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

汪润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古以来,秋天总是被视为寂寥、萧瑟的象征,自古逢秋悲寂寥,道尽了对秋的无限感慨。秋雨,宛如一位缥缈出尘的仙子,又似一位神秘莫测的夜行侠客,总在夜半时分,悄然无声地降临人间。它淅淅沥沥地飘落,似是天地间奏响的一曲幽咽婉转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叩击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它冷冷清清地弥漫,将世间洗净,还大地一片宁静与澄澈。那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从墨色的苍穹悠悠垂落,轻轻打在窗棂之上,滴答滴答,宛如夜精灵在轻叩心门;落在屋瓦之上,似是敲响了古朴而又深沉的鼓,那节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洒在静谧的大地上,大地铺上了一层朦胧而又诗意的薄纱,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之中。秋雨顺着玻璃窗滑落,宛如时光的泪痕,又似岁月的诗行,给世界套上了一层朦胧而又诗意的滤镜。窗外的景象清晰得如同近在咫尺,那摇曳的树影,像是被风揉皱的绿色画卷,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那闪烁的灯光,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缀着这寂静的夜晚,给人以温暖和希望。有时,又模糊得只剩下一片氤氲的水汽,如置身于一个虚幻的梦境之中,一切都变得那么不真实,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极致的静谧之中,万物走向衰败的细微声响,清晰地传入耳中。那是一种细微而又脆弱的声音,宛如落叶飘落时的轻叹,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悲悯。它如同秋霜覆盖下的残花,虽已失去了往日的娇艳与生机,却依然散发着一种凄美的韵味,让人不禁心生怜悯。那声音,像是生命在最后的挣扎中发出的无奈呻吟,又像是岁月在无情流逝中留下的深深叹息。似乎,人们对季节的变化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浓烈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要通过诗歌和绘画来抒发,更要永恒地沁入魂灵,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一首悠扬的古曲,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回荡,诉说着人们对秋天的眷恋与感慨。秋天,无疑是一年中色彩最为丰富、层次最为鲜明的季节。它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以最温柔又最炽烈的笔触,在时光的巨大画布上挥洒而成的杰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秋天,宛如一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呈现出了最丰富、最绚丽的色彩与风景。而文人墨客们,却用那看似单调的黑白色文字,描摹出了秋色那深邃而又迷人的意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以白露、霜华、月色的冷白,勾勒出秋的凄清与思乡之情。那白,并非单纯的色彩,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它如同夜空中的明月,清冷而又孤寂,却又能照亮游子归乡的道路,让人在这清冷的秋夜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它的白,竟比五彩还要有韵味,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人在这简洁而又空灵的画面中,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愁。“秋水共长天一色”,表面上写的是湖天相接的青碧色,表现秋日的空灵与澄澈。这里的“一色”,远不止是物理颜色的相似,而是象征着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与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产生了哲学共鸣。当“秋水”褪去夏日的浑浊,变得清澈而深邃,秋色也愈发宁静和悠远。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画面仿佛应运而生,客观的时间也在无限的留白中凝固在了此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深秋时节,渐寒的风雨如同一位无情的雕刻家,又似一位冷酷的画师,褪去了草木的繁华,让人间露出了清瘦的筋骨。只剩些倔强的枝桠,带着几颗孤独的果实,如同勇士手中的利剑,“刺”向那灰白的天空。那枝桠,如同老人干枯而又沧桑的手臂,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生命的故事,却依然坚守着最后的尊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不肯屈服。那果实,如同孤独的守望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怀揣着希望的种子,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像是黑暗中的一点星光,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身在其中,最大的感触便是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悲戚和惆怅。然而,“枯”作为生命循环的一个阶段,外物的凋零只是表象。“枯”的意象,可以被视为生长在寂静中的坚韧,亦或是绝境之中,一场向死而生、超然物外的“悟道”。“留得枯荷听雨声”,那枯荷在雨中挺立,虽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却依然能听到雨滴落下的声音,是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那声音,如同一位智者的低语,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让人在这看似衰败的景象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枯藤老树昏鸦”,那枯藤缠绕着老树,昏鸦栖息在枝头,构成了一幅极致的苍凉与孤寂之美,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与无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秋天尤其如此,秋风萧瑟,那份清冷乃至于凄清的“气”,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作用于人的身体,先平生了一丝感伤。若是收成稍欠,或者仕途受挫,这丝感伤更会化为彻骨的阴郁与忧愁,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欣赏的并不是悲伤的情绪本身,而是剥开情绪的表象,发现深藏其中的哲思。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却可以看到几十次自然界死亡与新生的轮回。每一次秋天的到来,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都是一次对生命的重新审视。就像一面镜子,看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看到岁月的无情与有情。吾生有涯,悲的尽头,其实是“好在曾经存在”的怅然与宽慰。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曾经感受过秋天的美丽与哀愁,曾经体验过生命的喜悦与痛苦。这一切,都成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就像那秋天的夕阳,虽然即将落下,但却散发着最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即使生命短暂,也要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