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九十二年前,傅作义部血洒北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长城抗战最后一役“怀柔之战”纪略</b></p><p class="ql-block"> 张崇发</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的抗日战争,就不能不回忆1933年悲壮的的长城抗战。</p><p class="ql-block"> 1933年元旦,夜11时,侵华日军向榆关(今山海关)发动进攻,爱国将领何柱国率守军奋起反击,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经过3个昼夜的激烈巷战,何柱国部第1营、3营将士全部殉国,1月3日山海关失陷。</p><p class="ql-block"> 3月,日寇侵犯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即溃。日军趁势南犯,把侵略的魔掌伸向华北。从此,长城沿线古北口、喜峰口、冷口、义院口、界岭口、青山口、铁门关、罗文峪、多伦、张家口等100多个关口,先后踏上了日寇的铁蹄,以国民党29军宋哲元部为首的各抗日部队,在蜿蜒1000多公里的长城沿线点燃了抗击侵略者的烽火。在历时80天的激烈战斗中,中国军队以落后的装备,抗击日军的飞机大炮,损失惨重,伤亡1.8万人。 </p><p class="ql-block"> 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发生在北平怀柔的长城脚下,与日军顽强交战的是从绥远调来的傅作义部59军。</p> <p class="ql-block">傅作义将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北平危在旦夕,傅作义率59军参战</b></p><p class="ql-block"> 3月4日,冷口败退。</p><p class="ql-block"> 3月9日,喜峰口弃守。</p><p class="ql-block"> 3月11日,古北口失陷。</p><p class="ql-block"> 3月20日,放弃榆关。</p><p class="ql-block"> 5月7~10日,日军第6师团等部再次攻占滦东,并于12日由滦县、迁安、兵河桥等地突破滦河守军防线,向平津方向进击。我守军第29、第32、第53、第67军等部,奉命节节后撤。</p><p class="ql-block"> 5月13日,日军第8师团占领古北口石匣镇,19日占领密云,北平危在旦夕!</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卫北平,4月30日,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急调在张家口设防的傅作义59军,前往北平外围昌平县集结待命。不数日又调傅部至怀柔以南牛栏山一带,以经石厂、高各店、齐家庄为第一道防线,以半壁店至稷山营为第二道防线。</p><p class="ql-block"> 5月15日,傅作义将军率59军开到怀柔以西,他们在日军飞机的侦察轰炸之下,不分昼夜在平义分、孝肖村一带赶筑阵地,决心要在这最后一线的前进阵地上,用他们的不屈,血染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5月21~23日,傅作义部59军在怀柔牛栏山,抗击由密云向北平进逼的第8师团。59军打得打得顽强、勇猛,使日军无法前进一步,刹住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阻止了日军向北平前进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胜利的59军,拒绝停战、撤退</b></p><p class="ql-block"> 虽然59军取得了胜利,傅作义将军并不高兴。</p><p class="ql-block"> 因为,59军用高昂的代价(367人壮烈牺牲)换取胜利的当天,日军先后占领冀东的丰润、迁安、遵化、唐山、玉田、蓟县、三河、香河、平谷、密云、怀柔等县市。守军退至平、津附近。日军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对北平形成威逼态势。</p><p class="ql-block"> 还因为,早在5月22日夜里,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便派军使与日军议和。5月25日上午,又派军分会作战处长徐祖诒(燕谋)等人,到日军第8师团司令部与师团长西义一商量停战办法。5月31日,国民政府与日寇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塘沽协定》,让日寇轻松控制了冀东22县,使“华北特殊化”。</p><p class="ql-block">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傅作义将军听到国民政府要与敌人签订和停战协定,并要求他的部队立即停火、后撤,心中十分痛苦。拒绝执行上面的命令。其经过是:</p><p class="ql-block"> 5月23日上午,何应钦突然给傅作义打电话,要求“傅作义总指挥亲到北平面商要事。”傅回答:“日军已于拂晓开始向我攻击,正在激烈战斗中,不能离开,派军参谋长苗玉田去如何?”何应钦当即允许。</p><p class="ql-block"> 苗玉田在北平居仁堂见到何应钦后,何说:“我们与日军停战,已于昨夜达成协议。为了北平的安全,我们不得已与日军停战。”还说:“我们准备准备,当再接再厉与日军交战。你们可马上撤至既设阵地。”苗说:“现在我军正同敌人激战中,在白天不能敌前撤退,我军与日军战至黄昏,当无问题。”何说:“你跟傅总指挥打个电话,问问前方情况如何?如日军停止攻击,就及时撤退下来。”</p><p class="ql-block"> 苗玉田即向傅作义将军打电话询问。傅答复:“正在激烈战斗中。”苗向何应钦转告后,何显出焦急不安的情绪。在3小时内,何应钦让苗玉田给傅作义打了4次电话,每次傅都回答:“仍在激烈战斗中。”</p><p class="ql-block"> 何应钦知道傅作义将军是个“不说硬话,不做软事”的人,最后只好告诉苗玉田:“你回去向傅总说,你们撤至高丽营既设阵地。”苗说:“那么,请委员长先给一个手令吧!”何应钦即让参谋人员写了手令:“五十九军立即停止战斗,向高丽营附近集结撤退,详情见另电。”</p><p class="ql-block"> 接到停战、撤退命令后,傅作义将军心情十分沉重,以无比悲愤的情绪向部属们表示:这样的停战撤退是我们军人最大的耻辱!他激愤地对总部参谋长陈炳谦说:“我们牺牲了这么多官兵,换来的却是妥协停战,战士们能死而瞑目吗?”陈炳谦等人劝说傅作义:“别人都已停战不打,仅我们这点部队也难以战胜日本侵略者,既令停战撤退,只有服从。”但傅作义将军态度坚定地说:“必须日军先撤,我们才能撤,否则我们决不能后撤!”</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傅作义将军让各部队坚持战斗到下午6时许。日军撤退后,傅作义才派参谋人员分赴前线各部,正式传达北平军分会的撤退命令,并加以解释说服。当晚12时前后,傅部各部队官兵逐次向指定地点秘密撤退。至此,59军将士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们洒满鲜血的战场,按命令撤退到高丽营后方。</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个令人十分不快的结局,不仅傅作义本人感到恼怒,他的全军将士个个都气得骂声不绝。傅作义将军的秘书当时就曾愤然写诗云:</p><p class="ql-block"> 塘沽协定事堪伤,</p><p class="ql-block"> 自拆樊篱引虎狼。</p><p class="ql-block"> 死战怀柔坚不退,</p><p class="ql-block"> 放完最后一声枪。</p> <p class="ql-block">傅部当年战斗场景</p> <p class="ql-block">2013年8月9日,为纪念长城抗战80周年(1933年~~2013年)民革中央《团结报》发表拙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傅作义将军为抗日烈士修墓立碑</b></p><p class="ql-block"> 5月31日,中日停战协定在塘沽签字。</p><p class="ql-block">为了永远记住在这个国耻的日子里牺牲的367名抗日烈士,傅作义将军决定在自己的大本营绥远建立一座“华北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并树碑刻字,大力颂扬。建碑前,傅作义将军请胡适先生撰写碑文,请钱玄同先生书丹。在碑文里,傅作义将军让胡适先生写了这样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五月二十三日晨四时,当我国代表接受了一个城下之盟的早晨,离当时的北平60来里的怀柔县城附近正开始一场最壮烈的血战。这一战从上午4时直打到下午7时,1000多中国健儿用他们的血洗去了那天城下之盟一部分的耻辱。”</p><p class="ql-block"> 在碑文里,胡适先生还对怀柔之战作了如下评述:</p><p class="ql-block"> “二十三日天将明时,敌军用侵华主力的第八师团的铃木旅团及川原旅团的福田支队,向怀柔正面攻击。又用铃木旅团的早川联队作大规模的迂回,绕道袭击我军的后方。正面敌军用重野炮三十门,飞机十五架,自晨至午不断地轰炸,我方官兵因工事坚固,士气的镇定,始终保守着高地的阵地。那绕道来袭的早川联队也被我军拦击,损失很大。我军所埋地雷杀敌也不少。我军的隐蔽工事仅留二寸见方的枪口,等到敌人接近,然后伏枪伏炮齐出,用手掷弹投炸。凡敌人的长处到此都失了效用。敌军无法前进,只能向我高地阵地作极猛烈的轰炸。有一次敌军的一个中队攻进了我右方的阵地,终被我军奋力追击,把阵地夺回。我军虽无必胜之念,而人人具必死之心:有全连被敌炮和飞机集中炸死五分之四,而阵地岿然未动的;有袒臂跳出战壕肉搏杀敌的;有携带十几个手掷弹,伏地外壕里一人独立杀敌几十的。”</p><p class="ql-block"> 碑文的结尾是:</p><p class="ql-block"> 这里长眠的是三百六十七个中国好男子!</p><p class="ql-block"> 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p><p class="ql-block">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p><p class="ql-block"> 高大、挺立的纪念碑后面就是“华北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墓地埋葬着在怀柔战斗中牺牲的367位烈士的遗体。</p><p class="ql-block"> 5月23日战斗结束后,这些烈士的遗体,凡来不及运回的,都由当地老百姓就地掩埋,暗树标志。9月,傅作义将军下令把这些烈士遗体从怀柔战场运回绥远。搬迁时,傅作义将军为每个烈士备了棺木、殓衣,回到绥远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 1934年春,“华北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建成,绥远军政民各界联合召开了追悼抗日阵亡战士大会。南京、上海、北平、太原等地都派了代表,追悼会盛况空前。傅作义将军亲自主持了追悼仪式。在追悼大会上,傅作义坚定地表示:为反抗日寇侵略而以身殉国的将士们,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对于这些烈士家属,除按国家规定给予抚恤外,我特别命令军需处另外从优抚恤!</p><p class="ql-block"> 召开追悼大会时,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纷纷送挽联、挽幛,表示沉痛哀悼。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挽联,最引人注目,联曰:</p><p class="ql-block"> 青山有幸瘗忠骨</p><p class="ql-block"> 黑水何时入版图</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1935年7月,何应钦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日方要求取消河北境内所有的国民党党部,撤退河北境内的中国军队,并要求将一切有抗日象征的纪念物进行隐藏。南京国民政府全部接受日方要求,命令傅作义将军把“华北第五十九军抗日将士公墓”纪念碑的碑文,加一层遮盖,在其表面上另行刻上“精灵在此”四个大字。并将“抗日烈士公墓”改称“烈士公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改为“长城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些让中国人蒙羞的做法,傅作义将军很难容忍,与日方作过坚决的斗争,曾针锋相对地提出:如要求我们取消纪念物上有关“抗日”的字样,日方必须把驻绥远特务机关名称中的“特务机关”四字取消,最终迫使羽山喜郎特务机关更名为“羽山公馆”。</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些让中国人蒙羞的做法,胡适先生也满怀义愤,当时曾写了这样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雾散云开自有时,暂时埋没不须悲。</p><p class="ql-block"> 青山待我重来日,大写青山第二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字:张崇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照片:张崇发、资料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制作:张崇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