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034】教学札记‖遵循认知规律,打造高效略读课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懂就要问》作为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开篇提出两个学习要求: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2. 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学伊始,我以课题导入,通过对比讲解,帮助学生明确精读与略读在阅读目标、方法上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课堂上,我严格围绕课文既定的两大学习要求展开教学。为契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学习难度,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导学思路: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默读,边读边圈画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随后通过个别汇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圈画情况,针对“咿咿呀呀”“鸦雀无声”等重点词句进行适时点拨与讲解,助力学生夯实语言基础。</p><p class="ql-block">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句后,我再引导他们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梳理文章脉络,提炼出“孙中山私塾提问”的核心内容。最后结合故事内容组织学生畅谈看法,自然升华出“学习中要勇于提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整节课遵循“字—词—句—篇”的认知逻辑推进,环节清晰、梯度合理,充分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达成了略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p><p class="ql-block">本次教学实践让我更加明确,略读课的教学需紧扣“略读方法渗透”与“阅读能力提升”的核心,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也要通过精准的引导搭建学习支架。后续教学中,可进一步增加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比重,让略读学习更具自主性与实践性,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略读技巧,提升语文综合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