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嘉宾、各位宗亲:</p><p class="ql-block"> 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蕲春义门陈》即将正式创刊的重要时刻,我受筹备组和蕲春庄联谊会会长益敦先生的委托,向大家汇报刊物筹备的全过程,同时介绍刊物的整体规划。这段时间,从最初的想法萌芽到今天的成果初显,每一步都离不开蕲春庄总会和会长的指导与全体宗亲的支持,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是我们筹备工作最坚实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蕲春庄自今年清明节第四次换届选举益敦先生继续当选会长后,在不到半年的时光里,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力争把蕲春庄走出一条新道路:如为始祖硬化循环路、为二世祖到七世祖的路面硬化,以及如何发扬光大义门精神,促进孝义的延伸发展等等,那么,就需要一个载体来传播。</p><p class="ql-block">于是,萌发一种想法,正与会长一拍即合——欲创办一个内刊杂志,通过内刊杂态来传播蕲春义门陈的正能量,既实现了会长宏扬义门陈的愿望,又传播了宗亲们的互通信息,岂不美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向大家梳理筹备工作的三个核心环节。</p><p class="ql-block"> 第一是内容方向调研。筹备组成立之初,我们就明确:刊物不能“自说自话”,必须贴合宗亲需求。今年6月,我在武汉与昌勤老师的一次见面促膝长谈中,得悉昌勤老师愿为蕲春义门陈家族文化建设出一份力,发挥个人余热,我向会长传达了昌勤老师的意愿,正好蕲春庄联谊会有创办蕲春庄刊物的想法,正愁难寻找人力和人才资源,于是我便向会长推荐了陈昌勤老师。提出创办家族刊物并由昌勤老师具体负责的想法后,立即得到了会长的首恳,我和昌勤老师在武汉拜访了行家学者,征求办刊意见,与大谱师传家谱局陈煜总经理、湖北省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陈迪炎博士、果石庄总会常务会长陈迪坤先生、郭姓宗谱主编郭先生一道面对面交流——议出了《蕲春义门陈》的人员组建和栏目的编排初步方案,我们构想<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刊物的传播了解家乡与亲友的动态;了解年轻一代创业的艰辛与喜悦;了解加入鲜活的宗亲故事与实用信息。同时,我们还参考了其他义门陈庄家族刊物的经验,最终确定“以历史为根、以宗亲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内容方向,确保刊物既有文化厚度,又有生活温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是方案形成与团队组建。办刊意向确定后,征<span style="font-size:18px;">得会长同意后,我迅速组建了一个“义门陈家族文化传媒中心”的微信群,建群不到几天,群里热火朝天,大家就内刊刊名各抒己见,有年过八旬的湖北作协作家陈良老先生对家乡的企盼、惠賜由黄冈市宣传部举行发布会的《匡山话西游》的推介以及对老家的深深怀念;有在鄂州医院的主任医师热爱家族文化的优秀族贤正胜先生对诗歌的互动、讴歌义门陈;有中华诗词协会诗人田幸云女士以饱满的激情喜贺创刊号的佳律等等,还有诗人功强先生亦賦诗寄予创刊号,我们通过微信群</span>用征集建议的方式,面向有文化、有见识的宗亲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统一思路,确定了刊名,形成了方案,让我们感动的是,在短短近一个月就收到各种建议50多条——团队方面,我们组建了“编委+编辑部”的核心队伍:27位有文字功底的宗亲担任编委,5位宗亲负责稿件审核与编辑;2位志愿者,承担排版设计、信息整理等工作,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分工协作,没有一分报酬,从没人抱怨过辛苦。</p><p class="ql-block"> 第三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筹备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初期稿件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稿源不足和重叠信息稿件,部分稿件内容零散,我们编委就要一对一与作者沟通,协助补充细节、梳理逻辑;又如排版设计缺乏经验,导致第一期样刊效果不佳,我们也要专门邀请印刷公司的能人提供指导,反复修改才能确定最终样式;还有经费紧张的问题,需要发动热心宗亲捐赠,企业家赞助来解决刊物的长期运作的各项费用。这些挑战的解决,靠的不是某个人的力量,而是宗亲们“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蕲春义门陈》的刊物规划。</p><p class="ql-block"> 在刊物定位上,我们将其定义为“蕲春义门陈宗亲的精神家园与交流平台”。它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刊物,也不是单纯的信息简报,而是要成为连接宗亲情感的纽带、传承家族文化的载体——让蕲春义门陈人能从中看到回忆,让年轻人能从中找到共鸣,让晚辈能从中了解根源。</p><p class="ql-block"> 在栏目设置上,我们规划了8个核心板块:根脉传承、翘首俊贤、红色传承、寻根访亲、家风家教、企业风采、文化雅韵、陈门学子等。其宗旨不离的是四条纲要:一是“家族溯源”,刊登蕲春庄迁徙历史、宗祠沿革、祖训解读等内容,由家族长者与文化研究者供稿,留住家族的“根”;二是“宗亲故事”,分享不同宗亲的生活、工作经历,无论是坚守乡土的农人,还是在外打拼的游子,只要有正能量的故事,都能在这里呈现;三是“宗亲动态”,发布各村宗亲活动、互助信息、喜事播报,让大家及时了解家族近况;四是“后辈心声”,专门刊登青少年宗亲的文章、绘画、书法作品,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家族文化建设。</p><p class="ql-block"> 在发行周期与分发方式上,考虑到稿件收集与编辑质量,我们确定刊物为半年刊,每年6月、12月各发行一期。分发将采用“线下邮寄+线上电子刊”结合的方式:线下会为各地宗亲、在外联络点邮寄纸质刊物,确保年长宗亲与不会使用手机的宗亲能读到;线上会将电子刊发布到家族微信群、公众号,方便在外宗亲随时查阅、转发,也能减少印刷成本。</p><p class="ql-block"> 各位宗亲,今天的创刊只是一个起点,没有终点。未来,我们会继续倾听大家的意见,不断优化内容与形式。也恳请各位宗亲多投稿、多提建议,让《蕲春义门陈》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刊物”。</p><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蕲春庄联谊总会和益敦会长的信任,感谢全体宗亲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谢筹备组每位成员的付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份承载蕲春义门人的刊物一定会能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