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北坦·善行北关】“饺香飘北关 服务暖民心”——社区主理人激活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新引擎”

学无止境

<p class="ql-block">  基层治理的温度,藏在邻里间的烟火气里,也映射在志愿者的行动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从“单一服务”到“多元共治”,北坦街道北关社区正以“社区主理人”培育为突破口,撬动基层治理新活力。“北关姐姐”唐秀珍、刘衍萍等志愿者率先垂范,用手工水饺的温度,日常棉被制作、义务巡逻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社区志愿者的担当。</span>这一实践证明,激活“社区主理人”力量,是破解基层服务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主理人”牵头,让志愿服务“聚成火”</b></p><p class="ql-block"> “社区事,大家办”是北关社区打造“社区主理人”队伍的核心理念。为切实解决辖区特殊群体的生活难题,杜春霞书记与社区主理人主动牵头,迅速联动社区志愿者组建起“爱心水饺小分队”。从前期统计空巢、独居老人的饮食偏好,到摸排年轻群体的用餐需求,再到采购面粉、蔬菜、肉馅等食材,社区主理人全程统筹协调,将原本分散的志愿力量拧成“一股绳”,让志愿服务从“零散帮”变成“系统办”,为爱心行动筑牢了组织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邻里齐动手,让手工水饺“暖到心”</b></p><p class="ql-block"> 在社区乐享共富超市里,每周五都会有一场热闹的“包饺子大会”温馨上演。社区主理人带头挽起袖子,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擀皮手法娴熟,面皮在手中翻飞成圆;有的调馅讲究配比,鲜香滋味引得人食指大动;还有的专注包饺子,捏出的水饺个个饱满匀称。大家一边忙碌一边拉家常、提建议,为社区服务和更好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从采购、包制到分装,每一份水饺都饱含着主理人与志愿者的用心,既保证了食材新鲜、卫生安全,更裹着浓浓的邻里温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扩面提质,让爱心水饺“惠及广”</b></p><p class="ql-block"> 为让手工水饺的暖心服务覆盖更广泛的群体,北关社区及“社区主理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服务清单,推动“爱心水饺”从“精准服务”向“普惠共享”延伸。一方面,扩大服务对象范围,除空巢、独居老人和新就业群体外,新增辖区残疾人、上班族及一线环卫工等群体,通过问卷、上门走访等方式更新需求台账,确保及时发现群众需求。另一方面,优化配送与领取模式: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实行预约服务“上门送暖”,同时在社区设置“爱心水饺服务点”,为早出晚归的居民提供错时、延时服务,真正实现社区暖心服务“不打烊”。</p> <p class="ql-block">北关社区“主理人”手工水饺广受好评</p> <p class="ql-block">  从“社区主理人”主动服务,再到全民参与,北关社区的生动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范本。唐秀珍、刘衍萍等社区志愿者的故事证明,基层治理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举措,只要愿意俯下身子、贴近民心,用细节传递温度,用行动激发共鸣。当“主动服务”成为常态、“精准供给”成为标准、“全民参与”成为共识,基层治理必将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成为守护群众幸福的“暖心港湾”。</p>