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光绪皇在北大(京师大学堂)的一次演讲

羊大为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百多年前光绪皇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在北大(京师大学堂)的一次演讲</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作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坐下吧,朕也坐下。</p><p class="ql-block"> 朕从识字开始,朕的老师就在教授朕,何所谓为君之道。</p><p class="ql-block"> 朕亲政后,也在不断地学习这个治国之道。</p><p class="ql-block"> 世间的道,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什么才是国家振兴之道?</p><p class="ql-block"> 这次开办京师大学堂,遇到了很多阻力与质疑,大家也都清楚,这其中还死了人,这个人叫王长益。朕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会死?而且,又是什么样的人,把他给逼死的呢?</p><p class="ql-block"> 朕想到了几百年前,也有一个姓王的人,他叫王阳明 。这个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p><p class="ql-block"> 朕以为,王长益之亡故,就是缘于他的那个心中之贼!而这个贼,不仅存在于他的心中,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若论清世间的大道,首先当要的是,破除我们心中之贼。</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个存于我们心中的贼、究竟是个什么呢?在朕看来,这第一个贼,就是伪善!</p><p class="ql-block"> 平常大家学习程朱理学,学到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p><p class="ql-block"> 可是翻翻我们的历史,历朝历代,中国靠圣人之学,仁义道德,当真能够治国 、平天下了吗?</p><p class="ql-block"> 满口的仁义道德,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 。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可否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重名节而轻实务,这里面,隐藏着的其实就是虚伪和虚弱呢 。</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你们,如果这次朝廷没有下旨,说是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毕业以后,能够享有科举及第的待遇,那么,你们能够放弃科举而就新学不能?</p><p class="ql-block"> 朕于此,非为责怪你们,朕只是希望你们中的每个人,都能明白,道德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根本无济一个国家的命运,空讲道德仁义,其实就是世间最大的伪善 。</p><p class="ql-block"> 而这第二个贼,就是守旧。说到这一点,朕想把17年前、李鸿章写给恭王信里的一段话念给大家 :</p><p class="ql-block">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术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p><p class="ql-block"> 李鸿章17年前的这些话,至今,仍然让朕感慨!</p><p class="ql-block"> 17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的士大夫,乃至我们的这个国家,依然如故呢!</p><p class="ql-block"> 而世间,却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p><p class="ql-block">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要坚持开办这所京师大学堂,其实,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的心中之贼!以国家的强盛为己任 ——</p><p class="ql-block"> 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p><p class="ql-block"> (原文记录美国纽约时报远东记者怀特。从这里,似乎可以找得到为什么立宪派只反老佛爷不反光绪帝的一些答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附:王长益事件</b></p><p class="ql-block"> 王长益家贫,科举屡次落第,因当时作为北京大学前身的京师大学堂提供津贴及未来官职,王长益便报名入学。不料遭同住旅店的科举学子讥讽,更被贴对联羞辱——上联“孝悌忠信礼义谦”(暗讽“无耻”),下联“一二三四五六七”(暗讽“忘八”即王八)。勤学本份的王长益不堪折辱,悬梁自尽。</p> <p class="ql-block">(上图的孙家鼐为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位掌门人!图片来自网络,特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