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之三

秋风茅屋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城子·八达岭长城</b></p><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巍峨八达岭蜿蜒,卧龙蟠,卫云燕。</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汉置居庸、北魏筑雄关。戚继光神炮灭虏,燃烽火,大军援。</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逐匈奴瀚海祁连,雪天寒、定西蕃。</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苦战喜峰,热血大刀残。今喜长城霞映照,争好汉,竞登攀。</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5-8-25</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游览面积119万平方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br> 居庸县为西汉始置,时隶属上谷郡。其治所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区境内,得名于居庸关要塞。东汉建武六年(30年)并夷舆县入居庸县。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br> 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匈奴单于本部受到沉重打击,左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br> 唐与突厥的战争(620年—657年)是7世纪中国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分别于630年和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唐朝在原东、西突厥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br> 喜峰口战役,发生于1933年3月9日至4月13日,地点在中国河北省、热河省交界一带的长城隘口喜峰口,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3月9日,日军先遣队进犯喜峰口,二十九军109旅长赵登禹率部由遵化赶往喜峰口御敌,喜峰口战役打响。战斗异常激烈,二十九军用大刀与敌肉搏,粉碎敌人两天内占领长城的计划。3月16日,日军改向罗文峪进攻,二十九军刘汝明部经过三天激战,粉碎敌军进攻。4月7日,日军改变战略,向滦东打开缺口,再攻喜峰口,头两天进攻均被击退。13日,喜峰口腹背受战,二十九军势孤不支,不得不奉命放弃喜峰口。喜峰口战斗结束。喜峰口战斗,是自“九一八”日本侵占东三省以来,日本受到的最顽强抵抗。在喜峰口战斗中,二十九军及其大刀队血战日寇,歼敌5000,一战成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就是当时著名的作曲家麦新专为二十九军大刀队创作的。<br>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有好汉坡、好汉石,游客竞相攀登、拍照留影。一到旺季,八达岭长城游客云集,成为中外游客最喜欢的景点之一。<br></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律·八月十五观卢沟桥有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晓月卢沟拱北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群狮傲骨旧伤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桥头似见枪声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内尤闻炮火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毒蝎欲吞华夏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雄鸡愤啄鬼虫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泰山屹立何人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我神州八十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8-15</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1、晓月卢沟:指卢沟晓月,是元朝时著名的燕京八大景点之一。在桥的东西两头各立御碑一通,东头为清代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碑,西头则是清康熙帝于1698年为记述重修卢沟桥而竖的御制碑。<br>2、拱北,宛平城的旧称。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假借演习有人失踪,要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方的拒绝,随后开枪、开炮进攻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七七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br>3、群狮傲骨旧伤缠:卢沟桥上的狮子在战火中损坏很多,目前虽然做了修复,但是断裂处的痕迹依然可辨,令人感慨。<br>4、八十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八十年来,中国经历了许多历史阶段,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br></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律·参观军事博物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楼矗立复兴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耀眼军徽映碧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炸弹刺刀弓箭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机大炮战车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云利剑镇邪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破浪坚船守海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南昌枪骤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于成玉汝是英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9-5</div>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坐落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h1><h1>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为主。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馆藏文物包括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械、弹药、冷兵器、勋章、证章、印章、钱币、陶器、瓷器、器具、服装、旗帜、文献、笔记等。有一级文物1793件/套,大型武器装备250余件,艺术品1600余件,对外军事交往中受赠礼品2551件。截至2024年末,军博藏品数量212252件/套。2007年9月,军博被评为“公众喜爱的中国十大经典红色景区(点)”。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评定军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