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雁塔区漳浒街道大寨子村第三届忙罢古会。 一年一度的忙罢古会在雁塔区大寨村拉开帷幕,农历七月十三是大寨子村忙罢古会村民的欢庆节日!</p><p class="ql-block"> 忙罢会,又称为过会,是陕西关中地区一种古老的习俗。 忙罢古会的起源尚无确切史料记载,据一些老人讲述及相关推测,其至迟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始。有说法认为,忙罢古会起源于古代夏祭习俗,可追溯至周代的麦秋,唐宋时期,关中作为农业核心区,收麦后酬神谢土的仪式逐渐演变为社区聚会,明清时定型为忙罢会。也有观点称,夏收大忙结束后,人们为了犒劳自己,有人提议凑钱请戏班子唱大戏,各家将亲友请来同乐,各村纷纷效仿,后来经磋商协调,按顺序给各村排好日子,便形成了忙罢古会。过会重要性及隆重程度毫不亚于春节。</p> <p class="ql-block"> 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忙罢古会中,敲锣打鼓是重要的庆祝形式之一,具有多重意义。</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敲锣打鼓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集会 。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能够充分展现出人们喜悦的心情,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使古会变得更加隆重和热闹 。</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敲锣打鼓也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锣鼓表演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敲锣打鼓与祭祀活动有关,人们在忙罢会后会祭祀宗祠、土地庙等,祈求风调雨顺,保佑村人安居乐业,用于告知神灵、表达敬意和祈求庇佑 。</p> <p class="ql-block">有请大寨村杨书记上台致辞:</p><p class="ql-block"> 杨书记: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乡亲们大家好!在这阳关灿烂瓜果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大寨子村第三届忙罢会,我仅代表大寨子村,两位会老年协会向今天出席盛会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大寨村农历七月十三忙罢会,是历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习俗,忙罢会意寓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祈福和祝愿的表达邻里团结,与和谐的体现丰收和繁荣的象征,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了和集体的参与和合作,将这寓意和象征转化为现实行动,营造出欢乐祥和团结的庆典氛围,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大寨子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准显著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关怀…!</p> <p class="ql-block"> 忙罢会唱秦腔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古老习俗。唱戏是忙罢会的重要内容,而秦腔因其高亢激昂、慷慨悲壮的唱腔特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成为忙罢会唱戏的主要剧种。</p><p class="ql-block"> 唱戏吸引周边村民聚集,既方便亲友间走亲访友、交流生产经验,也强化了村落间的人际关系与社群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秦腔作为陕西本土核心剧种,通过忙罢会的演出,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更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民间得以持续传承。</p> <p class="ql-block"> 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人们的精神信仰,是“活着的民俗”。大寨子村太白庙占地约300平方米,庙内大殿坐北,东西两间为偏殿,由专人负责管理。村内原有龙王庙、马王庙、娘娘婆庙等五座庙宇,皆因年久失修自然倒塌已无迹可寻,唯有太白庙修修补补延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近年每到农历七月十三过庙会(忙罢会),村里村外的老老少少都会来烧香祈福、吃浆水面、闲谝家常,甚是热闹。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也会有各地幕名而来的香客上香、祈愿,太白庙也因此香火不断。</p><p class="ql-block"> 2019年,大寨子村太白庙在西安市雁塔区正式备案注册。</p> <p class="ql-block"> 庙会烧高香是信众通过这一行为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感恩,以及祈求心愿达成的朴素愿望。</p><p class="ql-block">(无不良引导,只是向大家展示庙会的一种传承方式)</p> <p class="ql-block"> 高香在视觉上更为醒目,信众认为用更高规格的香祭拜,能更充分地传递自己对神灵的恭敬之心。</p><p class="ql-block"> 祈求顺遂:烧高香时,信众通常会默念心愿,祈求家人健康、事业顺利、学业进步等,将美好期待寄托其中。</p><p class="ql-block"> 文化象征:作为庙会传统习俗的一部分,烧高香也承载着民间对平安、吉祥的共同追求,成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在道教中,给神开天眼通常是指神像开光点眼仪式,这是一种赋予神像灵性和神力的重要仪式。</p><p class="ql-block"> 开光仪式前,需准备好朱砂、白芨、金鸡(雄鸡)、镜子、面巾、新毛笔等物品 。仪式开始后,先上供、焚香、诵经礼拜,高功法师会念《金光神咒》等咒语,然后将神像上的红布取下,用新面巾为神像揩面,再用新毛笔蘸朱砂、白芨和金鸡血的混合液点神像的眼睛,同时也会顺便点口、鼻、耳等部位,表示开窍 。与此同时,在殿外由一道士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神像的眼睛中,象征藉太阳的神光使神像能洞察人间 。</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一仪式,道教徒诚心祈祷神的分灵降临人间,附于神像之上,使其成为具有通神启灵的分灵身,能够调和风雨、消灾解厄。</p> <p class="ql-block"> 在道教中,开完天眼后给神献饭与常规的献饭仪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但其意义可能更具特殊性,通常被认为是对神灵赋予神像灵性和神力的一种感恩与供养,也期望神灵能继续庇佑、护持。</p><p class="ql-block"> 献完饭信众依次跪拜,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庙会上的臊子面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 臊子面在庙会上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常常与祭祀、祈福等活动相关联,太白庙在庙会期间,先将臊子面敬献给神灵,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等,然后人们才开始享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p class="ql-block">(视频来源大寨子村邓峰师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大寨子村杨书记带领部分参与古庙会活动、远道而来的朋友,参观了本村史馆。</p><p class="ql-block"> 西安雁塔区大寨子村史馆是一座展示大寨子村历史文化与发展变迁的场馆,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漳浒寨街道大寨子社区,大寨路宏府麒麟山向南380米处。面积约3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老物件陈列:馆内陈列着50余件“老物件”,如碾盘、石条、勾锣、铙钹、80年的梳妆盒、农具、土地证等,这些展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寨子村的发展历程 。</p><p class="ql-block"> ~手绘场景展示:地面投影指引参观者穿越历史,两侧的手绘场景简洁而有力地描绘了大寨子村从数千年前的农耕小村发展成为如今璀璨闹市一隅的变化过程。</p><p class="ql-block"> ~文化活动:村史馆已举办了2次“村史文化”读书会,通过共读一本书,让村民回忆村史,守住村情,增强了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p><p class="ql-block"> ~ 设计理念:摒弃了传统意义上对村史馆“乡土味儿”的刻板印象,将“在地化”和“艺术化”结合,用艺术连接土地、人、空间,使之互相产生关系,用简约的设计语言传递“艺术化”的质感。</p><p class="ql-block">(视频来源大寨子村邓峰师兄)</p> <p class="ql-block"> 大寨子村忙罢古会在一片祥和温馨的气氛中落下帷幕。让我感动的是村民们谈起忙罢古会,脸上洋溢着一种兴奋快乐的表情,一位大姐给我说,忙罢古会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我们要保护好古传统文化,让后代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看着身旁的太白庙,看着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古庙会能坚持多年不懈的如期举行,与上级领导和村干部的支持分不开…只要古庙会年年举办,我永远是忠实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3fejw1" target="_blank">西安雁塔区漳浒街道大寨村.立冬之日乔迁之喜,弘扬传统文化,爱党爱国。</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018776" target="_blank">感受雁塔区漳浒寨街办大寨村太白庙庙会文化氛围</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td92sod" target="_blank">西安雁塔区大寨村的活化石《太白庙》</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