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9月4日,阔别四十八载,承蒙小弟关爱安排、我俩跟随连襟夫妻(俩姐妹)再次踏上莫干山,追寻那些年留下的印记。这次旅程不仅是对风景的重温,更是对岁月的回望与情感的延续。我们沿着旧时的路线,从皇后饭店出发,途经毛主席下榻处、剑池、武陵村,直至白云山馆,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记忆的温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住:莫干山天籁之梦日出度假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主席与莫干山:</b><b>1954年3月初,在杭州主持起草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期间,毛主席曾亲临莫干山视察,对莫干山的风光景物、竹海松涛赞叹不已,作出“莫干山应当成为全国绿化的典范”等重要指示,并写下了《七绝.莫干山〉。</b></p><p class="ql-block"><b>1957年7月,毛主席在上海干部会议上讲哲学时,还将莫干山十八盘山路与事物运动规律联系起来,形象地说“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曲折的,比如走路,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莫干山你们去过没有呀?上下都是一十八盘。社会的运动总是采取螺旋形前进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人房”:</b><b>该车为同比例仿制的1954年毛泽东主席上莫干山时所乘车辆,毛主席幽默地称该车为七人房。原型车为1950年毛主席出访原苏联时,获赠的“吉斯115” 汽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剑池的千古传说:</b><b>据介绍、剑池得名于春秋末期著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在此为吴王阖闾铸剑的传说。相传,吴王命干将在三个月内铸成天下无双的宝剑。工期将至,铁水却在炉中凝结不化。为救丈夫,莫邪纵身跳入炉中,以身殉剑,铁水始化,最终铸成了名为“干将”、“莫邪”的一对雌雄宝剑。这个凄美壮烈的故事,为剑池赋予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神秘色彩。</b></p><p class="ql-block"><b>如今山上的“磨剑石”、“试剑石”等景观,也都与此传说相关。</b></p> <p class="ql-block"><b>莫干山剑池:不仅仅是一池清水、一道瀑布,更是一个承载了千年文化的符号。它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魂的完美融合。游览莫干山,如果没到剑池,就如同去了北京没看长城一样,会是一大遗憾。它既是莫干山得名的根源,也是其风景的精华所在。</b></p><p class="ql-block"><b>由于去剑池景点台阶较多且湿滑,本人穿的凉鞋不防滑(关徤下去还必须原路返回)为避免劳累为了安全,所以有点遗憾,没能亲临现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竹海吞声四十八年前,石阶咬碎旧时烟。剑池犹淬春秋雨,云壁新苔蚀誓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蒋介石与莫干山:</b><b style="font-size:18px;">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完婚礼后,受结拜兄弟黄郛邀请,首次登上莫干山,在白云山馆与宋美龄开始了蜜月生活。</b></p><p class="ql-block"><b>1937年3月,蒋介石又一次登上莫干山,再住白云山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介绍:</b><b>550号别墅,位于莫干山武陵村,建于1933年,因四周有松林,二楼阳台呈半月形,故名“松月庐”。原主人陈永清,浙江上虞人,时任上海兴业银行董事,以经营船运为主,因此该楼以“船形”设计。</b></p><p class="ql-block"><b>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经济陷入通货膨胀,国民政府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政权,决定实施币制改革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同年6月底,蒋经国奉命先行上山,选择550号别墅作为其父亲的临时总统官邸,为会议召开做一些准备工作。同年7月29日,蒋介石偕宋美龄、蒋经国,并召集翁文灏、俞鸡钧、王云五、王世杰等经济幕僚云集于此,召开币制改革会议,决定发行金圆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馆内为:1)</b><b>币制改革会议,再现当时会议情景;</b></p><p class="ql-block"><b>2)蒋介石办公区域,再现当时办公场景;</b></p><p class="ql-block"><b>3)蒋介石、宋美龄生活区域,再现当时蒋宋夫妇生活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鹤啄泉:</b><b>相传当年开山老祖奠元搭数的仙鹤为报答救命之恩,将为非作歹的鲤鱼精啄在口中,让其不停的吐水缓解当地的旱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七年曾经来过莫干山,参加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资系统、农机物资计划会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介绍:芦花荡为山中最大的人工园林,相传开山老祖莫元曾携女莫邪结庐于此,培植芦苇,行医治病。清未民国初,莫干山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芦花荡是山中最佳的消夏湾之一;莫干山三胜中有泉一胜,芦花荡的鹤啄泉又称为山中名泉之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经过去48载的故地重游,回顾本人从一名退伍军人到高等院校毕业、从事计划物资管理供应工作的人员,当年来莫干山参加年度计划物资编订会议。可见我们这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前后的那段激情岁月里,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亲历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人已青丝变白发,故地青山依旧,环境更优美;心情感慨万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行不仅重拾旧梦,更是在莫干山的山水之间,与姊妹共度了一段温柔的短暂旅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