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朋友曾向我聊起她家里的一件事,令人心绪难平。</p> <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她哥哥家境比她稍差一些,因此每逢需要姐妹共同分担开销的情况,她总是默默替哥哥承担下来。父母生病住院,她轻描淡写地说:“医保报得差不多,自己没花几个钱”;老家房屋翻修,她便说是亲戚帮忙,不过是“几包烟的事”;侄子进城读书的开销,她也只说是朋友间互相照应,不值一提。她小心翼翼地遮掩着背后的付出,只为保全哥哥一家的体面。在她心里,哥哥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不仅要出钱出力,更要护住那份尊严。</p> <p class="ql-block">可久而久之,这份无私的成全,竟成了理所当然。哥哥一家对她日复一日的帮扶习以为常,甚至对她偶尔的疏漏心生不满。更令人寒心的是,哥哥频繁以各种理由向她借钱,少则几十,多则数千,却极少归还。积年累月,数目已不容小觑。</p> <p class="ql-block">直到一次,她自己急需一笔钱周转,四处筹措仍有缺口,便鼓起勇气向哥哥开口,想讨回部分借款。没想到,哥哥非但分文不还,反而百般推诿,言辞中尽是责难与委屈,仿佛受委屈的反而是他。</p> <p class="ql-block">她之所以倾尽所能地帮助哥哥,不过是出于最真诚的善意,想在亲情中传递一份温暖。可现实却一次次提醒我们:好心未必得好报。人性中有一种难以回避的弱点——“粒米养恩,斗米养仇”,这句话,竟被现实演绎得如此真实。</p> <p class="ql-block">是的,哪怕我们的真诚炽热如火,很多时候也叩不开那扇早已紧闭的门。当真心被漠视、被辜负,那种失落与痛楚,如同细刺扎心,久久难平。但这并不意味着真诚本身失去了价值。它只是暂时未能抵达该去的地方。我们无法强迫他人理解或珍惜我们的付出,但绝不能因此否定自己。正如泰戈尔所言:“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但它的最终任务,是把自己献上给你。” 有些真诚,或许无法开花结果,但它本身已是一种完成。倘若真诚无法抵达的地方,宽容与理解定能触及。</p> <p class="ql-block">学会接受真诚并非无所不能,能让我们以更理智的眼光审视世界,以更坚定的信念守护内心。即便真诚的种子不能遍地开花,但只要有一朵绽放,那便是我们生命中最璀璨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感谢玉树同学提供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