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益好医院耳鸣耳聋专病门诊,是专注于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疗与后续康复的特色科室。科室配备耳石症精准复位仪(如 SRM-IV 全自动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前庭功能评估设备,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师团队开展复位操作,同时针对复位后常见的 “残留性头晕”,建立 “复查评估 + 针对性干预 + 康复指导” 的完整服务链,已帮助众多患者摆脱 “复位后仍晕乎乎” 的困扰,实现全面康复。<br><br><br> 不少耳石症患者在完成复位治疗后,会发现天旋地转的剧烈眩晕消失了,但仍会持续几天到几周的 “残留性头晕”—— 比如走路时感觉脚步发飘、脑袋昏沉,低头捡东西或转身时头晕加重,甚至伴随轻微的恶心、注意力不集中。这种 “没完全好透” 的状态,让很多人担心 “耳石是不是没复位好”,其实残留性头晕是耳石症复位后的常见现象,背后有 3 个主要原因。<br><br>首先是 “耳石微小残留或未完全归位”。耳石症的核心是内耳中的 “耳石颗粒” 脱落后,掉进负责感知平衡的半规管里,复位治疗的目的是将这些颗粒送回原位。但有时会有极细小的耳石颗粒残留在半规管中,或部分颗粒卡在 “归位的路上”,这些微小的刺激不会引发剧烈眩晕,却会持续向大脑传递 “不平衡” 的信号,导致头晕、不稳感。郑州益好医院耳鸣耳聋专病门诊通过精细化前庭功能检查(如眼震电图、视频头脉冲试验),能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微小耳石残留,避免漏诊。<br><br>其次是 “前庭功能需要时间恢复”。耳石脱落后,半规管内的平衡感知功能会暂时受损,即使耳石复位,前庭系统也需要时间 “重启”—— 就像长期不用的机器,重启后需要磨合才能恢复正常。在这个恢复阶段,大脑接收的平衡信号仍有轻微偏差,就会让人感觉头晕、走路不稳。尤其是老年患者或之前耳石症发作时间较长的人,前庭功能恢复速度较慢,残留头晕的持续时间可能会稍久一些。<br><br>最后是 “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与代偿’尚未完成”。耳石症发作时,大脑为了适应 “错误的平衡信号”,会主动调整感知模式;当耳石复位后,平衡信号突然恢复正常,大脑需要重新调整感知模式,这个 “代偿” 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头晕。比如之前习惯了 “耳石错位时的平衡感”,复位后反而对 “正常信号” 感到不适应,进而产生昏沉、不稳的感觉。<br><br>针对这些原因,郑州益好医院耳鸣耳聋专病门诊会采取针对性方案:第一步是 “精准复查”,通过耳石症诱发试验(如 Dix-Hallpike 试验、滚转试验)排查是否有耳石残留,若有则进行补充复位;同时通过前庭功能评估,判断前庭损伤程度,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br><br>第二步是 “分阶段干预”:若存在微小耳石残留,采用 “精细化复位手法” 或借助复位仪进行补充治疗;若前庭功能未恢复,由康复师指导进行 “前庭康复训练”,比如 “凝视稳定训练”(盯着固定物体缓慢转头)、“平衡训练”(单脚站立、直线行走),帮助前庭功能加速恢复;若头晕明显影响生活,会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改善前庭循环的药物,缓解不适。<br><br>门诊还会给患者提供 “日常护理建议”:复位后 1-2 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快速转头或低头(如系鞋带、看手机),睡觉时可适当抬高枕头(约 30°),减少耳石再次移位的风险;日常活动时放慢动作,避免突然起身或转身,防止头晕加重。<br><br>需要提醒的是,耳石症复位后的残留头晕通常会在 1-4 周内逐渐缓解,若头晕持续超过 1 个月,或伴随听力下降、耳鸣、剧烈头痛,需及时复诊。<br><br> <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