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月的校园,总被桂花的甜香抢先“剧透”——未见满枝金黄,但那股浓郁又清爽的香气已漫进每间教室。今天是周五,窗外雨下得密,风裹着凉意往窗缝里钻,却刚好衬得教室里格外暖——我们要给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画上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这篇课文像个彩色的小口袋,装着小蝌蚪一路的“寻亲记”:从拖着小尾巴问鲤鱼,到错认乌龟当妈妈,再到慢慢长出后腿、前腿,褪去尾巴,最后蹦跳着找到青蛙妈妈,把“成长”和“探索”藏进了每一段对话里。</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的热闹,是孩子们“演”出来的。我们先分角色读课文,有的孩子读小蝌蚪时,语气里满是天真的疑惑;读鲤鱼阿姨,满是慈爱;读青蛙妈妈时,又特意放柔声音,像真的在哄孩子。</p> <p class="ql-block"> 我们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教室一下子就像个小池塘了。 演小蝌蚪的孩子,高兴地在教室里面游来游去;戴青蛙头饰的同学,或蹲或站,努力学着青蛙的样子;扮鲤鱼的同学晃着胳膊,极力模仿鱼摆尾巴; 演青蛙妈妈的小朋友,尽量装出慈爱又稳重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认真地演着书上的故事,那些好听的童话,就像小种子一样慢慢融进了他们心里。</p> <p class="ql-block"> 《小蝌蚪找妈妈》里,小蝌蚪长后腿、生前腿,再到尾巴渐短消失,最终蜕成青蛙,藏着成长规律与探索深意。</p> <p class="ql-block"> 瞧,课后,孩子们利用在校时间,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进行了再次延伸和补充。 一幅幅思维导图,线条虽然稚嫩,配色却格外认真,一张张图文并茂的作品,把小蝌蚪的成长和寻亲路都画得明明白白。这些不算完美却满是心意的图,正是他们跟着课文慢慢思考、顺势成长的小印记。</p> <p class="ql-block"> 下午,雨过天晴,这堂关于成长与探索的课结束了,但桂花香气里,好像还留着孩子们模仿青蛙“呱呱”叫的笑声——或许这就是童话的魔力,把道理藏进故事,把回忆留在秋天的课堂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