧,钵口、长颈、圆腹、高圈足,颈部饰虬龙双耳,气势威严。外瓶以粉彩装饰,红地、黄地衬托缠枝莲纹、万字纹、如意纹及莲瓣纹,腹部以镂空技法雕琢“福”“寿”“万字”组成的吉祥图案,其间穿插姿态各异的龙纹,镂空处玲珑剔透,宛若鬼斧神工。透过外瓶镂空纹饰,可窥见内瓶青花绘制的山水楼阁,内外嵌套,浑然一体,尽显乾隆御窑“炫技”之风。</p><p class="ql-block"> 粉彩镂空套瓶为乾隆朝独创,需分烧内外双瓶:先以高温烧制青花内胆,再塑外瓶胎体,施粉彩后二次入窑。因内外胎体膨胀系数差异,烧制时极易开裂,故“百窑难成一器”。据清宫档案记载,此类套瓶仅烧成十余件,专供皇帝赏玩或馈赠外邦,底书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彰显其御用身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